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宸在江南犁庭扫穴,京城的暗流却愈发汹涌。那潜伏的阴影,如同耐心的猎人,在林宸远离权力中枢之际,悄然布下了更致命的陷阱。
一、 朝堂发难,旧事重提
紫禁城,文华殿。例行朝会,气氛因一份突如其来的奏疏而骤然紧张。
一名御史出列,手持玉笏,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刻意:“陛下!臣要弹劾兵部尚书、内阁大学士林宸,十大罪状!”
满殿哗然!林宸如今圣眷正浓,江南办事虽手段酷烈,却也是奉了钦命,何人敢在此刻捋其虎须?
崇祯皇帝眉头微蹙,但并未阻止:“讲。”
那御史深吸一口气,朗声道:“其一,擅权专断,排除异己!江南官场动荡,林宸借钦差之权,大肆罢黜官员,安插亲信,视朝廷法度如无物!其二,结交边将,图谋不轨!与卢象升、曹变蛟等边镇大将书信往来密切,更以新政为名,行掌控军权之实!其三,蛊惑圣听,操纵朝政!其新政看似利国利民,实则聚敛财富,收买人心,其心叵测!其四……”
一条条罪状,看似义正辞严,实则多是捕风捉影,牵强附会,但组合在一起,却勾勒出一个权臣跋扈、尾大不掉的骇人形象。尤其“结交边将”、“图谋不轨”八字,更是直指帝王心中最深的忌讳。
“住口!”新任兵部尚书(林宸提拔,坚定支持者)怒而出列,“胡言乱语!林阁老一心为国,新政成效有目共睹!北疆大捷,江南清弊,哪一桩不是利在千秋?尔等在此构陷忠良,是何居心?!”
那御史毫不示弱,反唇相讥:“利在千秋?只怕是利在林氏一门吧!请问尚书大人,林阁老提拔的官员,有多少出自其门下?边镇将领,又有多少对其唯命是从?此等现象,正常否?!”
“你!”兵部尚书气结。
这时,一位一直沉默的老亲王(与成安侯有姻亲,对林宸新政深恶痛绝)缓缓开口,语气沉重:“陛下,老臣本不该妄议朝政。然,林宸此人,崛起过于迅速,权势过于煊赫。纵观史册,凡此等人物,往往非国家之福。御史所言,虽或有夸大,然空穴来风,未必无因。陛下……不可不察啊。”
他话语平和,却字字诛心,将林宸与历史上的权奸类比,试图在崇祯心中种下猜疑的种子。
朝堂之上,支持林宸的寒门官员与反对他的保守势力顿时吵作一团,互相攻讦,乱成一团。
崇祯皇帝面沉如水,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他信任林宸的能力,也需要林宸来维系这摇摇欲坠的江山,但“功高震主”、“结交边将”这些词,如同毒刺,深深扎进了他的心里。他挥了挥手,疲惫道:“此事容后再议。林爱卿尚在江南办差,岂可听信一面之词?退朝!”
二、 林府危机,图穷匕见
京城林府,看似平静,实则暗藏杀机。
那个被安插进来的护卫副头领赵四,在接到幕后“务必在林宸回京前动手”的严令后,终于决定铤而走险。他观察到小林萧每日午后会在后园练习射箭,护卫相对松懈,便计划制造一场“流矢误伤”的意外。
这日午后,阳光明媚。小林萧正在箭圃专注地拉弓瞄准。赵四潜伏在假山之后,眼神阴鸷,手中强弓已然拉满,箭簇瞄准的,却是小林萧身旁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他算准了角度,这一箭射中树干反弹,有很大几率能“意外”擦伤甚至射中小林萧。
就在他手指即将松开的瞬间,一个身影如同鬼魅般出现在他身后,一只手如铁钳般扣住了他拉弦的手腕,另一只手捂住了他的嘴。
“赵头领,好兴致啊。”苏明远冰冷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赵四浑身剧震,眼中闪过绝望和难以置信。他试图挣扎,却发现对方力量奇大,根本动弹不得。
“带走。”苏明远低喝一声,两名早已埋伏好的精干家丁迅速上前,将面如死灰的赵四堵嘴捆缚,拖了下去,整个过程悄无声息。
不远处,小林萧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回头望了一眼,只见假山处空无一人,便又专心致志地练习起来,浑然不知自己刚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
三、 密室审讯,顺藤摸瓜
林府地下,一间隐秘的密室。赵四被捆在椅子上,面无人色。
苏明远坐在他对面,慢条斯理地擦拭着一把雪亮的匕首:“赵四,哦不,或许该叫你……‘影枭’?永嘉伯府蓄养的死士,三年前奉命潜伏巡城兵马司,以待时机。我说得可对?”
