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事既定,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涟漪扩散开后,水面复归平静,只是那石子已沉于湖底,成为了基底的一部分。生活并未因此掀起惊涛骇浪,依旧沿着原有的轨迹,严谨而充实地向前运行。
乔琳的博士答辩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论文的修改、预答辩的演练、应对可能提问的准备,占据了她的绝大部分心神。与周正的婚约,像一件被妥善安放于未来的、确定无疑的珍宝,给予她一种深层次的安定感,却并未分散她当下对于学术巅峰发起最后冲击的专注。
周家那边,也保持着一种默契的体贴。周母偶尔会打电话来,关心她的饮食起居,叮嘱她别太劳累,却绝口不提任何需要她分心操办的婚礼细节,只反复说“这些都不用你操心,安心准备答辩”。周奶奶则托周正又带了几次炖汤和点心,依旧是那种朴素的、带着家庭温度的食物,默默地支持着她的身体消耗。
这晚,乔琳在办公室整理答辩用的幻灯片至深夜。窗外下起了淅淅沥沥的春雨,带着料峭寒意。她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保存好文档,准备回公寓。
刚走出研究所大楼,就看到周正撑着一把黑色的伞,站在朦胧的雨幕和路灯的光晕下等着她。他穿着深色的外套,身影在雨夜中显得格外沉静。
“下雨了,过来接你。”他走上前,将伞的大部分倾向她这边,语气寻常。
“嗯。”乔琳应了一声,走入伞下。伞下的空间不大,能清晰地感受到他身上带来的、室外微凉的湿气,以及那份稳定的温暖。
两人并肩走在被雨水打湿的路上,脚步声和雨滴敲击伞面的声音交织。没有太多交谈,只是安静地走着。
“答辩日期定了吗?”周正问。
“下周三上午。”
“嗯。”他顿了顿,“我那天上午没事。”
意思是,他会去。
乔琳没有说“谢谢”,只是轻轻“嗯”了一声。有些支持,无需言谢,心照不宣。
回到公寓楼下,周正从随身带的包里拿出一个用油纸包得方正正的东西递给她:“奶奶让带的,说是‘定胜糕’,讨个彩头。明天早上蒸一下吃。”
乔琳接过,油纸还带着一点温热的触感,散发着淡淡的米香和甜味。定胜糕……她看着手中这朴素却寓意美好的糕点,心头微软。
“替我谢谢奶奶。”
“她会知道的。”周正看着她,雨夜中他的目光显得格外深邃温和,“上去吧,早点休息。”
乔琳点点头,转身走进单元门。回到公寓,她打开油纸包,里面是几块做得小巧精致的定胜糕,粉白相间,中间点缀着红色的果脯丝。她拿起一块,咬了一小口,米糕松软清甜,带着淡淡的桂花香。这熟悉的味道,让她想起三年前,他刚从临市回来时,带给她的那盒桂花定胜糕。
时光流转,滋味依旧,而彼此的关系,却已从最初的同行者,走到了如今即将携手一生的伴侣。
她慢慢吃着糕点,感受着糖分和温暖的食物带来的慰藉。体内青莲本源似乎也喜欢这带着祝福意味的食物,流转间带着一丝愉悦的暖意,驱散了雨夜的寒气和连日积累的疲惫。
吃完糕点,她照例进行晚间的修炼。青木养身功的动作在寂静的房间里舒展开来,伴随着深长的呼吸,她能感觉到那株三品青莲在本源空间中,似乎也因为这份来自外界的确切祝福与内在的坚定心念,而显得愈发莹润饱满,散发出的滋养之力,沉静而充满生机。
修炼完毕,她神思清明,身体松快。坐在书桌前,最后检查了一遍答辩的讲稿,然后将其仔细收好。
窗外,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云层散开,露出深邃的夜空和零落的星子。
下周三。
那将是她学术生涯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她人生新篇章的正式开启。
前路清晰,内心安定。有内在的青莲静植默养,有身旁的双手坚定扶持,有远方家人的温暖祝福。
这一程,她已准备好。
定能,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