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平凡望着即将出征的军队,心中既有期待又有担忧。他深知此次行动关乎重大,不容有失。然而,就在他准备下达行动命令的那一刻,一名侍卫神色慌张地冲进指挥室,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肖平凡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他握紧拳头,咬牙说道:“立刻召集将领,计划有变!”
不多时,将领们匆匆赶来,看着肖平凡阴沉的脸色,心中都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待众人坐定,肖平凡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茶杯都跳了起来,茶水溅出。“刚刚得到消息,我们的作战计划似乎被泄露了!残余势力已经开始转移据点,加强防御。”将领们听闻,皆是一惊,面面相觑,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阵低声的议论。
“这怎么可能?此次计划一直都是绝密,知晓的人屈指可数!”一位将领满脸的难以置信,愤怒地说道。
肖平凡目光如炬,扫视众人,沉声道:“事已至此,追究责任暂且不急,当务之急是彻查泄密源头,同时我们要立刻重新制定作战计划,务必保证清剿行动的成功。”
说罢,肖平凡立刻下令,派遣一队精锐的暗卫,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查出泄密之人。暗卫们领命后,如鬼魅般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与此同时,肖平凡与将领们再次围聚在巨大的沙盘前。沙盘上,残余势力的据点标记清晰,只是此刻,那些原本熟悉的部署,因为敌人的转移和加强防御,变得棘手起来。
肖平凡眉头紧锁,手指在沙盘上缓缓移动,思索着对策。“敌人既然已经有所防备,正面佯攻怕是难以奏效,我们必须改变策略。”
一位将领摸着下巴,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我们可佯装按原计划行动,迷惑敌人,暗中再派一支奇兵,从他们意想不到的地方突袭。”
肖平凡眼睛一亮,这倒是个思路。但随即又摇了摇头,“此计虽妙,可敌人既然能知晓我们的计划,想必也会提防我们故技重施。”
众人陷入沉默,气氛愈发凝重。这时,另一位将领站了出来,“陛下,我们不妨声东击西。表面上大张旗鼓地准备从正面进攻,实则将主力悄悄转移到敌人后方的薄弱之处,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肖平凡微微点头,陷入了思考。这个计划虽然冒险,但也不失为一个可行之策。只是,要如何保证主力部队转移过程中不被敌人发现,又如何确保佯攻能够吸引敌人足够的注意力,都是需要仔细斟酌的问题。
众人围绕这个提议,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你一言我一语,不断完善着计划的细节。有人提出,佯攻部队要制造出足够大的声势,让敌人误以为这就是主攻方向;也有人建议,主力部队转移时,要选择最为隐蔽的路线,并且安排精锐的斥候在前方探路,确保安全。
肖平凡认真倾听着每一个建议,时而提出自己的看法,时而陷入沉思。他的眼神坚定而专注,在这紧张的氛围中,努力寻找着破局之法。
时间在紧张的讨论中悄然流逝,不知不觉,窗外的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指挥室内,烛火摇曳,将众人的身影投射在墙壁上,忽长忽短。
终于,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新的作战计划逐渐成型。肖平凡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看向众人,“就按此计划行动,各位务必谨慎行事,此次行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将领们齐声应诺,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然而,尽管新的计划看似完美,肖平凡心中却依旧隐隐不安。究竟是谁泄露了作战计划?敌人是否还会有其他的应对之策?新的作战计划能否顺利实施,成功清剿残余势力?这一个个问题,如同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
肖平凡看着将领们离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新计划能够顺利。他转身望向窗外,夜色深沉,仿佛隐藏着无数秘密。“无论如何,一定要找出那个泄密者,将残余势力一网打尽。”他低声自语,语气中满是坚定。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等待着他。
没过多久,负责调查的暗卫便传来消息,泄密者竟然是一名长期潜伏在军队中的旧贵族势力内应。得知这个消息时,肖平凡正在御书房处理政务,手中的毛笔“啪嗒”一声掉落,墨汁在宣纸晕染开来,如同他此刻沉重的心情。
