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万象图深处,时间与空间在此失去了意义。
林凡独立于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之上,脚下是无数文明兴衰更迭掀起的浪涛,卷起王朝的碎影与传说的星光。
他没有走向那些已知英灵沉眠的辉煌殿宇,而是任由意识沉入这片由无数记忆碎片、失落知识与古老誓愿汇聚而成的意识洪流。
他的身形在时光涟漪中若隐若现,仿佛化作了历史本身的一个注脚。
指尖轻触虚空,便有无形的涟漪荡漾开来。
下一刻,承载着不同时代烙印的“典籍”自长河中跃出——不是实体书卷,而是凝结着特定时代精神与智慧的概念聚合体。
一卷以烽火与铁血为墨写就的竹简率先浮现,上面闪烁着汉代边塞将领的名讳与战绩,金戈铁马之气扑面而来。
林凡的目光如扫描般掠过那些曾与异族血战的英名,意识中快速推演着他们与印度神话中可能存在的“天界战士”或“魔神”对抗的胜算。
他看到了勇武,看到了决绝,但似乎还缺少某种关键的特质。
竹简在他无声的否定中化作流光,重新汇入长河。
紧接着,一幅弥漫着魏晋风骨与玄奇色彩的绢帛展开,其中有剑客踏歌而行,有隐士餐霞饮露,有方士沟通天地。
林凡的视线在那些描述“神游物外”、“术法通玄”的段落上久久停留,指尖几乎要触及那些流转的道韵。
他在评估这种偏向“唯心”与“超然”的力量体系,是否能够克制印度体系中那些精通瑜伽、冥想,乃至能操控现实规则的圣者或神灵。
然而,一丝不确定性让他最终收回了手,绢帛如烟云般消散。
“哗啦——”一本以冰冷金属为页、以精密齿轮与符文为字的厚重典籍出现,散发着墨家与公输班般的巧思与煞气。
上面勾勒着超越时代的机关造物、城防体系,甚至记载着一些接近原始化学反应的“丹术”与“爆裂法”。
林凡的瞳孔中倒映着那些复杂的设计图,思维急速运转,他在构思一种极致的“技术压制”,用华夏独有的智慧与工艺,去对抗可能源自神话的伟力。
这思路险峻而奇诡,但权衡再三,那金属典籍还是缓缓沉入河底,仿佛承载的“道”与此战的“势”略有偏差。
他的搜寻范围不断扩大,甚至触及那些被正史边缘化的领域——泛黄的山海经图录、笔迹潦草的江湖异志、口耳相传的乡野怪谈残篇……林凡如同一个最耐心的淘金者,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蕴含特殊“概念”或“特质”的闪光。
他在寻找的,或许不是单纯武力最强的英灵,而是一个能在“概念”上形成克制,或在“规则”上能出奇制胜的存在。
整个过程,万籁俱寂,唯有历史书页无声翻动的道音与文明碎片碰撞的涟漪在流淌。
林凡的面容如同深潭,唯有眼底深处不时掠过的精光,揭示着内心激烈的权衡与推演。
每一次停留,每一次放手,都是一次无声的战略抉择。
他究竟在寻找什么样的存在?
是为了针对某位已知的、极具威胁的印度特定英灵而准备的秘密武器?
还是为了发掘一种被历史尘埃掩埋的、华夏独有的,足以颠覆常规认知的“法则”或“技艺”?
亦或……他是在小心翼翼地绕开某些过于强大、但在此刻登场可能引发不可控连锁反应的己方英灵?
谜团层层叠加。
唯有那亘古流淌的历史长河,无声地见证着这位天命行者,为了文明的微光能在星空下继续燃烧,如何在浩如烟海的青史卷帙之中,进行着一场孤独而至关重要的狩猎——狩猎那一线或许存在、足以斩破强敌的……绝杀之机。
最终,林凡的脚步停在了一卷看似最为朴拙无华、以不知名兽皮为封、以古老绳结系起的书卷之前。
它没有耀眼的光芒,却有逼人的气势,更散发着一股凶煞到极致、仿佛能吞并万物因果又洞悉世间本质的气息。
他的手指轻轻覆上那粗糙的封皮,没有急于翻开,眼中却闪过一抹交织着决然、期待与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光芒。
他找到了吗?
这卷看似平凡的古籍之中,沉睡着怎样的一位存在?
他的选择,将会在这星空擂台上,掀起怎样的波澜?
悬念,如同无声弥漫的晨雾,愈发浓郁地笼罩在万象图的最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