杜空擦了擦脸上的泪水,平缓了一下道:“申将军,本王明白你所指是什么,只是本王还是不甘啊,当初是因为皇兄年长,才继承太子之位。
如果是本王断位,我巴蜀的气运绝不会如此,就算是你大梁强大,但本王有生之年绝不会让巴蜀亡国。
申将军,你走吧,皇室无能,朝臣无道,我巴蜀气数已尽,就让本王安静的在这里待一会吧。”
申怀安听到杜空的话音,顿感有些不妙,难道他是想在此自尽?
申怀安立即道:“杜王爷,你难道就不想随着你皇兄迁去南诏吗?最起码你还可以安度晚年啊。”
杜空道:“亡国的罪责总要有人承担,申将军,按皇兄的气量,本王去了南诏,也逃不了被斩的命运。
就让本王在此看这皇宫最后一眼吧,申将军,还请说话算话,善待巴蜀百姓。”
申怀安道:“杜王爷,人固有一死,或轻轻鸿毛,或重以泰山,王爷以死明志的大义,本侯虽然佩服,但本侯觉得你这是软弱,这是逃避。”
杜空道:“申将军,你凭一己之力拿下益州,功名盖世,现在还数落我一下亡国的王爷,有这必要吗?”
申怀安道:“杜王爷还记得本侯曾和你说过我大梁右相上官仁远吗,相爷胸怀万民,心怀百姓,就算朝廷罢了他的官职,但他还在不停想办法为百姓和朝廷做事。
相爷年轻时就背负骂名,直至今日他也不做半点辩解,因为他觉得没有必要辩解,只要心中有百姓,百姓自然会维护他。
王爷,巴蜀虽然归了大梁,但这里的百姓还是你巴蜀的百姓,王爷就不想留下来继续为百姓做点事?
想起你的大义和气节,本侯对王爷还深感敬佩,可如今你如此逃避,说实话,本侯对王爷的看法有些改观了。”
杜空道:“成王败寇,申将军笑到最后,本王再怎么努力也难逃亡国的命运,申将军,有必要将话说得如此明白吗?”
申怀安道:“王爷,上官大人现已被朝廷重新启用,他现在是巴蜀四州总督,主政巴蜀四州,王爷你就不想见证一下,巴蜀在大梁的治理下,所取得的效果吗?”
杜空道:“见证了又怎么样,本王承认你巴蜀在治国上面确实有一套,不然面对匈奴多年的侵犯,也不会一直强撑着,最终还灭了匈奴。
等上官大人真的将巴蜀治理好了,你不是更有理由来嘲笑本王和我巴蜀皇室吗?申将军,你就这么喜欢落井下石?”
申怀安道:“杜王爷,我当初说的皇室或是朝臣愿意留下来的,愿意参与共同治理巴蜀的,并不是一句空话。
虽然现在是上官大人主政巴蜀,但巴蜀和大梁毕竟不同,民间风俗、风土人情、规矩传承,甚至是文化和习惯都不相同。
最终还是会让你们来治理巴蜀,我们只是监督,难道杜王爷真的甘心将你们的子民让他人来治理。
王爷,想开一些吧,你们陛下虽然走了,可你还在巴蜀,这些百姓还得靠你们蜀人来治理。”
杜空愣了一下道:“申将军说的可是真的?”
申怀安道:“杜王爷,本侯再混蛋,也不会拿巴蜀四州百姓的幸福来开玩笑吧。
王爷在巴蜀虽然只是个闲散的王爷,但王爷的为人百姓还是很认可的,只要您举荐一些有能力的官员,本侯定当上报朝廷,让您和他们共同参与治理巴蜀。
虽然巴蜀现在归了大梁,但还是在你们杜氏的治理之下,天下风云多变,几十年或数百年之后,只要你杜氏还在,保不齐还会东山再起。”
对于申怀安的话,杜空更是不明白了,这可是大逆不道的话,如果传到大梁朝廷是要被砍头的。
杜空疑惑道:“申将军,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你现在风头正盛,怎么有如此悖逆之言。”
申怀安道:“王爷觉得本侯是否忠于大梁朝廷?”
杜空道:“申将军,本王虽然不知你为何有此一言,但将军先是只身闯潼州,替大梁收复潼州,后又舍命护三皇子进京,还救了你们天子一命。
然后为国征战匈奴,几次差点命丧沙场,这些事已传遍天下,而且你为了维护大梁律法,公然在你朝堂之上想自尽以证清白。
申将军,天下有哪个敢说你不忠于朝廷?申将军,你究竟想说什么?”
