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闭门研讨会上的惊鸿一瞥,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其涟漪虽未在普通学生中扩散,却在清华园最顶层的学术与智囊圈层内,悄然传递开来。“经管学院大一新生陈长生”这个名字,开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进入一些真正大人物的视野。张明远院长对他的赏识与期许,更是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然而,陈长生本人却依旧保持着那份超乎年龄的沉稳与低调。研讨会后,他谢绝了张院长推荐他加入几个国家级课题组的提议,只表示希望先扎实打好基础。这份不骄不躁、懂得进退的态度,更让张院长高看一眼。
时间悄然流逝,秋意渐深,银杏叶落满校园,学期的脚步已走过大半。清华园内,关于陈长生的种种传说,经过课堂、社团、投资、冲突等事件的发酵,已逐渐沉淀为一种公认的“神话”。他是新生中无人不知的“学神”,是创业圈口耳相传的“天使投资人”,是金融协会敬畏的“幕后高人”,更是经手周云帆事件后,无人敢轻易招惹的“神秘存在”。他的形象复杂而立体,财富、学识、能量、背景,都笼罩在一层迷雾之中,引人无限遐想,却又无人能窥其全貌。
周五下午,清华大学年度“学生科技创新奖”颁奖典礼在校内大礼堂隆重举行。这是清华校内规格最高的学生奖项之一,旨在表彰在学术研究、科技创新、创业实践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学生。往年获奖者多是博士生、硕士生,或是极少数做出惊天动地成果的本科生天才。典礼不仅校领导悉数出席,还会邀请不少知名校友、企业家和投资人参会,堪称清华学生界的奥斯卡。
大礼堂内座无虚席,气氛庄重而热烈。灯光璀璨,舞台巨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入围项目的简介。陈长生本来对此类活动兴趣不大,但经不住秦风和李哲、王明宇的软磨硬泡,加之张院长也暗示希望他到场,便随寝室几人一同坐在了经管学院的区域。
颁奖环节按部就班地进行,从三等奖开始颁起。获奖者们依次上台,从校领导手中接过证书,脸上洋溢着激动与自豪。台下掌声阵阵。
当颁发到分量极重的一等奖时,全场气氛达到高潮。主持人用激昂的声音宣布:“获得本年度清华大学学生科技创新一等奖的是——经管学院本科生团队‘清芯未来’!他们的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高精度工业视觉检测系统’,在算法创新和实际应用层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获得了投资界的高度认可和巨额天使投资!”
聚光灯瞬间打在经管学院区域!在热烈的掌声中,吴桐团队三人激动万分地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准备上台。然而,主持人接下来的话,却让全场瞬间安静下来,随即爆发出更大的惊讶声!
“同时,”主持人声音提高,带着一丝兴奋,“经评委会特别决议,为本年度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展现出卓越战略眼光与非凡推动力的特别贡献者,增设一项‘星火伯乐奖’!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有请经管学院大一新生——陈长生同学上台领奖!”
哗——!
整个大礼堂瞬间炸开了锅!
“谁?!陈长生?大一那个?”
“星火伯乐奖?这是什么奖?从来没听过啊!”
“特别增设的?专门为他设的奖?这得多大面子?!”
“我靠!吴桐团队的投资人就是他!原来‘巨额天使投资’是这个意思!”
“大一新生拿校级最高奖?还是单独设奖?这简直破天荒了!”
所有目光,如同探照灯一般,齐刷刷地聚焦在依旧安稳坐在座位上的陈长生身上!惊讶、难以置信、羡慕、嫉妒、探究……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李哲和王明宇激动得差点跳起来,用力推着陈长生:“长生哥!是你!快上台啊!”
陈长生本人也微微怔了一下。这个“星火伯乐奖”,张院长之前并未向他透露半分,这显然是一次精心策划的“意外之喜”。他瞬间明白了张院长的深意:这是要以最正式、最权威的方式,在全校层面,公开认可并“加冕”他在清华园内独一无二的地位!既表彰了他投资吴桐团队的“伯乐”之功,更是对他整个人所代表的“创新精神”与“战略眼光”的极高肯定!
