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应天府的秋意已浓,玄武湖上的荷叶虽已褪去盛夏的碧翠,却仍有残荷挺立,在微凉的秋风里摇曳出几分风骨。朱红宫墙蜿蜒如龙,将皇城的威严与市井的烟火隔成两个世界,唯有鼓楼传来的晨钟暮鼓,不分尊卑地漫过每一寸土地。常遇春勒住胯下的“踏雪乌骓”,马蹄踏在青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声响,身后跟着的亲兵队列整齐,甲胄上还沾着平定张士诚时留下的尘土——那是苏州城墙上的砖屑,是太湖边的芦苇絮,也是无数将士用热血染透的勋章。

进城时,街道两旁早已挤满了百姓。孩童们举着用麦秸扎成的小旗,跟着队伍跑前跑后,清脆的呼喊声此起彼伏:“是常将军!是打胜仗回来的常将军!”老者们拄着拐杖,颤巍巍地往他手中塞着刚蒸好的米糕,眼角的皱纹里满是笑意与感激:“将军辛苦,多谢将军保咱们太平啊!”常遇春勒住马,翻身下马,接过米糕时指尖触到老者粗糙的手掌,那掌心里满是劳作留下的老茧,却带着滚烫的温度。他对着百姓们深深作揖,声音洪亮却温和:“诸位乡亲客气了,保家卫国本是军人本分,这功劳,是陛下的,也是所有将士的。”

百姓们听得越发敬重,人群中有人高声喊道:“常将军可是咱们大明的第一战神!有您在,咱们就不怕打仗了!”这话一出,周围立刻响起一片附和声,欢呼声差点盖过远处的钟声。常遇春只是笑着摆手,将米糕分给身边的亲兵,又翻身上马,朝着皇宫的方向行去。他知道,接下来的论功行赏,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皇宫的奉天殿内,气氛庄重而肃穆。朱红的梁柱上雕刻着龙凤图案,鎏金的匾额悬挂在正中央,“奉天承运”四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朱元璋身着明黄色的龙袍,端坐在龙椅上,脸上没有太多表情,眼神却锐利如鹰,扫视着殿内的文武百官。常遇春站在武将队列的最前面,一身银甲尚未换下,甲胄上的纹路清晰可见,腰间佩着的虎头湛金枪斜斜靠在身侧,枪尖上的寒光收敛了许多,却依旧透着一股久经沙场的锐气。

“此次平定张士诚,收复江南十三州,诸位卿家皆有功劳。”朱元璋的声音沉稳有力,在大殿内回荡,“朕今日论功行赏,便是要让天下人知道,有功者,朕绝不亏待;有过者,朕也绝不姑息。”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常遇春身上,语气中多了几分暖意,“常遇春听旨!”

常遇春立刻上前一步,单膝跪地,双手抱拳:“末将在!”

“你自随朕起兵以来,冲锋陷阵,勇冠三军。此次攻打苏州,你身先士卒,率领大军攻破城门,生擒张士诚,立下不世之功。”朱元璋的声音里满是赞许,“朕决定,封你为鄂国公,食邑三千户,赐金书铁券,子孙世袭罔替!另,任命你为中书平章政事,位列宰相之职,辅佐朕处理朝政,兼管天下军务。”

这话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叹声。要知道,中书平章政事乃是朝中重臣,以往多由文官担任,常遇春以武将之身兼任此职,可见朱元璋对他的信任之深。而金书铁券更是皇帝赐予功臣的最高奖赏,象征着免死特权,纵观整个大明,能得到这份荣誉的人寥寥无几。

内侍捧着一个精致的木盒走上前来,木盒上雕刻着繁复的云纹,打开后,一块泛着乌光的铁券映入眼帘。那铁券约莫一尺见方,边缘打磨得光滑圆润,正面用金粉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记载着常遇春的功绩与朱元璋的承诺,背面则刻着“免死三次,子孙免死一次”的字样。常遇春双手接过木盒,指尖触到铁券时,只觉得一股沉甸甸的重量从掌心传来,那重量里,有无上的荣耀,有皇帝的信任,更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朱元璋从龙椅上走下来,亲自扶起常遇春,拉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伯仁,朕知道,这些年你跟着朕吃了不少苦。你在战场上流的血,立的功,朕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铁券,是朕对你功绩的肯定,也是朕对你的信任。望你今后,继续为朕,为大明,鞠躬尽瘁,莫要辜负朕的期望。”

