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去藏经阁翻资料,一连好些日子把之前看过的都查缺补漏一遍,都没有找到那关于不明灵植的线索,她也是有些着急了。
她想找找还有哪些书籍是自己还没看过的,一直翻了好几个关于灵植知识类的书架,终于在第二个书架最底下的那一层这才停下来。
这些都是上古时期的灵植记录,现在早就绝迹没有了,所以之前初考时她都没有看过。
此时有好几本明显没有翻阅记录的书籍出现在她的眼前,冥冥之中她挑中了中间的一本灵植杂记录翻看了起来。
当即快速翻看起来,这上面记载的都是一些稀奇古怪的灵植,跟现在的那些灵植大全比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不过林媛不是来看书的,她目标明确,就是来对标灵植的。
打开一页,快速扫了一眼不是,那就下一页,再打开,再下一页,一直到这本书只剩薄薄的几页书页时林媛终于找到了她想要的信息。
这张页面上记载了这植物从幼苗期,成长期,还有开花的大概样貌。
这幼苗期的介绍和她空间里那棵灵植的幼苗状态简直是一模一样。
这是一株名叫黄泉噬魂叶的植物,听名字就很毒,结果自然是棵毒草。
它的叶片呈锯齿状是绿色的,叶子的反面泛着星星点点的红色,圆润的叶片里,透明无色无味的汁液,这汁液有剧毒,它的花朵的毒素比起叶片来还要再强一些,随着年份的升级,这毒素的等级也会增加。
据说这棵毒草在幼苗期就可毒倒筑基期以下的修士了,至于其它的倒是没有具体的介绍了。
林媛本以为会是个可以提升修为的好东西,结果有些失望了。
继续把后面的全部看完,还有之前匆匆翻阅的又仔细看了一遍,这才合上书籍给放回原位。
还有另外的两本也都一一看完了,她还有一棵灵植也不知道是什么品种,这次提前看完了,下次这几本就不用再来翻找了。
这几本书里除了灵植外,还记录着许多古树的品种什么菩提树,天元果树,神衫,古椿,凤凰木等,只是这些也是都已绝迹许久的了。
林媛将这三本书籍看完,继续翻看妖兽类的知识,而后还有阵法类,术法类、杂记类的都要有所了解。
……
接下来的时间,林媛在修炼、炼丹、练习术法、画符、练剑、偶尔不定时的做些任务提升对战能力,这样的循环中度过了一年。
她体内的灵力已经来到了炼气四层的后期了。
炼气四层到五层的这个阶段,所需要的灵力需求量是三层到四层的一倍之多。
她却花了相差不了多久的时间就快修炼到炼气四层的后期了。
除了每日坚持四五个时辰的修炼时间外,虚域空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期间,她除了之前的法术熟练度已经拉满了后,复盘了许多与妖兽对战的经验后,为了针对各种情况又学了几个新的术法。
火鸦召唤术,无数火焰凝聚成火鸦的形态,飞向被攻击者,而后可以产生一定范围的爆炸,不同于金色剑雨从空中落下,这个是正面攻击的。
岩浆术,将土地化成泥浆,吞噬地面上的生物,可以起到拖延时间的作用,对地面上大多数妖兽都有效果。
金枪突破,将灵力集中一点增加破甲的效果,针对有护甲的妖兽。
落花飞舞,将周围一定范围内的花朵或者树叶化成小利刃,而后形成能量旋涡,被包围的对手会被花刃、叶刃围绕攻击,主要攻击对象是量多且小型的妖兽。
这个术法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漫天飞舞的花朵、树叶还可以阻挡敌人的视线,是个既好看也好用的术法。
除了术法,她还另外配了一个可以防御的金光护甲,不同于阵法盘不可移动,这是个,可移动的护甲盾牌。
她原本的金光守护术也是可以防御的,但防御术法会消耗不少灵力,因此会减少其它攻击术法的使用次数。
所以,她还是选择配置了一个,灵力消耗相对少一些的,中阶防御法器作为辅助,这个可以针对那些攻击力高而且快的妖兽类型。
除了术法外,她在最近这段时间又学会了回春丹和疗伤丹的炼制。
一个治疗外伤一个治疗内伤,正好把她外出所需要的丹药都补齐了。
修士出门在外,灵力能保存最好是保存,灵力的储存量是修士最后的底气。
这有了神识的帮助后,她炼制新丹药时,再没有炸过丹炉,而且成功率也从原来需要浪费许多材料才能成功接丹,到现在新的丹方,她只需要十份的耗材,就可以出成品丹药了,比起之前,成本大大的节约了。
而她也因为能炼制五种丹药,从一个基础炼丹师变成了一个初级炼丹师。
这炼丹师升级是,基础炼丹师只需炼制一种丹药即可,初级炼丹师需要会炼制五种丹药,且成功率不能低于百分之六十,成色能达到初级丹药的水准,就是要有一条丹纹。
中级炼丹师需要会炼制二十种丹药,成功率不能低于百分之八十,成色有两条丹纹。
不过她要在初级炼丹师这个位置上,要待上一段时间了。
这初级炼丹师要进阶中级炼丹师,不光是这二十种丹药的限制外。
最主要是因为这二十种丹药里有很多丹药,除了对炼丹技术有要求外,对修为也有要求,不到炼气后期不能炼制。
这升级为初级炼丹师后,还有一件好事就是,她又可以搬家了。
基础炼丹师住在山脚下,初级炼丹师的住处,在山脚往上一层位置的山体内部,那里已经可以称之为洞府了,比起山脚下的住处,那里面的灵气又要再充足一些。
林媛因为在山脚下的住所这里,种植的那些灵蔬和灵蔬果们,要这两天才能成熟,所以才没走。
种植了一个多月,眼看马上就要收成了,就这样放任不管有些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