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大典的余韵尚未完全消散,沈清辞便以惊人的效率,抛出了她作为女帝的第一份系统性治国纲领,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波澜渐起的湖面。
在启明元年的第一次大朝会上,她并未过多寒暄,直接让内侍监宣读了她亲自拟定、并与萧绝及核心幕僚反复推敲后的《启明新政纲要》。
纲要开篇明义,核心思想凝练为十二字:“依法治国,唯才是举,鼓励创新,男女平权。”
这十二个字,每一个都像重锤,敲在满朝文武的心坎上,尤其是最后四个字,让不少残留着旧思想的老臣眼皮直跳。
(很好,企业文化……啊不,是立国精神,先给你们明确一下。)沈清辞端坐龙椅,观察着下方的反应。
紧接着,是具体的细化法令:
“修订《大晟律》,增补细则,强调‘律法面前,勋贵庶民同罪’,严禁以权抵罪,以银赎刑。”(这下,那些仗着身份胡作非为的纨绔子弟要头疼了。)
“改革科举取士制度,除经义文章外,增设算学、律法、农工、地理等实务考核,比重各占其三。”(读书人哀嚎:还要学数学?)
“设立‘专利司’,凡有创造改良,经核实有益民生国计者,皆可申请专利,受朝廷保护,他人仿造需付费或授权。”(工匠们狂喜:技术也能当饭吃!)
“严令各州县,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女子入学、参考、经商、务工。若有欺凌、打压女子求学从业者,依律严惩,地方官失察同罪。”(这一条,直接让朝堂上响起了抑制不住的抽气声。)
纲要宣读完毕,整个乾元殿鸦雀无声,落针可闻。官员们的脸色精彩纷呈,有激动振奋的(主要是寒门和新晋技术官僚),有眉头紧锁的(一些中庸派),还有面如死灰、仿佛天塌下来的(顽固守旧派残余)。
林太傅胡子抖了半天,最终还是忍不住出列,语气沉痛:“陛下!这……这‘男女平权’,是否过于……激进?千年礼法,男女有别,各司其职,方能家国安宁啊!若女子皆抛头露面,牝鸡司晨……呃,臣失言,是若阴盛阳衰,恐非社稷之福!”
沈清辞早就料到会有此一问,淡淡道:“林太傅,朕问你,若一户人家,只让男丁劳作,却将女儿困于家中不许出力,这家可能富裕?同理,一国之中,若有一半人力不得尽其才,此国可能强盛?所谓礼法,若成禁锢人才、阻碍发展之枷锁,便当修正。朕要的,是人人皆可尽力,共建盛世,何来阴盛阳衰之说?莫非太傅认为,女子之力,定然不如男?”
林太傅被噎得满脸通红,讷讷不能言。
(搞定。用简单的经济学原理和逻辑就能驳倒的性别歧视,战斗力不过如此。)沈清辞内心毫无波澜。
《启明新政纲要》如同投入水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全国。保守势力暗流涌动,私下串联抱怨“世风日下”、“纲常沦丧”者不乏其人,但在萧绝之前铁血镇压的余威和沈清辞明确的法令面前,暂时无人敢明目张胆反对。
而在民间,尤其在寒门学子、工匠阶层和广大女子中,这份纲要却引发了巨大的热情。各地技术学院报名人数激增,不少开明之家开始送女儿入学蒙馆,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女子合伙开办的工坊、商铺。社会风气,正在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悄然改变。
(很好,群众基础是革命成功的保证。这波,稳了。)沈清辞看着各地呈报上来的积极反馈,心情大好。
就在这变革的氛围中,宫里也发生了件趣事。
萧念小朋友对自身能力的开发进入了“探索期”。在成功(部分)复苏了那盆兰花后,她将目标对准了御花园里一株迟迟不肯开花的珍稀腊梅。她坚持每天跑去用金光“照耀”它,希望能“催促”它开花。
某天,她照例对着光秃秃的梅枝努力时,旁边一块用来点缀的、毫不起眼的黑色假山石,在她金光的持续照射下,表面竟然泛起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几乎无法察觉的涟漪般的光晕!
小家伙立刻发现了这不同寻常的现象,哒哒哒跑去找娘亲报告。
沈清辞和谢景行闻讯赶来,仔细检查了那块石头,发现那并非普通石头,而是一种极其罕见的、能微弱吸收和传导能量的“吸灵石”!
“小公主的血脉金光,似乎能激活或者感应到某些特殊矿物!”谢景行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这或许……能为我们寻找宸王印最后组件提供新的思路!那组件必然材质特殊,若能制作一个能放大这种感应的罗盘之类……”
(念念这血脉,简直是万能探测仪啊!从活物到死物,功能还在不断开发中!)沈清辞抱着女儿狠狠亲了一口,“宝贝,你立大功了!”
萧念被夸得小脸通红,得意地蹭了蹭娘亲。
与此同时,星陨教的使者再次求见,委婉地催促大晟对合作方案给出答复。
沈清辞这次没有拖延,她直接提出了反建议:
“贵教之法,朕有兴趣。但合作方式需调整。第一,探查与净化队伍,必须以我大晟为主导,贵教派员辅助。第二, ‘天命之女’年幼,不宜远行冒险,朕可亲自前往,或由太上皇代之。第三,传教之事,需遵循大晟律法,不可干预内政,且需接受官府监管。第四,地脉观测数据可以共享,但贵教需拿出对应的、关于地脉异动周期、净化原理的完整知识作为交换。”
她看着使者瞬间变得有些难看的脸色,微微一笑:“否则,我大晟自有能人异士,慢慢探索便是,不劳贵教费心。”
(想空手套白狼?当我这是慈善机构呢?谈判嘛,就是要敢于掀桌子。)沈清辞气定神闲。
星陨教使者显然没料到沈清辞如此强硬且思路清晰,之前的“天命所归”祥瑞似乎并没让她昏头。他沉吟片刻,只得表示需要请示教主,谈判暂时陷入僵局。
朝堂革新,技术突破,外交博弈……启明元年的开端,便在这样一片忙碌、争议与希望交织的气氛中,稳步向前。沈清辞这位女帝,正用她的智慧和魄力,一点点地将那宏伟的蓝图,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