聚光灯下,陈长生深吸一口气,迅速恢复了平静。他在全场数千道目光的注视下,从容起身,整理了一下衣领,步伐稳健地走向舞台。他的身影挺拔,气场沉静,丝毫没有寻常大一新生在这种场合下的紧张或局促,仿佛生来就属于这样的舞台。
舞台上,校长亲自为他颁奖。老校长将沉甸甸的水晶奖杯和证书递到他手中,用力握了握他的手,眼中满是赞赏与期许,低声说:“陈长生同学,恭喜你!你的眼光和魄力,代表了清华学子新的可能!继续努力!”
“谢谢校长!谢谢学校!”陈长生微微躬身,态度谦逊。
颁奖完毕,按照流程,一等奖获得者需要发表获奖感言。吴桐激动地讲完,将话筒递还时,主持人却笑着示意将话筒交给陈长生:“陈长生同学,作为‘伯乐’,也和大家分享几句吧?”
全场再次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想听听,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大一新生,会说些什么。
陈长生手握话筒,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他的声音通过音响清晰地传遍礼堂的每一个角落,没有激动,没有张扬,只有一种超乎年龄的沉稳与力量:
“谢谢学校,谢谢评委会授予我这份意外的荣誉。其实,我做的很简单,只是用了一点零花钱,支持了我认为值得支持的学长和他们的梦想。”
台下响起一阵善意的轻笑和惊叹——“一点零花钱”?六百万?
他继续道:“在我看来,清华最宝贵的,不是厚重的历史,也不是响亮的名声,而是汇聚在这里的,一个个鲜活、优秀、敢于梦想的头脑。吴桐学长他们的成功,在于他们自身的才华与坚持。而我,只是恰好在他们需要的时候,递上了一根微不足道的火柴,希望能点燃那足以燎原的星火。”
他的话语真诚而谦逊,将功劳完全归于团队自身。
“这个奖,不属于我个人。”他举起奖杯,“它属于所有敢于仰望星空、并愿意脚踏实地去实现的清华人。它更是一种期许,期许能有更多的‘伯乐’,去发现、去支持、去成就我们身边每一个可能改变世界的‘千里马’。资本的意义不在于堆积,而在于流动,在于赋能,在于点燃更多创新的火种。谢谢大家!”
没有空话套话,没有年少轻狂,有的只是一种深邃的格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一种举重若轻的淡然。
话音落下,全场寂静了数秒,随即,爆发出雷鸣般持久而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不仅送给他的财富,更送给他的眼光、他的格局、他那远超年龄的睿智与胸怀!
台下,张院长欣慰地点头。秦风、李哲、王明宇用力鼓掌,满脸自豪。赵潇旋坐在人群中,看着台上光芒万丈却又沉稳如山的恋人,眼中充满了骄傲与爱意。经管学院的同学们更是与有荣焉。许多教授和嘉宾也频频点头,对这位大一新生刮目相看。
这一刻,陈长生在清华园内的地位,以一种无比正式而又极具说服力的方式,得到了最高层面的确认和加冕。他不再仅仅是传闻中的“神秘富豪”、“隐藏学神”,更是被学校公开认可的“创新伯乐”、“清华骄傲”。潜龙,已不再潜藏,其峥嵘头角,已清晰可见于清华之巅。
颁奖典礼结束后,陈长生被无数人围住祝贺。他从容应对,最后在林凡的适时出现下,才得以脱身。
夜晚,陈长生独自一人登上清华主楼楼顶,俯瞰着夜幕下灯火阑珊的校园。秋风吹拂着他的衣角,手中那尊“星火伯乐”奖杯在月光下泛着微光。
一个学期,短短数月,他已从一名低调入学的新生,悄然成长为这片顶尖学府中无人可以忽视的存在。学业、商业、人脉、声望、情感……他已在各个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织就了一张初具雏形的网。
手机震动,是林凡发来的简报:“老板,吴桐团队首期资金使用效率超预期,原型机性能提升显着;与周家的后续接触已妥善处理;苏晚晴学姐的课题报告提及了您的部分观点,引起其导师高度兴趣;下一阶段对AI算力基础设施的初步扫描已完成……”
陈长生看着信息,目光深邃,望向远方更璀璨的京城夜景。清华园,是他的起点,是他的根基,但绝不会是他的终点。这里的棋局已布下,这里的星火已点燃。
接下来,该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了。他拿起手机,回复了林凡两个字:
「收到。」
潜龙在渊,已蓄势待发。腾飞九霄,指日可待。
而更加波澜壮阔的未来,正随着新学期的临近,缓缓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