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清嫣见亲娘那么高兴,也笑了笑,“是。往后咱们就是镇上的人了。”
有了房子就相当于有了身份。
他们也从村里的外来户,变成了城里人。
邬陈氏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拿过房契仔仔细细看了一眼。
邬大勇也凑过来看。
两人边看边傻笑兮兮的。
最后宝贝似的把房契给藏好。
邬陈氏道,“虽然花了两千两,还是有点肉疼,但往后咱也有安身立命的地方了。”
住村里到底是人家的地带,还是没安全感。
但买了房子,官府认房契,他们就不怕被人赶走。
邬陈氏眼眶都红红的。
“真好,没想到我们也有这么有福气的一天。”
邬大勇也一脸骄傲又父爱满满的看向邬清嫣,“还是咱儿子有本事,让咱们过上好日子了。”
邬陈氏点头,“可不。家里就她最有本事。”
邬清嫣被他们两个看的哭笑不得。
“放心吧,以后好日子还多着呢。”
邬陈氏却担心,“你把钱都花完了,做生意咋办?”
她知道邬清嫣做生意并不是能马上拿到钱的,有时候要一两个月才能拿到钱。
如今没钱,生意能周转的开吗?
邬清嫣让她别担心,“我都计划着呢,山头那片新果子都出来了,您跟我爹亲自去收吧。”
到时候卖果子的收入,还能赚个几百两。
邬陈氏立马动力满满,“好,一会儿我就跟你爹去山上盯着去。”
晚上回到村里。
大丫二丫三丫四丫还有五丫一听买房子了,激动的都要跳起来。
还是邬陈氏让她们小声点。
“别让人听见了。”
二丫跟五丫这才急忙闭嘴。
五个姐妹里就二丫跟五丫最咋呼,两人都不好意思笑了笑。
但还是很激动的。
“娘,咱真买房啦?”
邬陈氏幸福点点头,“是啊,那房子可大了。”
“你们弟弟还给你们每人一个房间呢。”
五个丫头顿时感动的泪眼汪汪,“六弟~~”
又开始齐齐围着要亲她。
邬清嫣哭笑不得,“别亲了,你们有时间就过去打扫一下自己的房间。”
“顺便把院子收拾一下,看看要做什么改动。”
至于后院那片大空地,就让邬老太太过去计划。
邬老太太一听也有她做主的份儿,别提多开心了。
“好好好,还是我大孙子有本事。”
“明儿祖母就给你打理后院去。”
全家都跟着幸福的笑了。
不过买房子这事,她们都没往外说。
只偶尔一起坐马车出去,一到镇上的房子,开始激动的去自己的房间打扫。
顺便把她们亲手做的帐帘都挂到自己的床上。
二丫笑的一脸欢喜,“我现在做女工都动力满满。”
之前她并不爱做女工,只喜欢砍砍树,杀杀鸡。
如今有了自己的房间,恨不得多做点针线活好把房间布置的漂亮一点。
邬清嫣就忙多了。
她手头虽然有一万两,但已经花了七七八八。
现在流动资金少,她干脆直接出船,去其他地方卖货去了。
不然老是等富商来,要少赚好多。
于是她跟三公子租了虞家的船,拉了一车货去隔壁水果少的小镇。
她拉的水果是跟山头的人进货的,价格不贵,卖来这个小镇加点路费跟人工费,价格就稍微贵一点点。
起初她还怕没人买。
还特意切了几个试吃。
没想到那群妇人吃完后觉得好吃,都买了一两个回去。
虽然买的量不多,但架不住人流量大。
很快一船的水果都卖完了。
邬清嫣试过这边的水,发现这边经济条件还可以。
因为靠海,这边的人都是卖海鲜为主。
水果在海边是稀罕物,尽管没那么便宜,但当地人接受度很高。
毕竟天天吃同一种食物,吃多也想换换口味。
于是邬清嫣决定下次来就给她们带点果酱。
让这边人也能吃点甜点。
她又去了另外的小镇。
这边小镇人口更多,市场也更大。
邬清嫣拉了果子跟咸菜过来,卖的还挺好。
她租的货船不大,夏天烈日大,也不敢卖其他食物,怕酸了臭了。
等她跑了几个小镇后,了解了市场,就准备跟当地人合作了。
免得一趟一趟跑,一天也不得歇。
他找了几家店铺老板,跟对方谈进货价格,对方压压价,她没同意。
毕竟拉一趟船挺不容易的。
要是翻船还得赔偿,货物也损失了,所以成本价其实挺高的。
批发价自然也没办法少多少。
那几个老板倒也知道运船货的风险,有几个同意了,有几个说要考虑。
邬清嫣也不急,愿意合作的那几个先合作。
剩下的她可以让其他小商贩来卖。
她批发价给到小商贩,让小商贩自己运出去卖。
到时候卖多少都是自己的。
所以还是很多小商贩跟她进货的。
而邬清嫣也是跟那些农户进货。
赚的都是中间商差价。
不过这方法很奏效。
大商家可能还不好找,但小商贩到处都是。
不仅城里的商贩跟她进货,就连乡下的货郎都跟她进货。
不过还是不少商贩抱怨价格太贵了。
邬清嫣也觉得价格贵。
毕竟货源不是她自己的,若是她自己的货,价格一下子就打下来了。
她觉得她该多挣点钱买山头了。
或是去收购一些破产的那种山林。
她每天忙的不亦乐乎,人晒黑不少。
现在是小麦肤色,个子还抽条了,估摸有一七八了,像超模的身高了。
而且她胸前开始隐隐作痛,似乎有发育的迹象了。
不过低头看下去,还是有点不忍直视。
难不成超模注定要小胸?
不过这也帮她少缠了好几层布,不然要是长成大胸妹,她得活活勒死。
快过年的时候,邬陈氏就选了个好日子,准备搬来镇上新家住了。
毕竟房子买了就要住,才有人气,才能旺家。
不过对外她只说要去镇上干活,孩子在镇上租了房子,省的每天来回骑马奔波。
村里人没怀疑,“镇上房子租金贵吗?”
邬陈氏点头,“还挺贵呢。”
“不过少走点路也好,在镇上赚钱机会也多,所以该花就花。”
村里有些婆子听的很嫉妒,“你儿子现在一个月能赚多少银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