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最后的推演】
“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的运算指示灯以前所未有的频率疯狂闪烁,仿佛一片深蓝色的沸腾海洋。海量的战场数据——从单兵位置到全球卫星轨道参数,从弹药库存到国际舆论情绪指数——正被这台国之重器贪婪地吞噬。这不是在进行战术模拟,而是在执行一项前所未有的使命:对这场战争的最终结局,进行最后一次,也是最精确的一次量子计算推演。
【输入:残局的每一个变量】
工程师和战略分析师们将最后的数据流注入“神威”:
军事态势:敌我剩余兵力、装备损耗率、后勤补给线、士气模型。
政治约束:各方谈判底线、联盟稳固度、国内承受力、国际调停压力。
经济维度:战争消耗、制裁影响、资源储备、战后重建成本预估。
意外因子:甚至包括了主要指挥官的健康状况、突发天气、以及极低概率的意外事件。
这不再是简单的兵棋推演,而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命运的全息动态模拟。
【进程:超越经典的计算】
“神威”依托其强大的量子计算模块和传统算力,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推演:
它不再满足于给出“胜率百分比”,而是遍历了几乎所有可能的未来分支。
它推演了从“立即无条件投降”到“焦土顽抗到底”等无数种敌方可能的选择,以及我方相应的最优应对策略。
它计算出的不再是一份静态报告,而是一份动态的、拥有无数时间节点的决策树,标注了在何时、采取何种行动,能以最小代价导向最有利的终点。
【输出:终局的唯一解】
数小时后,沸腾的机群渐渐平静下来。结论清晰地显示在主屏幕上,冰冷而确定:
“最终胜利:确定性 99.973%”
“最优路径:于24小时内,在台北举行受降仪式。”
“预期代价:比任何其他方案减少约12.7%的潜在人员损失与31.4%的经济成本。”
报告详细阐明了为何这是“唯一”的最优解:它能在军事上彻底瓦解抵抗,在政治上实现快速合法性建构,在心理上给予对手最终一击,并为战后秩序的重塑铺平最顺畅的道路。任何延迟或采取其他方案,都将导致不必要的额外消耗和不确定性。
【决策:执行“唯一解”】
最高统帅部基于这份无可辩驳的“量子推演报告”,下达了最终命令:
“各作战单位,按‘终局’方案A执行。目标:72小时内,于台北接受无条件投降。”
命令沿着那条已被“数字黎明”照得无比清晰的信息高速公路,瞬间抵达每一位前线指挥官。
【意义:胜利的“量子”内涵】
这场“量子胜利”有多重含义:
技术胜利:代表中国的算力已经强大到足以精确预测复杂系统的终极状态。
决策胜利:意味着最高决策已从基于经验的“艺术”,进化到基于超算模拟的“科学”,极大降低了不确定性。
战略胜利:表明我们能以最小的、可精确计算的代价,获取最确定的胜利果实,这是战略能力的极致体现。
【尾声:算力即国力】
一位年轻的量子物理学家看着“神威”最终输出的那条平滑下降的“代价-收益”曲线,对身旁的将军说道:
“将军,我们刚刚用数学和物理,证明了胜利的必然性。这不是预言,这是计算。从今往后,算力,即是最终的国力。”
量子计算推演出的,不仅仅是一场战争的结局,更是一个新时代的法则:未来,属于能够看清并掌控复杂性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