“这个内应潜伏多久了?还有没有其他同党?”肖平凡目光如炬,看向暗卫首领,急切地问道。
暗卫首领单膝跪地,恭敬地回答:“陛下,初步调查得知,此人已潜伏多年,至于是否还有同党,还需进一步深挖。”
肖平凡眉头紧锁,心中暗忖,多年的潜伏,想必对军队的情况了如指掌,此次泄密绝非偶然,背后说不定还有更大的阴谋。如今残余势力已经有所防备,接下来的行动该如何进行,成了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是按照原计划迅速展开行动,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还是等待进一步的情报,确保行动万无一失,他一时陷入了两难。
次日清晨,肖平凡在都城皇宫议政厅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议政厅内,气氛凝重,大臣们个个神色严肃。
肖平凡坐在龙椅上,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沉声道:“想必各位已经知晓,作战计划泄密,如今查出泄密者是军队中的旧贵族内应。现在摆在我们面前有两条路,一是按原计划迅速行动,二是等待更多情报再做打算,各位爱卿有何看法,不妨直言。”
话音刚落,一位身着红色朝服的大臣率先站了出来,拱手说道:“陛下,臣认为应立刻行动。残余势力刚转移据点,想必防御尚未完全稳固,此时出击,或许还能抓住机会,若再拖延,等他们与其他势力勾结,或再次转移,清剿难度将大大增加。”
紧接着,另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也站了出来,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老臣以为不可贸然行动。既然计划已经泄露,敌人必定有所防备,此时进攻,恐怕正中他们下怀,我军极有可能遭受重大损失。还是应等待情报,摸清敌人的部署后,再做定夺。”
两位大臣的观点,引发了大臣们的一阵热议。支持立刻行动的大臣们认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不能给残余势力喘息的机会;而主张等待情报的大臣们则强调,稳扎稳打,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否则一旦失利,后果不堪设想。
肖平凡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也在权衡利弊。立刻行动,虽然有机会趁敌人立足未稳取得胜利,但风险极大,若行动失败,不仅会损兵折将,还会让残余势力更加嚣张;等待情报,虽能增加行动的成功率,但时间拖得越久,残余势力就越有可能巩固防御,甚至与其他势力联合,到时候清剿将变得更加困难。
此时,议政厅外的天空中,乌云开始聚集,隐隐有雷声传来。一阵风吹过,带着丝丝凉意,吹得厅内的烛火不住摇曳。肖平凡看着大臣们各执一词,心中越发纠结。
“陛下,臣以为,可派一小股精锐部队先行试探,摸清敌人的虚实,再决定是否全面进攻。”一位年轻的大臣站出来,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这个提议让肖平凡眼前一亮,然而,仔细思索后,他又觉得此计也并非万全之策。派小股部队试探,若被敌人识破,反而可能暴露意图,让敌人有所防备。
肖平凡陷入了沉思,他的目光透过议政厅的窗户,望向远方。此时,天空中乌云密布,一场大雨似乎即将来临。他的内心如同这即将下雨的天空,充满了阴霾与纠结。
究竟是冒险一搏,还是稳扎稳打,这个决定不仅关系到清剿残余势力行动的成败,更关乎国家的未来。肖平凡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每一个决策都必须慎之又慎。
大臣们见肖平凡陷入沉思,也都安静下来,等待着他的决定。整个议政厅内,只听得见窗外传来的阵阵雷声。
肖平凡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百姓们饱受战乱之苦的面容,以及残余势力嚣张跋扈的模样。他握紧拳头,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做出何种选择,都一定要将残余势力彻底铲除,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在这漫长的思索中,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肖平凡的内心在两个选择之间不断徘徊,每一种选择的利弊都在他心中反复权衡。
终于,肖平凡缓缓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大臣们,然而,他并未立刻说出自己的决定。因为此刻,他心中虽已有了倾向,但仍觉得还需再慎重考虑一番。
此时,议政厅外豆大的雨点开始落下,打在地面上溅起朵朵水花,雨声逐渐掩盖了厅内的寂静。肖平凡站起身来,在厅内缓缓踱步,大臣们的目光紧紧跟随着他的身影。
他该如何抉择?这个决定又将对清剿残余势力的行动产生怎样的影响?一切都还是未知数,而肖平凡,必须在这艰难的抉择中,为国家的未来找到一条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