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事件处理中心的档案室在地下三层,恒温恒湿的房间里排满了金属柜,空气里飘着旧纸张特有的霉味。
林仲秋跟着赵科长走进来,一眼就看见角落里的铁架,上面堆着些用红绸包裹的卷宗,标签上写着“民国二十三年 玄尘相关”。
“这些是我们能找到的最早记录,”赵科长戴上白手套,抽出最上面的卷宗。
“当年玄尘道长在本地很有名,帮过不少人,留下的东西却不多,只有这些捐赠记录和几封书信。”
林仲秋接过卷宗,指尖触到泛黄的纸页时,灵力突然躁动起来,纸页上残留着淡淡的灵气,和凌霄宗的气息如出一辙。
她深吸一口气,缓缓翻开:
第一页是张捐赠清单,字迹苍劲有力,正是玄尘仙长的笔迹:“赠 城南孤儿院 棉衣百件,米五十石,另附‘平安符’十张,愿孩子们冬无寒,食有粮。”
落款是“玄尘 民国二十三年冬”。
“这平安符……”林仲秋的指尖拂过“平安符”三个字,灵力探进去,眼前闪过画面。
玄尘仙长坐在孤儿院的院子里,手里拿着朱砂笔,身后围着群冻得发红的孩子。
他边画符边笑:“这符不用烧,揣在怀里,就能挡风寒。”
赵科长在旁边说:“我们查过,这家孤儿院后来迁走了,现在是城南的幼儿园。据说当年那些孩子,没一个在冬天冻出过病,老人们都说是玄尘道长的符起了作用。”
第二页是封书信,收信人是“李老先生”,正是李家老宅的老太爷。
信里没说别的,只画了张简略的地图,标注着“城东古槐下,有泉眼,可镇宅”,末尾写着“此泉与凌霄灵脉相通,善用之”。
“灵脉?”林仲秋的心猛地一跳。
凌霄宗的根基就建在一条千年灵脉上,难道人间也有分支?
她盯着地图上的古槐位置,灵力顺着墨迹漫开,隐约感觉到地下有股微弱的暖流,正顺着某种脉络缓缓流动,真的是灵脉!
虽然微弱,却和凌霄灵脉同源。
“这古槐还在吗?”她抬头问。
“在,”赵科长点头,“城东现在是商业区,但那棵老槐树被保护了起来,旁边还有个小公园,据说地下确实有泉眼,以前居民都在那儿打水。”
第三页是张药方,上面写着“治癔症方:取凌霄花瓣三钱,晨露一杯,煎服三日”。
林仲秋看到“凌霄花瓣”四个字,呼吸都屏住了,凌霄花瓣是凌霄宗特有的灵植,只在山门后的聚灵阵旁生长,怎么会出现在人间的药方里?
“这药方……”她指尖微微发颤,“有没有记录,谁用过?”
赵科长翻了翻附页:“有个备注,说是当年有个大户人家的小姐得了怪病,白天昏睡,夜里哭闹,找了很多医生都没用,玄尘道长开了这药方,三剂就好了。但我们查遍了药草志,都没找到‘凌霄花瓣’的记载,还以为是化名。”
林仲秋却知道,这不是化名。
玄尘仙长当年定是从凌霄宗带了花瓣下来,或是在人间找到了灵脉分支,催生出了同款灵植。
她把药方折好放进兜里:“这张能借我吗?”
“您留着吧,”赵科长笑了笑,“这些对我们来说就是旧纸,对您可能更有用。”
走出档案室时,已是正午。
林仲秋没回出租屋,直接打车去了城东的老槐树公园。
公园里很热闹,老人在树下下棋,孩子围着泉眼的石雕追逐。
那棵老槐树要三个人才能合抱,树干上缠着红绸,挂满了祈福的木牌。
她走到槐树下,灵力探向地下。
果然,那股暖流就在树根深处,顺着土壤的缝隙蔓延,隐约能感觉到,其中一缕正流向李家老宅的方向,难怪李家老太爷说泉眼能镇宅,原是借了灵脉的气。
“大师?”
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
林仲秋回头,看见李鄂构站在不远处,手里提着个食盒:“我听赵科长说您来这儿了,猜您没吃午饭。”
他打开食盒,里面是两副碗筷,还有几样精致的小菜,“我奶奶让厨房做的,说您上次帮了李家,该好好谢谢。”
林仲秋没推辞,坐在石凳上拿起筷子。
李鄂构看着她狼吞虎咽的样子,突然笑了:“您不像我们想象中的‘大师’,倒像……”
他想了想,“像武侠小说里的侠客,一身本事,却总吃最简单的饭。”
“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林仲秋咽下嘴里的菜,指了指老槐树,“你家老太爷当年是不是用这泉眼的水?”
李鄂构愣了愣:“您怎么知道?我小时候听爷爷说,老太爷总让下人来这儿打水,说比家里的井水甜,还能安神。”
“这水底下有灵脉。”林仲秋看着泉眼石雕,“玄尘仙长当年帮你家,不止是送座钟,是引了灵脉的气护着李家。”
李鄂构没听懂,但他没多问,只说:“不管是什么,总之谢谢您。对了,”
他从包里拿出个U盘,“您要的民国时期孤儿院的资料,我让人查到了,里面有当年孩子的照片,说不定能找到见过玄尘道长的人。”
林仲秋接过U盘,指尖的灵力触到金属外壳时,突然感应到股熟悉的气息,U盘里的照片,有张背面印着淡淡的凌霄花瓣纹!
她抬头看向李鄂构,眼里带着探究:“你好像对玄尘道长的事很上心?”
