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露水煎茶
白露这天,天还没亮,小芽儿就被阿芷叫醒了。她揉着惺忪的睡眼,跟着阿芷往院外的竹林走,竹篮里放着个白瓷碗,碗沿还带着点余温。
“采露水要趁太阳没出来,这时的露水最干净。”阿芷拨开竹枝,叶片上的露水“滴答”落在她的袖口,“你太奶奶说,白露的露水能明目,煎茶喝最好。”
小芽儿学着阿芷的样子,把瓷碗凑到竹叶下,让露水顺着叶尖滴进碗里。晨雾在竹林里飘,像层薄纱,沾在睫毛上凉丝丝的。“太爷爷也采过露水吗?”她小声问,怕惊散了雾。
“采过,他还说‘露水是天的奶水,滋养草木,也滋养人心’。”阿芷的声音很轻,混着露水的滴落声,“有年你爹生疹子,就是用白露的露水调了药膏,擦了三天就好了。”
瓷碗很快接了小半碗露水,亮晶晶的,像盛了些碎星星。小芽儿捧着碗往回走,脚步轻得像只小兔子,生怕洒了一滴。
回到药铺时,小石头已经生好了炭炉。阿芷把露水倒进砂壶,又抓了把去年的龙井放进去,坐在炉边慢慢煎。“煎露水泡的茶,得用小火,急了就失了清味。”她用蒲扇轻轻扇着炉灰,“就像做人,躁了就少了本真。”
小芽儿趴在炉边看,砂壶口渐渐冒出白气,带着股淡淡的茶香,混着露水的清润,比平时的茶多了层说不出的甘冽。
“爹,你闻,好香呀。”她拽了拽小石头的衣角,他正蹲在地上给刚买回来的药秤分量。
小石头直起身,深吸了口气:“是挺香。你太爷爷煎茶时,总爱在炉边放块陈皮,说‘苦中带点陈香,才像日子’。”
茶煎好时,太阳刚爬上竹梢。阿芷给每人倒了杯,茶汤碧清,飘着几缕茶烟。小芽儿抿了一小口,先是微苦,咽下去后,舌尖却泛起丝丝甜意,像含了颗薄荷糖。
“好喝!”她眼睛亮晶晶的,“比镇上茶馆的茶还好喝。”
“因为这茶里有露水的劲儿,有柴火的暖,还有咱一家人的闲工夫。”阿芷笑着又给她添了点,“你太奶奶说,‘好茶不用贵,有心就甜’。”
正说着,门外传来“吱呀”一声,是隔壁的王奶奶,手里挎着个竹篮,篮里是刚蒸好的南瓜饼。“闻着茶香就过来了,给孩子们尝尝鲜。”
阿芷赶紧递过一杯茶:“王婶快坐,刚煎好的露水煎茶,配饼正好。”
王奶奶喝了口茶,咂咂嘴:“还是你们家的茶有味道。记得当年苏老先生在时,每到白露就煎露水煎茶,街坊们都来蹭茶喝,院子里坐满了人,比赶集还热闹。”
“太爷爷煎的茶也放龙井吗?”小芽儿啃着南瓜饼,饼香混着茶香,让她眯起了眼睛。
“有时放龙井,有时放自己晒的野菊。”王奶奶回忆着,“有回他放了点金银花,说是‘给大伙儿清清火’,那茶苦中带香,我到现在都记着呢。”
王奶奶坐了会儿,说要去给地里的菜浇水,起身要走。阿芷装了一小包茶叶塞进她手里:“回去让王叔也尝尝,配着南瓜饼吃。”
“你们呀,总这么客气。”王奶奶笑着收下,“下午我给你们送点新摘的青菜。”
送走王奶奶,小芽儿帮着收拾茶具,忽然指着院角的薄荷问:“太奶奶,用露水浇薄荷,薄荷会不会也变甜呀?”
“说不定会呢。”阿芷摸了摸她的头,“你去试试?”
小芽儿端着剩下的露水,小心翼翼地往薄荷根上浇,水珠落在叶片上,被阳光照得像碎钻。小石头和阿芷坐在廊下看着她,手里捧着温热的茶杯,茶香在晨光里慢慢飘,像首没唱完的歌。
太阳渐渐升高,露水被晒得没了踪影,但那杯茶的甘冽,却像渗进了骨头里,清清爽爽的,让人想起白露的晨雾,想起竹林里的滴答声,想起一家人围坐炉边的闲闲时光。
小芽儿浇完水,跑回廊下,挨着阿芷坐下:“太奶奶,明天我们还采露水好不好?我想给小燕子留一杯,等它们回来喝。”
“好啊。”阿芷笑着答应,“给小燕子留着,也给日子留着。”
茶香漫过门槛,漫过院中的竹匾,漫过墙角的薄荷,像在说:这平平淡淡的日子,就像这露水煎的茶,看着清清淡淡,咂摸起来,却有藏不住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