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的风卷起灰烬,墨骨塔在远处陷入沉默。
沈砚披着斗篷行于废市之巅,衣袖上还残留着未干的血迹。
夜色很冷,他的血,却在微微发烫。
那一页“骨经残页”,此刻正悬浮于他识海深处,仿若一块温热的骨牌。
每当心脉震动,那骨牌上刻的字就会微微发光,传出低沉的呢喃——
“以死者之骨,换生之命。”
沈砚停下脚步,闭目静听。
耳畔的风声、远处的市噪,渐渐淡去。
那声音似乎在引导他感知某种全新的灵脉流向。
他盘膝而坐,尝试以血印调动经脉。
灵息如细流在体内回环,可就在即将汇聚丹田的瞬间——
“嘭——!”
一阵剧烈的震荡在胸口炸开。
沈砚猛地睁眼,额角青筋暴起。
他的手臂上,皮肤竟开始浮现出一行行血色符纹,那些符纹并非他刻意引动,而是骨经自行运转所致。
“骨经·血化篇:以骨为炉,以血为息,炼体生魂。”
他喃喃念出经文,眉头紧锁。
这并非纯粹的修炼法门,而是一种——逆炼术。
它以燃烧自身骨髓为代价,逼迫灵息再生。
沈砚冷汗淋漓。
他想强行中断经文,却发现体内的血气已经开始反向涌动。
“这玩意……会自动修炼?”
心脉剧震,血液在体内流转的声音清晰可闻,像无数细小的鼓点。
皮肤渐渐泛红,筋脉若隐若现。
就在灵息即将失控的刹那,一缕冷意自他识海深处散出。
那是——无铭碑残魂的余烬。
一声低语,如远古回音:
“以心印镇经,以魂锁骨。”
沈砚咬牙,双掌合十,将血印与识海相合。
心神一震,识海中那页“骨经”终于安静下来,光芒逐渐收敛。
他长吐一口气,手指微颤,掌心的皮肤已隐隐泛白。
那是骨髓被灵气侵蚀后的痕迹。
“险些被自己炼成一堆灰。”
他苦笑着摇头,却在笑声中看向前方——
荒市外,正有微光闪烁。
那不是灯火,而是阵光。
沈砚眯起眼,只见十数道人影正在山坡下集结。
他们身披灵甲,胸口印着同一枚烙纹——经考司·镇灵署。
领头的男子披银铠,神情冷峻,手中持着一枚刻满咒文的令牌。
“传镇灵令,墨骨塔叛经者——沈砚,私夺骨经残页,斩之!”
沈砚眉头一皱。
“来得倒快。”
他迅速起身,衣袖拂开,灵息激荡。
“看来,秦骨生的‘消失’,早就在他们算计之内。”
山风骤起,灰烬四散。
沈砚伸手一握,掌心的血印亮起微光。
那光在夜色中如一轮暗红的月,诡异而冷艳。
他低声喃喃:
“既然他们要经血,那我就让他们见识——抄经人的笔。”
下一刻,他的身影化作一道残影,掠入夜色。
血光划破天际,如同一道崭新的经文,在末法之夜被书写。
殷黎一脚踏入庙后的暗廊,脚下碎石滚落,声声在空洞的墙缝间回荡。灯火被风吹得几乎熄灭,他抬手护着火光,慢慢深入。空气愈发阴冷,墙壁上的经文线条也变得模糊,似乎被什么力量抹去了一半。
“抄经人……曾在这里留下血印。”一道低语在他脑海中响起,不属于任何方向。那声音苍老、沙哑,却清晰得像是有人贴在耳边呢喃。
殷黎停下脚步,冷汗顺着脊背滑落。他并没有开口,但那声音似乎能感应到他的思绪,继续道:
“你体内的血,不属于这一纪。你在改写经卷,也在改写命途。”
“是谁?”他沉声问,声音在暗廊里回荡。
没有回应,只有石壁深处传来“滴——滴——”的血声。
他循着声音走到尽头,那是一堵被岁月侵蚀的庙壁,上面刻满经咒与图阵。图阵中央,是一只被钉死的眼睛,早已化石,却依旧散发着压迫的气息。
——那不是人的眼。
殷黎靠近时,火光微微颤动,庙壁浮现出血色纹路。那一刻,他看到了一段被封印的记忆。
画面里,一个身披黑袍的抄经人伏在案前,面色惨白,咬破指尖,将经文逐字以血抄下。每写一字,他的血脉便被经文吞噬一分。直到最后一笔,他的眼睛也化为血印,印在经卷的封页之上。
而那血印,正是殷黎如今藏在怀中的那一页。
“原来……我抄下的经文,竟来自这具尸身。”
他喃喃低语,眼神复杂。
忽然,庙壁的血纹开始扩散,似要吞噬他。殷黎急忙抽身,却被无形之力束缚。那只石化的眼重新睁开,一道红光穿透他胸口。
“血契已启,传承不灭。”
他胸前的符纹骤然燃烧,识海中传来巨响,像有千百卷经书同时翻开。无数陌生的文字在他眼前浮现,交织成一座庞大符阵。
在那符阵的最深处,一张陌生的脸浮现出来——竟与他自己几乎一模一样,只是眼神更加古老、更加漠然。
那一瞬,殷黎心头一震:
“那是……另一个我?”
“你终将重抄我未完成的经卷。”幻影微微一笑,声音空灵,“你是‘后印者’——我血的延续。”
轰!
整座庙宇震动,墙壁崩裂,血光冲天。殷黎被震飞出去,重重摔在外院的石阶上。
他咳出一口血,抬头望去,只见庙顶的金佛像裂开一条巨缝,从中渗出暗红色的光芒。
苏念笙冲了出来,惊呼:“你干了什么?!”
殷黎挣扎起身,目光依旧盯着那片裂痕,低声呢喃——
“我……打开了前世的经页。”
轰隆!
佛像彻底碎裂,一卷燃烧着血焰的古经飞出,在夜空中翻开。经卷上的文字闪烁,隐隐凝成一道印记,缓缓落在殷黎眉心。
那一刻,他的世界彻底变了。
——血印觉醒。
而在远方的山巅,几道黑影同时睁眼,其中一人低声道:
“血印重启……后印者出世了。”
夜风卷起庙前的灰烬,一切归于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