赵四瞳孔猛缩,对方竟然连他的底细都查得一清二楚!
“不必惊讶。”苏明远放下匕首,拿起一叠资料,“你弟弟的赌债,是永嘉伯府的管家还的。你母亲‘意外’得到的名贵药材,也是伯府所赠。哦,还有你那个相好的妓子,她弟弟能在伯府田庄当上管事,想必也费了你不少心思吧?”
赵四额头冷汗直流,对方掌握的情况远比他想象的要多。
“永嘉伯……不,是成安侯的余孽,还是宫里的某位公公?”苏明远逼近一步,目光如炬,“指使你这次行动的人,是谁?说出来,我给你一个痛快,或许……还能保你家人一条活路。”
赵四嘴唇颤抖,内心剧烈挣扎。说出幕后主使,他自己必死无疑,家人也可能被灭口。不说,眼前这关就过不去。
苏明远看出了他的犹豫,淡淡道:“你以为你不说,我们就查不到吗?骆指挥使的人,此刻恐怕已经‘请’到你弟弟和那位相好的去喝茶了。你觉得,他们能扛多久?”
心理防线彻底崩溃。赵四瘫软在椅子上,嘶哑道:“是……是宫里的王公公……还有,永嘉伯府的二爷……他们让我……制造意外,除掉小公子……让林宸心神大乱……”
“王德化?”苏明远眼中寒光一闪,果然有宫里的人!而且地位不低!“还有呢?朝中还有哪些人与他们有勾结?这次弹劾林大人的风波,又是谁在主导?”
赵四为了家人一线生机,如同竹筒倒豆子般,将他知道或听说的一切都说了出来……
四、 千里传书,运筹帷幄
江南,苏州钦差行辕。林宸收到了苏明远通过秘密渠道送来的急信,详细禀报了朝堂弹劾、赵四之事及审讯结果。
烛光下,林宸看完密信,脸上并无太多意外之色,只有一丝冰冷的嘲讽。
“果然按捺不住了。”他低声自语。对手的招数,基本在他的预料之中。朝堂舆论施压,家中暗杀搅乱心神,双管齐下,确实毒辣。
他沉吟片刻,铺开信纸,开始回信,笔走龙蛇:
“明远吾弟:”
“京中之事,已知悉。跳梁小丑,不足为虑。”
“其一,赵四口供,妥善保管,暂不公开。王德化乃陛下潜邸旧人,动之需慎。可令骆养性暗中搜集其与外臣往来、贪腐受贿之铁证,待时而动。”
“其二,朝中弹劾,乃意料中事。可联络我等阵营之御史言官,不必直接为我辩驳,转而弹劾那些跳得最欢的对手‘结党营私’、‘阻挠新政’、‘居心回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重点攻击那位老亲王,查其子孙不法事,或与江南逆产牵连之证据。”
“其三,边将之事,乃陛下心结。可让卢象升、曹变蛟等人主动上奏,详陈边防紧要、粮饷需求,并言明一切行动皆遵朝廷号令、陛下圣裁,以示忠诚无二。同时,将此次北疆大捷之功,多推于陛下英明决策与将士用命,我等不过执行而已。”
“其四,家中小儿,既已无事,便加强护卫,外松内紧。可让萧儿近日作几篇颂圣、论新政之利的文章,寻机呈于陛下御前,示其聪慧忠君,亦可侧面化解‘林家势大’之流言。”
“江南大局将定,不日即可返京。宵小之辈,秋后蚂蚱,且容他们再蹦跶几日。待我回京,再与彼等,慢慢算账!”
“兄 宸 手书”
信写毕,用火漆封好,交由心腹以最快速度送往京城。
林宸走到窗边,望着北方京城的的方向,眼神深邃而冰冷。朝堂的污蔑,家中的暗箭,非但没有让他慌乱,反而更激起了他的斗志与杀意。这场博弈,早已超出了个人恩怨,关乎的是他呕心沥血推动的新政,是这帝国的未来。任何阻挡在前路上的顽石,他都必将以雷霆之势,彻底粉碎!
---
(第一百一十章 王者归来,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