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夏藤牵绪与远圃回声
夏至的热风裹着药香,让“承信苏”的藤蔓顺着竹架疯长。林婉儿站在“紫苏堂”的廊下,看着那抹金边在绿叶间穿梭,叶片边缘的金晕被阳光照得透亮,像给藤蔓镶了圈流动的光带。竹架旁新搭的木牌上,孩子们用彩笔写着“牵星藤”——说这藤能顺着星光,把断星崖的念想捎给远方。
“西域的‘望崖圃’回信了!”小芽儿举着卷羊皮纸跑过藤架,纸上画着沙漠里的紫苏藤正朝着一个方向倾斜,藤尖缠着颗发光的暖石,像握着颗小小的太阳。她的画册新页画着“双藤图”:断星崖的“牵星藤”与沙漠的“望崖藤”在半空交握,交点处开着朵半边紫半边青的花,花瓣上站着两只相蹭的信鸽。“老药农的孙子说,他们的藤上结了带金边的籽,摸上去暖暖的,像揣着断星崖的阳光。”
小石头正在给藤架加固,新添的竹条上刻着各地“紫苏堂”的名字。“城里西医院的药魂木凉亭建好了,”他用麻绳把竹条绑得结实,“他们寄来照片,凉亭的柱子上缠满了病人种的紫苏藤,藤上挂着写满心愿的木牌,有说想看看断星崖的,有说盼着自家苗儿开花的。”藤架下的石桌上,摆着南洋捎来的贝壳缸,里面养着“跨海苏”的水培苗,根须在清水里舒展,像无数条透明的线,牵着缸外的“牵星藤”。
药魂木的树荫里,阿芷教孩子们用紫苏叶编同心结。老人的手指虽已有些颤抖,编出的结却依旧紧实,紫粉青三色叶片交缠,像把攥紧的念想。“你太爷爷当年给南洋寄药,总在包裹里塞个这样的结,”她把结挂在“牵星藤”上,“说叶儿会替人说话,让远方的人知道,有人在惦记。”
敦煌的张清越派来的信使,带来了串用“飞天苏”籽做的佛珠,每颗籽上都刻着个小小的“苏”字。“学堂的孩子们每天都对着佛珠念经,”信使笑着说,“说不是求菩萨,是求风把念想带到断星崖,让‘牵星藤’长得再快些。”
大暑那天,“牵星藤”的顶端终于触到了“紫苏堂”的屋檐。孩子们踩着梯子,在藤尖系上各色信笺,有的画着自家种的紫苏,有的写着想对远方朋友说的话,老画师的孙女则画了幅小小的药魂木,树根处蔓延出无数条藤,每条藤的尽头都开着花。
林婉儿站在藤下,看着信笺在风里轻轻摇晃,像无数只振翅的蝶。她忽然觉得这“牵星藤”不是藤,是无数双手在半空相握,是无数颗心在风里共鸣,是断星崖与四海的约定,被阳光晒得发烫,被雨水润得发亮。
傍晚的雷阵雨来得急,孩子们慌忙把信笺收进屋里,却发现“牵星藤”的叶片在雨里愈发鲜亮,金边泛着水光,像无数颗不肯熄灭的星。小芽儿的画册新添了句:“藤会老,叶会落,牵挂长在土里,就不会断。”
雨停时,天边挂起了彩虹,“牵星藤”的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与远处海面上的船影交叠,像条从崖上延伸到海边的路。林婉儿知道,这藤还会继续生长,会爬过更多的竹架,会牵起更多的信笺,会把断星崖的夏天,说给每个被藤蔓触到的角落。
而药魂木会一直在这里,看着藤蔓向上攀援,看着信笺往来穿梭,看着那些被风携带的回声,顺着藤条慢慢爬回来,落在孩子们的笑脸上,落在新翻的泥土里,落在每个被念想填满的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