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秦怀帝非常认真的疑惑,林氏沉默半晌:“陛下,那您在意自己的儿子吗?我值得是万一皇后娘娘诞下嫡子,那必要的时候,您会为了那个嫡子舍弃自己的一切吗?”
林氏没有用嬴昭华这位公主举例子,因为知道就算是举了也是毫无意义。
秦怀帝皱眉:“开什么玩笑?朕是皇帝。”
林氏:“那暂时舍弃皇帝的身份,只是作为一个父亲而言,您愿意吗?”
秦怀帝沉默了。
——他不会。至少,作为正宗的本我主义者,普天之下所有人的生死加在一起也不应该比他的一根手指头重要。
林氏见皇帝沉默,依旧笑的柔美:“您瞧,您都不会如此,那您为什么会默认普天之下所有母亲都会以孩子为主心骨?”
华夏这片土地当中,或许每时每刻每个呼吸都有女子成为母亲,每个时辰都可以说是数以万计。
从古至今,是谁,给这几万万个不同的灵魂,赋予了同一个——一定会以孩子为主心骨的……使命?
为什么普天之下的所有人,都默认如果在父母双方必须有一个死亡才能救自己孩子的前提下,那个自愿赴死的一定是母亲?
更可怕的是——天下所有的女人也是这样默认的。
林氏握紧了拳头。
在短暂的心理活动变化之后,林氏面上依旧是谦卑柔顺的模样。
回到了话题的原点:“陛下,民妇只是不想混淆皇家血脉。大秦传世至今,如果在血脉上在这一代断了,大秦历代的先君们……”
“如果您真的如此确认宗室的判断,可以……滴血认亲。”
算了,就算愤怒,就算无奈,在帝王眼中,也只是像一个疯婆子吧?
就像是姨母那样。
哪怕成为太后,哪怕成为理论上讲普天之下最尊贵的女人。
秦怀帝盯着这个胆大包天的女人看了好一会儿,最后,纡尊降贵的说:“无论如何,也无论你到底是抱着怎样的目的,总之,朕还要多谢你让朕大致明白当年母后是如何想的。”
但凡不是为了搞明白自己的母亲到底是怎么想的,他怎么也不会听林氏讲这些废话。
当年……
他的父皇在他没有展现出一定的能力之前,从来都是偶尔问一下课堂上的表现……
那个时候,他以为自己只有母亲,至少母亲是会永远站在他身后的。
可到最后,他以为的,终究只有他以为。
“朕,许你全尸。”
林氏叩首,坦然:“谢吾皇恩典。”
林氏被带了下去,拒绝了人架着,她说:“我走着更快一些。”
秦怀帝什么话也没说,其他人只能默认。
烛泪堆叠,更漏声深。
秦怀帝在御书房中独坐了将近一个时辰,窗外夜色浓稠如墨。
“来人。”他沉声唤道。
一名心腹内侍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殿内,躬身听命。
“传朕口谕,”秦怀帝,“皇子嬴允,初入宫廷,尚需观摩体察。过继中宫、序齿嫡统之事,暂且搁置,待其熟稔宫中礼仪、通晓经义之后再议。”
内侍心头一震,面上却不敢显露分毫,恭敬应道:“遵旨。”
白日里宗正才亲自前往沟通,晚上皇帝就改变了主意,这其中的变故,耐人寻味。】
<挺狠的,我说的是林氏,给自己儿子埋雷埋的毫不手软。>
<由此可见那时候的女权主义到底有多疯狂……不过虽然说是极端了点,可她说的也确实是有道理。
这世上没有一模一样的树叶,同样也没有一模一样的人,想当然的认为某一个群体必定会有某一项特质……太理想化了。>
<可不就是太理想化了?但是架不住为了人口发展,打压女性确实是最优解。>
<其实为了理想赴死也是挺不容易的,需要非常大的勇气。>
在场的众人:“……”
其实,在场绝大多数都是男人来着。
同时,嬴炎也真正察觉到了问题:是了,为什么呢?为什么默认母亲一定会是那个付出生命的那个?
是谁给社会灌输了这种诡异的共识?
不少人的头默契的转向了……孔丘?
没办法,就数他们儒家最会忽悠人。而且也确实是对女性最不友好的。
固有印象,总之把锅扣给儒家准没错。
孔丘:“……”
就不能放过老夫吗??
(其实这个问题……应该怪你那些变异了还要打着你名号的弟子。)
“荒谬!岂可一概而论!《诗》三百篇,颂母之德,乃感念其辛劳慈爱,何曾强令天下母亲皆需舍身?!
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父母之爱子,乃发乎天性人情,然这‘天性’如何演变为天下人心中铁律,乃至成为枷锁……
此乃后世演变、世俗约定之功,岂能尽归咎于丘之一家所言?!”
他这辩解,颇有几分道理。
儒家学说在后世被不断阐释、强化,尤其是与政治权力结合后,确实成为了塑造社会伦理的重要力量,将一种广泛的社会共识完全归因于一家学说,也确实有失偏颇。
宣太后幽幽道:“予执政时,可没少听那些儒生拐弯抹角地说什么‘牝鸡司晨,惟家之索’,恨不得把寡人拴在后宫里只围着儿子转才好!这‘母亲该如何’的模子,你们儒家,出力不少!”
被误伤的嬴稷:“……”
能不能不要动不动就说执政的时候?您这样搞得我很没用的样子诶!!
孟轲又想开口,被荀况死死按住。
荀况内心哀嚎:别说了!再说下去,就不是泼冷水!!!
嬴炎没有看孔丘,他知道关于进化论的问题——人类一开始有着漫长的,从猿猴进化到人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当中,女性多数负责哺育后代,男性多数负责出门打猎,那么当猛兽袭击这种万一的情况出现的时候,就多数都是女性带着后代逃命。
这是当时族群的最优解。
而非常恰巧,当时就是在进化的过程中。
——这不就刻进dNA了?
这一点确实是怪不了孔子,也确实是为了生存下去,而进化出来的最佳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