李鄂构的眼神暗了暗,沉默片刻才说:“我爷爷临终前说,李家能有今天,全靠玄尘仙长。他说仙长曾留下话,‘李家若遇大难,可寻凌霄后人’。我一直以为是神话,直到遇见您。”
他顿了顿,“您和仙长,是不是有关系?”
林仲秋握着U盘的手紧了紧。
她不能说自己是凌霄宗的宗主,只能含糊道:“我师父和他认识。”
李鄂构没再追问,只说:“有任何需要,随时找我。”
回到出租屋,林仲秋把U盘插进电脑。
照片里的孤儿院院子里,果然有个穿道袍的身影,背对着镜头,正在给孩子们分发棉衣,衣角绣着半朵凌霄花,是玄尘仙长!
她放大照片,发现仙长脚下的石桌上,放着个竹制的笔筒,里面插着几支毛笔,其中一支的笔杆上,刻着个极小的“尘”字。
林仲秋的心跳突然加速——那笔筒的样式,和凌霄宗藏经阁里玄尘仙长用过的一模一样!
【系统:检测到玄尘仙长随身物品线索,触发任务“寻笔”。找到刻有“尘”字的毛笔,可解锁“灵植召唤”技能。】
“毛笔……”林仲秋喃喃道。玄尘仙长的笔会在哪里?
她翻到照片背面,果然有行小字:“民国二十三年冬 摄于孤儿院 笔赠 小安 愿你长大能写好字”。
小安?
林仲秋立刻打开李鄂构给的资料,在“孤儿名单”里找到了“小安”的名字,后面标注着“被领养,养父母姓周,现居城西”。
资料里还有张成年后的照片,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眉眼间依稀能看出小时候的轮廓。
她立刻联系赵科长,查到了周老太太的地址。
城西的老旧居民楼,和她住的地方很像。
赶到时,老太太正坐在门口择菜,看见林仲秋,浑浊的眼睛亮了亮:“你是……灵风大师?我在电视上见过你。”
林仲秋蹲下身帮她择菜:“您是小安奶奶吗?我想问问您,民国二十三年,玄尘道长是不是送过您一支毛笔?”
老太太的手顿了顿,眼眶突然红了:“是……那支笔我一直留着,就在屋里的樟木箱里。道长说,我握着笔写字时,手就不抖了。”
她领着林仲秋走进屋,从樟木箱里拿出个红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是支竹制毛笔,笔杆上的“尘”字清晰可见,笔尖虽然干硬,却透着股温润的灵气。
林仲秋接过毛笔,灵力涌进去的瞬间,笔杆突然亮起淡淡的金光,上面浮现出玄尘仙长的字迹:“赠小安 以笔为剑,以墨为盾,心正,则邪不侵。另,笔杆内藏凌霄籽,遇灵脉可生。”
“凌霄籽!”林仲秋的心脏狂跳起来。
只要把籽种在灵脉旁,就能长出凌霄花,到时候或许能借花的力量,打开回宗门的通道!
她抬头看向周老太太,发现老人正盯着毛笔,眼神里满是怀念:“道长当年说,这笔能护我一辈子。果然,我这辈子没遇过什么大坎,孩子们也平平安安的。”
林仲秋把毛笔小心地收好,从包里拿出张画好的“长寿符”:“这符给您,就像玄尘道长的笔一样,能护您安康。”
老太太接过符,笑得满脸皱纹:“好孩子,谢谢你。对了,”
她从抽屉里拿出个小本子,“这是我当年记的日记,里面有段写了道长,你或许用得上。”
日记里记着:“民国二十四年春 道长说要去寻‘凌霄残片’,说集齐三片,就能‘归位’。他还说,若归不去,便把残片藏在‘三泉映月’处,等后来人……”
“三泉映月?”林仲秋的指尖划过这四个字,灵力突然指向三个方向,城东老槐泉,李家老宅井,还有城南废弃玩具厂的水井!
原来玄尘仙长当年留下的,不止是座钟和药方,还有藏在三个泉眼的“凌霄残片”!
只要找到残片,就能知道他当年没能回去的原因,甚至可能找到破虚空的方法!
离开周家时,夕阳正落在老旧居民楼的屋顶上,给砖瓦镀上层金边。
林仲秋握着那支毛笔,感觉体内的灵力前所未有的充沛,【系统:功德值+150,当前总功德值1360。灵力恢复至凌风巅峰时期的20%。解锁技能“灵植召唤”(可催生与灵脉相关的植物)】
她抬头看向天空,晚霞像极了召唤宗山门后的火烧云。
小徒弟的笑脸,藏书阁的墨香,还有山门前那棵千年古松的影子,在脑海里越来越清晰。
“等我。”她轻声说,握紧了手里的毛笔。笔杆上的“尘”字仿佛在发烫,像是在回应她的决心。
手机震动,是赵科长发来的消息:“青山水库的人醒了,说水里有红光闪过,像把剑。另外,您说的‘镇水符’真管用,今早去看,水库的水清澈多了。”
林仲秋回了个“好”,关掉手机。
她知道,寻找凌霄残片的路才刚开始,但这一次,她不再是孤身一人,玄尘仙长的线索,李鄂构的帮助,还有体内渐渐复苏的灵力,都在为她铺路。
夜色渐浓,林仲秋站在窗前,看着城东的方向。
老槐树的影子在月光下轻轻摇晃,仿佛在指引着她。
她拿出那支毛笔,蘸了点清水,在桌上写下“凌霄”二字。
墨痕落下的瞬间,竟泛出淡淡的金光,在桌面上勾勒出半朵绽放的凌霄花。
回家的路,已经越来越近了。
而那些藏在旧档案里的仙踪,终将在她的笔下,重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