申怀安道:“杜王爷,这些事都是我申怀安做出来的,王爷知道本侯为何如此吗?
和王爷说实话吧,本侯忠的不是哪一个朝廷,也不是哪一个天子,而是为了天下苍生,等本侯把该打的仗都打完了,天下百姓再没了战争,就算是遇到些贪官,但总还能活下去。
杜王爷,我大梁军队围了你奎州半个月时间,之所以没有强攻,就是为了不让战争祸及百姓,所以才想一切办法想兵不血刃拿下益州。
这样一来,整个巴蜀境内将不会再发生战争,杜王爷,你可知道我大军围了你奎州半个月,得耗费多少钱粮,如果不是今天顺利,下面的将士早就向朝廷去弹劾本侯了。
而且围攻奎州的还是大皇子,本侯有几个胆子敢和他们抗衡,他们立功心切,本侯一直想办法压着。
你说如果不是为了你巴蜀百姓,我申怀安为何要得罪大皇子,为何要阻拦下面的将士立功?他们大部分可都是随我出身入死灭过匈奴的啊。”
杜空听到申怀安哪此大义的一番话,他自己开始有些懵了,他觉得自己这是在做梦,难道天下只有这样的人,为了天下百姓可以不顾一切。
杜空道:“申将军,本王知道你是不想本王寻了短见,可是你方才一番话,骗骗小孩子还行,就不要在这里欺瞒本王了。”
申怀安道:“王爷,话已至此,等上官大人到了益州后,你只管向他求证,本侯是上官大人举荐入朝的,本侯敬佩上官大人的为人。
所以本侯才不顾一切,就是为了天下苍生,杜王爷,你杜氏皇室治理巴蜀时,有多少百姓能认可你们的治理。
本侯再奉劝你一句,你不是有气节吗,那你就留下来参与治理巴蜀,也算是为给你杜氏一门恕罪了。”
杜空站起身,在大殿走来回走了几步道:“申将军,本王虽然觉得你有些异想天开,但不知为何,本王现在竟然有些相信你了。”
申怀安道:“杜王爷就不想见证一下,这样吧,王爷,你现在出宫去找到江建和周怀民。
就说是本侯说的,现在益州就由你主政,你带着他们安抚益州百姓,平息益州百姓的骚乱,一切等上官大人来了,我们再共同商议如此治理益州和巴蜀四州。”
杜空朝申怀安拱了拱手,并深鞠了一躬,匆匆退出了大殿。
这时不知从哪里端来了一杯茶递给申怀安,明镜上前道:“小师叔,虽然这里是巴蜀皇宫,也只有我们几人在场。
可是有些类似不忠于哪一个朝廷的话,你能不说就不要说啊,万一隔墙有耳被有心之人传回大梁了,你可百口莫辩啊。”
申怀安道:“相爷此次来巴蜀,只带了李仲贤和左松航两名知府,他们就算天天不睡觉,也很难短时间维护巴蜀的稳定。
现在正是盛夏,不久便是秋收,一旦百姓引起骚乱,损失的可是大梁和百姓的利益,现在只有让杜空去留下些巴蜀的官中参与治理了。
杜空是个重义的人,一旦他哪里想不开,真自尽了,巴蜀四州之地不知何时才能走上正轨。
我们拿下巴蜀,如果治理不好,还不得被天下人笑死,还有朝廷那些朝臣,还不知道会怎么编排本侯。”
明镜道:“可是你也不能如此说话啊,你要知道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申怀安道:“当时一时心急说漏了嘴,再说杜空这样的人,你如果不说服他,他就算是留下来了,也不可能尽职尽责。”
明镜还想说些什么,申怀安又道:“笃竹,你现在出城,让孟青带着所有兄弟前来皇宫,这几天我们就住在巴蜀皇宫了。
然后你告诉李佑田,让他在城外多驻扎几日,等我大梁的军队到了,本侯自然会放他们离去。”
笃竹拱了拱手,退出了大殿,申怀安对陆香道:“陆香,爷累了,给爷捏捏肩。”
此时明镜识趣的退出大殿,并关上殿门,一人守在殿外。
申怀安见大殿的门已关上,他推开陆香,看了看巴蜀的皇位,向前走了两步,左右看了看,最终没敢坐上去,这样的位置可不是那么好坐的。
虽然他也想坐上去感受一下当皇帝的滋味,心里也向往有一天坐在这样的位置上,拍个照打个卡,但他最终还是忍住了。
一旦踏上这一步,他内心不知会不会膨胀,会不会感到兴奋,如果一旦自己压制不住这样的欲望,以后还不知会产生何等大胆的想法,所以思索再三,申怀安最终没有坐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