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部会议室内,烟雾缭绕,却并非战火硝烟,而是几位老烟枪首长们思考时吞吐的产物。宋兴华坐在硬木椅子上,看着旅长王政委、周参谋长、苏主任三位首长对着那几张他带来的“喀秋莎”火箭炮原理草图和技术参数说明(为了展示价值,他特意挑选了部分最具冲击力的总览图和关键部件图),时而凝神细看,时而低声交换意见,脸上无不流露出震撼与难以置信的神情。
他坐得有些无聊了。系统出品的图纸精细得令人发指,线条清晰,标注详尽,甚至还有多角度的剖面图和材料性能表,完全是超越这个时代工业设计规范的存在。首长们看得入神,几乎忘了他的存在。他轻轻挪动了一下身子,椅子腿与地面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这细微的动静却立刻惊动了正沉浸在图纸世界里的周参谋长。他猛地抬起头,锐利的目光扫了过来,随即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因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有些僵硬的腰肢,发出轻微的“咔哒”声。
“哎哟,我这老腰……小宋团长,别急着出去溜达。”周参谋长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指着桌上那厚厚一摞图纸,“你先别管那些铁疙瘩,来来来,先给我们好好介绍介绍你刚才让警卫员搬进来的那几个大箱子里的‘宝贝’。那些又是什么好东西?” 他早就注意到宋兴华进来时,除了图纸,还让人小心翼翼抬进来了几个看起来沉甸甸的木箱。
王政委和苏主任闻言也从图纸上抬起头,好奇地看向宋兴华和墙角的箱子。相比图纸那种需要极高工业基础才能消化的“未来武器”,这些实体的箱子似乎更触手可及一些。
宋兴华脸上立刻浮现出他那标志性的、略带点“嘚瑟”的笑容,拍了拍身边一个长条形的扁平木箱:“参谋长您可问着了,这才是眼下或许更能帮上忙的好东西!”他手脚麻利地撬开箱盖,里面是厚厚一叠泛着微黄、质地坚韧的优质纸张。他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张,在会议桌上铺开。
“诸位首长,请看!”宋兴华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日军参谋本部测量课,今年,也就是民国二十八年,最新修订的华北地区精绘军事地图!覆盖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等主要省份和战略要地。”
地图一展开,三位首长立刻围了上来。只一眼,他们的呼吸就微微急促起来。
地图的比例尺极大,细节丰富到令人发指。等高线密集而精确,清晰地勾勒出每一座山丘、每一条沟壑的起伏;河流水系、主干道路、乡间小径、铁路线、桥梁、渡口,无一不标注得清清楚楚;甚至连许多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落都有详细的标记和符号注明。其精细程度,远超八路军目前使用的任何一份地图,无论是缴获的阎锡山晋军的,还是国民政府发的,或者是自己粗糙测绘的,与之相比都像是小儿的涂鸦。
“这…这…”周参谋长的手指有些颤抖地抚过地图上标注的“榆社县”、“辽县”附近的山地,那里连一条隐秘的山间小路都被清晰地画了出来,“他娘的…小鬼子…小鬼子这是把咱们家的炕头都摸清了啊!”他的语气从最初的惊叹迅速转为愤怒,“看看这精度!看看这标注!咱们自己都没这么详细的地图!亡我之心不死!其心可诛!”
王政委的脸色也凝重无比,他扶了扶眼镜,沉声道:“老周说的没错。这份地图,战略价值太大了。有了它,我们的部队调动、伏击地点选择、后勤路线规划,甚至将来可能的反攻路线,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如虎添翼!鬼子依仗的就是装备和情报优势,这地图就是他们情报优势的具现化!现在,轮到我们了!”
