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1日凌晨4时,太平洋深处的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还笼罩在夜色之中。这座被称为太平洋枢纽的美军战略基地,此刻正迎来一场精心策划的突袭行动。中国军方将这次行动命名为——寓意斩断美军在太平洋的利剑。
战略准备阶段
在行动开始前72小时,中国军方已经完成了全面部署。6艘095型核潜艇悄然潜入关岛周边海域,它们像暗夜中的猎手,静静等待着出击的时机。12架轰-20隐身战略轰炸机从内陆基地起飞,借助先进的隐身技术避开所有雷达探测,在太平洋上空待命。与此同时,24架运-20运输机搭载着空降部队和特种作战单元,在歼-20机群的护航下,向着关岛方向疾驰。
量子推演预演
天河-量子超级计算机对此次行动进行了117万次推演,最终确定了最优行动计划。推演显示,在凌晨4时至4时30分这个时间段,基地守备部队的警惕性最低,交接班制度存在31分钟的空窗期。系统还精准预测了基地内部队的布防情况、武器装备存放位置以及指挥中枢的准确坐标。
突袭开始
4时08分,第一波攻击悄然展开。12架攻击-11隐身无人机率先突防,它们以0.95马赫的速度超低空掠过海面,在距离基地50公里处突然爬升,随即投下电磁脉冲炸弹。这些特制炸弹在基地上空2000米处爆炸,瞬间瘫痪了基地的所有电子设备。指挥中心的屏幕一片漆黑,通讯系统完全中断,防空雷达失去信号,就连备用发电机也因电磁冲击而停止工作。
立体突击
4时15分,主力突击部队开始行动。24架运-20在基地上空1500米处打开舱门,300名空降兵借助翼装飞行服悄无声息地滑翔降落。他们精准地落在预定区域:指挥中心、雷达站、弹药库、机场塔台等关键设施附近。与此同时,6个特战小组乘坐隐身突击艇从海岸线渗透,迅速控制了港口和海岸防御工事。
基地内部战斗
在基地内部,战斗进行得激烈而迅速。空降兵第1分队仅用7分钟就控制了指挥中心,正在值班的美军指挥官甚至来不及销毁机密文件。第2分队突入战机维修库时,发现12架F-35战机正在维修中,美军地勤人员几乎未作抵抗就举手投降。最激烈的交火发生在弹药库区域,美军守备部队依托坚固工事顽强抵抗,但很快被特战队员用微波定向能武器制服。
外部支援阻断
为防止美军援军到来,中国军队实施了全方位的封锁。095潜艇在关岛周边海域布设智能水雷,任何试图进出港口的舰船都会遭到拦截。轰-20机群在关岛上空巡逻,随时准备打击来援敌机。远在1500公里外的东风-26导弹部队处于待命状态,一旦发现美军航母编队靠近,立即实施打击。
全面控制
4时45分,基地主要区域都已在中国军队控制之下。技术人员开始恢复基地电力系统,但首先接管的是防空网络和通讯系统。令人惊讶的是,基地的许多关键设施几乎完好无损地被缴获,包括:12架F-35战机、6架b-1b轰炸机、3套反导系统以及大量弹药和燃油储备。
战略意义
安德森基地的夺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这个基地不仅是美军在太平洋地区最大的空军基地,还是重要的后勤补给中心和情报收集站。占领该基地后,中国军队获得了以下优势:
直接威胁第二岛链的美军力量
获得前进基地,延伸作战半径
缴获大量先进武器装备
获取美军太平洋部署的机密情报
切断美军太平洋中部的重要节点
战后处置
天亮时分,基地已经完全易主。工程部队开始修复受损设施,防空单位部署红旗-9防空系统,航空兵接管了机场调度。最令人意外的是,基地内的许多美军官兵选择投降而非抵抗,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通讯被完全切断,援军毫无踪影。
在基地指挥中心的墙上,一名中国士兵写下这样一句话:今日断你利剑,他日铸我和平。这场精心策划的突袭行动,不仅夺取了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更彻底改变了太平洋地区的战略格局。正如一位军事分析家后来评论的:断剑行动不仅折断了一把剑,更重要的是重塑了整个太平洋的军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