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星并未立刻出言维护闫肃的研发部。眼前的困境,让研发部门适当感受压力、认清自身责任,未必是坏事。
她目光转向闫肃,语气平稳地问道:“闫工,您这边情况如何?”
闫肃面色沉静,并未因之前的指责而显露慌乱。
阶段的研发成果给了他充足的底气,他挺直腰板,汇报道:“目前研发部分为两个小组。一组由我带队,专注于原有美颜霜的配方升级,目标是开发出符合苏总要求的、具备市场竞争力的粉底产品。目前在遮盖力方面已有明显改善,但……”
他略作停顿,坦诚道,“在抗暗沉和长效持妆方面,团队认为还未完全达到预定标准,需要进一步攻关。”
此言一出,李经理自觉抓住了把柄,忍不住出声讥讽:“说了半天,主要项目进展缓慢,经费可没见省!这投入产出比也太低了!”
曹金飞见他言辞过分,沉声制止:“老李!注意场合!”
李经理冷哼一声,虽不再言语,脸上却写满不满。
宋琴如今越发沉稳,面对这般场面仍镇定自若,适时缓和道:“李经理别急,闫工应该还有话要说。”
闫肃顺势接过话头,语气中带着一丝笃定:“不过,我们的唇膏研发组已经取得了关键进展,产品基本成熟,近期就能安排投产。”
他看向身旁一位戴眼镜、气质沉稳的女研究员,“于工,请你具体说明。”
于璇将几支试样唇膏放在会议桌中央。正要开口,李经理又按捺不住嗤笑道:“一支唇膏而已,值得投入这么多精力耗时研发?”
于璇推了推眼镜,并未因他的轻视而动摇,只是平静地看向苏晚星。
得到首肯后,她才从容不迫地介绍道:“李经理,我们开发的不是普通唇膏。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够智能调色,并且具有出色的滋润效果。”
她取出一支看似无色的唇膏,继续说明:“膏体本身色泽很淡,但涂在唇上后会根据人体温度自然显现出红润色泽,能够适配不同使用者,打造出自然好气色,避免妆感突兀。”
在众人将信将疑的目光中,她坦然地将唇膏涂在自己唇上。果然,原本近乎透明的膏体在十几秒内逐渐转变为自然粉嫩的色泽。
生产科的刘主任好奇地拿起另一支同款唇膏,仔细端详,又凑近闻了闻,惊讶道:“哎?还有香味!是草莓味!”
于璇微笑颔首:“是的,我们添加了食用级香精,目前有草莓、橙子等多种口味。不同香型适配不同色调,草莓味偏粉嫩,橙子味更显元气。”
她稍作停顿,补充道,“考虑到夏季使用,我们还推出了薄荷清凉版,肤感清爽不黏腻,这个版本主打原色的自然妆效。”
刘主任拿着唇膏,忍不住连声赞叹:“妙啊!真是太妙了!”
于璇将唇膏完整地介绍了一遍,一共四款,原色薄荷味还有草莓、香橙、蜜桃四款。
销售部的副经理乔淑婷,凭借多年一线摸爬滚打练就的市场嗅觉,眼睛一亮,忍不住脱口而出:“草莓味和蜜桃味肯定好卖!这种自带香气又能变色的新鲜玩意儿,最能抓年轻女孩子的心理。我们不能光卖单品,得弄点花样……比如‘集齐三色换购限量版化妆包’,或者‘买两支唇膏送小化妆镜’。现在的小姑娘就吃这套,觉得有趣又划算,肯定能带动讨论度和复购!”
话音刚落,她便敏锐地察觉到侧前方射来一道冰冷的目光,来自她的顶头上司李经理。
乔淑婷立刻收敛了外露的兴奋,下意识地缩了下肩膀,低下头,装作一副失言畏惧的模样,手指无意识地捏紧了笔记本边缘。
就在这时,主位上的苏晚星开口了,她的声音平静却清晰地穿透了短暂的寂静,目光直接落在乔淑婷身上:“你叫什么名字?”
乔淑婷心中一阵澎湃激荡,机会比预想中来得更快!
但她面上依旧保持着镇定,甚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谦恭,回答道:“苏总,我叫乔淑婷,是销售部的副经理。”
她心里清楚,李经理能坐在这个位置,更多是依仗早年积累的渠道资源和人脉,习惯于跟各级经销商打交道,却早已远离终端柜台,对如今消费者,尤其是年轻女孩的喜好变化远不如自己敏感。
而她是一步步从柜台销售实干上来的,她不认为凭借真本事和敏锐嗅觉在最高决策者面前抓住机会是什么过错,她就是有这份野心,也想为新颜找到真正的出路。
李经理见苏晚星竟然越过自己直接注意到了乔淑婷,心中警铃大作,立刻侧头压低声音对乔淑婷斥了一句:“就你长嘴了!”
语气极尽威胁与不满。
随即,他马上转向苏晚星,换上一副为公司大局考虑的口吻:“苏总,您别听她瞎起哄。唇膏毕竟是低价走量的产品,就算一支卖十几二十块,利润能有多少?刨去成本、渠道费用,还能剩几个子儿?实在不值得公司投入这么多资源和精力去折腾,更不值得为了它打乱现有的节奏。”
他这番话,既轻描淡写地否定了研发部数月的心血,也顺势贬低了乔淑婷“瞎凑热闹”的建议不值一提,试图重新掌控话语权。
苏晚星并未因李经理的质疑而动气,她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李经理,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单支唇膏的定价不会高,利润空间确实有限。这一点,你说得对。”
她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在场所有人,最后重新定格在李经理脸上,抛出了一个更宏大的设想:“但是,如果我们新颜能依靠这支小小的、有趣的唇膏,重新叩开市场的大门,甚至让它走遍大江南北的百货柜台和小商店呢?如果它带来的不是单支的利润,而是整个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和渠道的重新激活呢?”
李经理内心嗤之以鼻,觉得这位年轻老板还是太天真,尽画些不切实际的大饼。
产品好有什么用?
这年头,酒香也怕巷子深!
没有广告轰炸,没有明星站台,谁知道你新颜出了个新玩意?
现在打开知名度最快的方式就是上电视、请大明星代言,那都是烧钱的主儿!
他们新颜现在穷得叮当响,仅有的那点资金都快被研发部“败”光了,哪还有钱去搞这些?在他看来,这想法简直是异想天开。
他几乎能想象到产品默默无闻地生产出来,然后堆积在仓库里落灰的场景。
然而,苏晚星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并没有继续在“钱”的问题上纠缠,而是缓缓地、清晰地说道:“打开知名度,未必只有砸钱请明星上电视这一条路。有时候,四两也能拨千斤。”
她没有立刻说出具体的计划,但这句话却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让原本认为此事绝无可能的一些人,心中泛起了一丝微弱的涟漪。
难道,这位年轻的苏总,真的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