常遇春看着朱元璋眼中的期许,又想起这些年一同征战的岁月——从濠州起兵时的艰难,到鄱阳湖大战时的凶险,再到如今平定江南的胜利,每一步都离不开朱元璋的信任与支持,也离不开无数将士的牺牲。他的眼眶瞬间湿润了,滚烫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强忍着没有落下。他再次跪倒在地,重重叩首,声音带着几分哽咽:“末将谢主隆恩!此生此世,常遇春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万死不辞!若有半点二心,甘受天打雷劈!”

“快起来,快起来!”朱元璋连忙将他扶起,拍了拍他的肩膀,“朕信你,朕自然信你。”

接下来,朱元璋又对其他将领进行了封赏:徐达被封为魏国公,食邑五千户;汤和被封为中山侯,食邑两千户;蓝玉因在苏州之战中奋勇杀敌,被封为永昌侯,食邑一千五百户……文武百官皆有赏赐,殿内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封赏结束后,常遇春随着百官一同走出奉天殿。刚到殿外,就有不少官员围了上来,纷纷向他道贺。“鄂国公恭喜啊!此次荣升中书平章政事,又得金书铁券,真是可喜可贺!”“常将军乃我大明第一战神,这封赏实至名归!”“改日定要登门拜访,向国公大人请教军务!”众人的话语里满是奉承,有的甚至已经开始称呼他为“国公大人”。

常遇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一一拱手回礼:“多谢诸位大人抬爱,此次能有此封赏,全靠陛下信任,以及诸位将士齐心协力。常某不过是尽了本分罢了。”他的语气谦逊,没有丝毫居功自傲之意,让周围的官员们越发敬重。

回到府邸时,已是傍晚。夕阳将天空染成了一片绚烂的橘红色,府邸门前的两尊石狮子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威严。门口早已停满了马车,前来拜访的官员、将领络绎不绝,府里的管家忙得脚不沾地,一边招呼客人,一边派人向常遇春通报。

常遇春刚走进大门,就看到几个穿着官服的人迎了上来,为首的是户部的一位侍郎,手里捧着一个精致的锦盒:“鄂国公,下官听闻您今日受封,特意备了一份薄礼,聊表心意。还望国公大人笑纳。”

常遇春看了一眼锦盒,又看了看侍郎脸上谄媚的笑容,心中了然。他微微颔首,语气平和:“侍郎大人客气了,陛下刚下旨,禁止官员之间相互送礼,咱们可不能违反圣意。这份心意常某心领了,礼物还请大人带回。”

侍郎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常遇春身边的亲兵用眼神制止了。他只好讪讪地收回锦盒,尴尬地笑了笑:“国公大人说的是,是下官考虑不周。那下官就不打扰了,改日再来向国公大人请教。”

送走侍郎后,又有几位将领前来拜访,有的带来了珍贵的兵器,有的带来了稀有的药材,都被常遇春以同样的理由拒绝了。他看着那些被退回的礼物,对身边的管家说:“以后凡是有人送礼,一概不收。若是真心来道贺的,便请进府里喝茶;若是想走门路的,直接客气地请出去。”

管家连忙点头:“是,小人记住了。”

接下来的几日,府邸门前依旧车水马龙,前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常遇春的名字,也在江南地区彻底传开了。茶楼酒肆里,说书人拿着醒木,将他的故事说得绘声绘色:“话说那常将军,身高八尺,力能扛鼎,手中一杆虎头湛金枪,耍得是出神入化。在苏州城外,他单枪匹马闯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一枪挑杀了张士诚的大将李伯升,吓得敌军魂飞魄散……”

台下的听众听得热血沸腾,有人拍着桌子喊道:“好!不愧是大明第一战神!”还有人问道:“说书先生,那常将军后来是不是直接生擒了张士诚?”