苏主任仔细看着地图上村镇的名称和标注,叹了口气:“是啊,我们的很多地图,连村子名字都标错,或者根本没有。这东西,比给我们几门重炮更让我觉得心惊,也更觉得…宝贵。”
宋兴华看着首长们又惊又怒又喜的复杂表情,心中也是感慨,这就是情报和信息的重要性啊。他等首长们稍微平复了一下心情,又走向另一个更大的箱子。
“首长们,地图是好,但人才是根本。再看看这个。”他用力撬开这个箱子的封盖,里面是整整齐齐码放的大量书籍、手册、图表以及一些奇奇怪怪、看起来像是教学模具的零件。
“这是什么?”王政委好奇地拿起最上面一本厚厚的中文封皮书,念出声:“《英国皇家信号部队培训学校标准教程:无线电原理、操作与维护(全卷)》?”他的声音里带上了疑惑。
宋兴华嘿嘿一笑,开始如数家珍:“政委,这一箱,是三套完整的世界顶尖水平的培训课程。刚刚您拿的是第一套,英国皇家信号部队培训学校的全套家当,从最基础的电路原理,到无线电收发报、故障排查、野战架设,应有尽有。”
他又拿起另一本:“这是第二套,英国布莱切利公园密码破译与分析基础课程。教你怎么破解敌人密码,分析电文情报的。”
接着,他指向箱子里那些奇怪的模具和一堆看起来更薄但更显精悍的手册:“还有这个,英国特别行动处,简称SoE,他们通信学校的特种作战通讯课程。教的是敌后潜伏人员如何用非常规手段、小型化设备进行隐蔽通讯,包括密码本制作、紧急联络程序、安全守则等等。”
他拍了拍箱子,语气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自豪:“首长们,这可不是简单的几本书。这是一个老牌帝国主义强国,在通讯、密码和特种作战领域,积攒了三十多年的技术、经验和系统化训练方法!从基础理论到高级应用,从常规通讯到敌后特工技巧,全套体系!而且,”他加重了语气,“全部是中文翻译版,连教学用的教具、练习器材都配齐了!咱们拉一批脑子灵光的战士,对照着这个,就能自己培养出世界水平的通讯兵和密码破译员!”
“什么?”
这一次,连一向沉稳的王政委都失声惊呼,猛地站直了身体。苏主任更是直接凑到了箱子前,拿起一本密码破译教材,手都有些抖。周参谋长则拿起一个微型发报机的教学模型,眼睛瞪得溜圆。
“好家伙!…真是好家伙!”王政委连说了两个好家伙,激动地在屋里踱了两步,“这…这东西…它的价值…老苏,老周,你们明白吗?这简直是为我们量身打造的!”
苏主任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沙哑:“太明白了!我们现在的通讯靠什么?电话线拉不了多远,电台稀缺,报务员更是宝贝疙瘩!密码简单,容易被敌人破译,很多时候不得不靠交通员两条腿跑,效率低风险大!总部一直想建立更可靠、更高效的通讯和密码体系,但苦于没有教材,没有系统的方法,全靠零星摸索和少数几个专家的个人经验!这套东西…这套东西…”他激动得有些说不出话。
周参谋长接话道,语气斩钉截铁:“这套东西,能让我们整个八路军的通讯和情报工作,脱胎换骨!能少死多少交通员?能提前多少时间获知敌情?能保住多少军事秘密?能增加多少战役突然性?它的价值,确实根本无法用几杆枪几门炮来衡量!这是能生根发芽,让我们自己长出力量的种子!”
王政委走到宋兴华面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脸上因为兴奋而泛着红光:“小宋同志啊小宋同志!你真是…真是我们八路军的‘及时雨’宋江啊!缺什么来什么,而且来的都是这种能改变大局的硬货!我…”他像是突然想到什么,语气变得有些小心翼翼,带着极大的好奇和一丝试探,“这些东西…还有之前的图纸…你的来历…能说不?”
宋兴华心里早有准备,脸上露出一个高深莫测又带着点无赖的笑容:“政委,说实话,我自己有时候都糊里糊涂。但我只知道一点,这些东西,对咱们打鬼子有用。您要是非要问个底儿掉,那我只能说,说了,以后可能就真没了。您觉得,我还要不要说?”
王政委被他这话噎了一下,看着宋兴华那看似憨厚实则狡黠的眼神,立刻像是怕他真的说出来会触犯什么禁忌一样,连忙摆手:“不不不!不说了!不说了!你就这样挺好!继续保持!有什么好东西,尽管往旅部师部总部送!功劳绝对少不了你的!来源问题,我们…我们尽量不去深究!”他这话既是说给宋兴华听,也是说给旁边的周参谋长和苏主任听,三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默契地将“来源”问题再次搁置。
接下来的时间,三位首长完全没了看图纸的心思,全都扑在了那箱通讯密码教材和教学器材上,像得了新玩具的孩子,不停地翻看、讨论、惊叹,甚至开始规划第一批学员该从哪些部队选拔,教官该怎么培养。兴奋的情绪一直持续到晚饭时分,炊事班端来了简单的饭菜,他们一边吃还一边热烈地讨论着,仿佛手里的窝头都变成了美味佳肴。
宋兴华看着这一幕,心里踏实又温暖。他知道,这些知识的种子,一定会在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上,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