说书人喝了一口茶,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诸位看官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那常将军攻破苏州城门后,率领大军直奔张士诚的府邸。张士诚负隅顽抗,派了三百精兵守住府门。常将军见状,大喝一声,手中金枪一挥,就杀了三个敌兵。剩下的敌兵哪里见过这般厉害的人物,吓得纷纷扔下兵器投降……”

这样的场景,在应天府的各个角落上演着。常遇春的故事,成了百姓们茶余饭后最热门的话题,有人甚至将他的画像贴在家里,当作守护神供奉。然而,身处舆论中心的常遇春,却对这些浮华保持着一份清醒的警惕。

他依旧保持着军人的习惯,每日天不亮就起床练武。清晨的庭院里,雾气还未散去,常遇春穿着一身短打,手持虎头湛金枪,开始练习枪法。他的动作刚劲有力,每一招每一式都带着千军万马的气势——“横扫千军”时,枪杆带着风声,仿佛能将眼前的空气劈开;“力挑华山”时,枪尖直指天空,透着一股不屈的傲气;“海底捞月”时,枪身贴地而行,灵活得如同游龙。

练完枪后,他又会去演武场查看亲兵的训练情况。亲兵们见他来了,训练得更加刻苦,刀光剑影间,满是少年人的热血与朝气。常遇春会亲自指导他们的动作,纠正他们的不足,偶尔还会拿起刀,与他们比试一番。他的刀法凌厉,却从不伤人,总能在最后一刻收住刀势,让亲兵们既佩服又感激。

处理军务时,常遇春更是一丝不苟。他会仔细查看各地送来的军报,分析战场形势,制定作战计划。遇到不懂的问题,他会主动向文官请教,从不因为自己是武将而骄傲自满。对于那些阿谀奉承之辈,他总是客客气气地请出门外,从不与他们深交。府里的下人都说,国公大人虽然身居高位,却一点架子都没有,待人和气,做事认真,是个难得的好官。

这日,常遇春正在书房处理军务,管家突然进来禀报:“国公大人,永昌侯蓝玉将军前来拜访。”

常遇春放下手中的笔,抬头说道:“快请他进来。”

蓝玉很快就走进了书房。他穿着一身崭新的侯服,腰上佩着一把宝剑,脸上带着几分张扬的笑意,只是眉宇间隐隐透着一丝不满。“大哥!”他一进门就喊道,语气中带着几分熟稔,“小弟今日特意来向你道贺,恭喜你荣升鄂国公,还得了金书铁券!”

常遇春笑着起身,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坐吧。来人,给蓝将军上茶。”

蓝玉坐下后,接过侍女递来的茶,喝了一口,随即把茶杯放在桌上,脸上的笑意消失了,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平:“大哥,小弟今日来,除了道贺,还有一事想不通,想跟你说说。”

“哦?什么事?”常遇春问道。

“还能是什么事!”蓝玉提高了声音,“大哥,您为大明立下如此不世之功,如今虽封了国公,兼了中书平章政事,可朝中那些文官,却总在背后说您的坏话!”

常遇春手中的动作顿了一下,抬头看向蓝玉:“他们说什么了?”

“他们说您是‘一勇之夫’,只会打仗,不懂治国之道!还说您身居高位,恐难当大任,劝陛下少让您参与朝政!”蓝玉越说越生气,拍着桌子喊道,“大哥,您听听!这叫什么话!他们整天坐在衙门里,写写画画,哪里知道打仗的辛苦?若不是您带着咱们在战场上拼命,他们能有今日的安稳日子?真是气煞我也!”

常遇春闻言,只是淡淡一笑。他起身走到墙边,取下挂在墙上的虎头湛金枪,拿出一块绒布,慢慢擦拭着枪身。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枪身上,反射出冰冷的光芒。“让他们说去。”他的声音平静,没有丝毫波澜,“我本就是个武夫,从军多年,只会打仗,确实不懂那些治国的弯弯绕绕。我的职责,就是为陛下打胜仗,保境安民。至于治国,自有李善长、刘伯温他们这些大才,哪里用得着我这个武夫操心。”

“可是大哥,您是‘大明第一战神’啊!”蓝玉急了,站起身说道,“您的功劳,谁人能比?那些文官不过是耍耍嘴皮子,凭什么对您指手画脚?小弟觉得,您就该在陛下面前说说,让那些文官知道,咱们武将也不是好欺负的!”

常遇春放下手中的枪,转过身,目光变得严肃起来:“蓝玉,你这话就错了。”他走到蓝玉面前,语气沉重地说,“功高震主,乃是取祸之道。你我都是武将,靠着打仗立下功劳,才能有今日的地位。可咱们要时刻记得,咱们的权力,咱们的荣耀,都是陛下给的。若是因为功劳大,就骄傲自满,目中无人,甚至干涉朝政,那便是逾越了本分,迟早会引来杀身之祸。”

蓝玉愣了一下,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被常遇春打断了。

“你想想,当年的韩信,何等厉害,为刘邦打下了半壁江山,可最后却落得个被诛杀的下场,为什么?就是因为他功高震主,不知收敛。”常遇春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感慨,“咱们大明刚建立不久,根基还不稳,陛下需要文官治理国家,也需要武将保卫边疆。文官有文官的用处,武将有武将的职责,各司其职,才能让大明长治久安。那些文官说我不懂治国,本就是事实,我何必跟他们计较?”

他拍了拍蓝玉的肩膀,语气变得温和起来:“蓝玉,你还年轻,性子又张扬,以后一定要改改这个脾气。少说些气话,多干些实事。陛下是个聪明人,谁忠心耿耿,谁有真本事,他心里比谁都清楚。只要咱们好好为陛下效力,好好为大明做事,还怕陛下看不到咱们的功劳吗?”

蓝玉看着常遇春,眼中的不满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几分敬佩。他一直以为,常遇春只是个勇猛善战的武将,却没想到,他在勇猛之外,还有着这样一份通透与智慧。他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大哥,我知道了。以后我一定听您的话,好好做事,不再说那些气话了。”

“这就对了。”常遇春笑了笑,“来,再喝杯茶。咱们兄弟俩好久没好好聊聊了,今日正好说说苏州之战的事情。”

蓝玉闻言,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拿起茶杯,与常遇春聊了起来。书房里的气氛渐渐变得轻松起来,两人时而谈论战场的凶险,时而回忆过去的岁月,时而畅想未来的景象,不知不觉间,天色就暗了下来。

送走蓝玉后,常遇春独自回到书房。他关上房门,书房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只剩下窗外风吹树叶的沙沙声。他走到墙边,看着墙上挂着的宝剑和那块金书铁券,心中百感交集。

宝剑是他当年在濠州起兵时,朱元璋亲自赐予他的,剑身虽已有些斑驳,却依旧锋利无比,陪伴他走过了无数场战役,斩杀了无数敌人。金书铁券则是他今日刚得到的荣耀,是皇帝对他的信任,也是他一生功绩的象征。可此刻,他看着这两样东西,却没有丝毫的喜悦,反而感到一阵莫名的沉重。

他知道,自己已经站在了权力的顶峰。作为鄂国公,他是大明地位最显赫的武将之一;作为中书平章政事,他又能参与朝政,辅佐皇帝处理国家大事。这样的地位,这样的荣耀,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可他也清楚,顶峰之上,往往是万丈深渊。历史上,多少功臣因为功高震主而不得善终,多少权贵因为骄傲自满而家破人亡。朱元璋虽然现在信任他,可帝王之心,深不可测,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他走到书桌前,坐下,拿起笔,想写些什么,却又放下了。他想起了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将士,想起了苏州城里流离失所的百姓,想起了朱元璋语重心长的嘱托。他暗暗下定决心,无论未来如何,他都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坚守自己的本分,好好为陛下效力,好好为大明做事。他要对得起朱元璋的信任,对得起百姓的期盼,也要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性命。

就在这时,书房外突然传来一阵轻轻的脚步声,紧接着,管家的声音传了进来:“国公大人,宫里来人…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大隋武神宇文成都九州恃风雷三国:最强谋士大秦之纵横天下柒合我在洪武开商铺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俺老爹是程咬金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崇祯聊天群文化穿越之旅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月华长安三国秘事红楼生存录应如妖似魔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回到大汉打天下帝王之名【完结】废柴夫君很禽兽:强吻午夜情人无双大炎:我打造一个盛世炎朝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晋末多少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长歌当宋穿越大明,吊打诸国亮剑:我只打硬仗帝梦未央大明1840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重生之毒女世子妃木子的北宋生活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北汉风云录唐朝那些事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生在乱世,活在深山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明加油,下一个世界等着你!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大宋:三元及第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乾元盛世系统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山河鉴:隋鼎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