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昭宁对此喜闻乐见,但她并非来者不拒。她与拓跋隽、郭涛等人商议,制定了一套简单却有效的甄别流程。
对于前来投效之人,先由郭涛考察其品行背景及基本能力,再由沈昭宁或相关领域负责人进行专业层面的面试。最终,根据其才能和志向,分配到合适的岗位,或进入新建的“政务学堂”进行短期培训后再行任用。
她深知,人才是基业之本,但若用人不当,反而会滋生祸端。
这一日,沈昭宁正在翻阅一批新投文士的策论,拓跋隽走了进来,看着案头堆积如山的文书和名帖,不禁笑道:“宁儿,你这‘千金买马骨’之策,看来是成效显着啊。如今我们可是不缺人了。”
沈昭宁放下笔,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腕,也笑了:“阿隽,这不仅是‘买马骨’。他们是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一个可以让他们施展才华、实现价值的地方。
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们提供一个公平的舞台,让其各尽其才。”她顿了顿,语气转为认真,“而且,这些人来自四面八方,熟悉各地情况,他们的加入,不仅能壮大我们的力量,更能帮助我们更快地了解周边态势,为下一步行动做好准备。”
拓跋隽点头,目光扫过那些记载着一个个名字和简介的纸张,仿佛看到了未来更加庞大的智囊团和官僚体系正在成形。“不错。得人才者得天下。有你在,何愁贤才不至?”
沈昭宁望着他,眼里是化不开甜蜜,这个男人,是真的把他放在心上的,不然在这个男尊女卑的古代,男人怎么能允许女人分他的权利和地位。
正思绪间,拓跋隽拉着沈昭宁的手,别忙了,今日是你的生辰,我们放松放松,出去走走吧。沈昭宁这才想到,今日是原主的生辰,于是决定放下手中的工作,出去走走,当牛马的日子还长着呢,总不能自己成为史上第一个被工作累死的穿越者吧。
二人共乘一骑,走在人烟稀少的路段,没有百姓的身影,没有巡城的士兵,只有远山、树林、郁郁葱葱的野花芳草,还有二人紧贴在一起的心跳。拓跋隽抱紧怀中的人儿,用他那极尽魅惑的磁性的声音说道:“宁儿,生辰快乐!”
沈昭宁心头一阵酥麻,娇嗔的说道:“我的生辰,你只有一句祝福啊,没有礼物吗?”拓跋隽会心一笑,“当然有了”说罢,轻甩马鞭,策马冲了出去。
“宁儿,还记得我第一次教你骑马时你唱的曲子吗?”
“当然记得”说完便唱了起来“让我们红尘做伴,活的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
一路欢声笑语,不知不觉,进了城。沈昭宁发现这个地方好像有些熟悉,她左顾右盼。拓跋隽看出了她的疑惑,嘴角微微上翘,“宁儿,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的地方。”
沈昭宁恍然大悟,这里是云水城,云水城隶属于扶风郡,是当初和亲团交接的地方。三年了,她再次来到这个城池,似乎还记得三年前她是多么的忐忑,三年后他成了这个城池的主人。
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城池,似乎和三年前一样,似乎又不一样,她说不好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总之相对于其他城池来说,是有一些亲切感的。
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一个很大的宅院,大门宽敞,气势恢宏,在沈昭宁惊讶的发愣的时候,被拓跋隽牵着手领了进去。他声音温柔,“这是我们的新家。”
沈昭宁看着这个庭院,不是皇城那边的雕梁画栋、层林尽染,而是符合扶风郡特色的简约粗犷,院落高墙耸立,古树参天,枝繁叶茂,周边花团锦簇,一派郁郁葱葱的景象。
他们来到一个看似最大的院落门口,沈昭宁就见到一大一小的身影向他们扑来,她定睛一看,小的身影正是春桃最惦记的冬梅,高大的身影正是康王拓跋霄。
冬梅见到沈昭宁,喜极而泣,刚要行礼,就被沈昭宁给制止了,她也眼眶红红的。离开炽焰部落几个月了,看到冬梅的瞬间,似乎感觉在炽焰部落的日子就像在昨天一样,那种感觉就像是怀念,确切的说是思念,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不知不觉,她好像把炽焰部落当成了家。
破坏团圆气氛的罪魁祸首拓跋霄跑了上来,围着沈昭宁欢快地喊到“二嫂,二嫂”却不认识身边这个本应该最亲近的二哥。沈昭宁扶额,这个憨憨的五弟,依然过着他无忧无虑的生活,真让人嫉妒。
这时,夏荷从院子里出来,屈膝行礼,“王爷,王妃,院子都布置好了,请进吧”
拓跋隽牵着沈昭宁的手,一步一步进了院子,拓跋隽满脸的喜悦,是期待,是确幸。沈昭宁看到院子里挂满的红灯笼,红绸,卧房里红被红枕,红色帐幔,以及桌上红色桌布上的红烛,她瞬间就明白了。
她和拓跋隽成亲三年了,一直都是相敬如宾的表面夫妻,如今,拓跋隽要和她成为真正的夫妻了吗?
此时,夕阳的余辉照进卧房内,让红色的卧房变得更加的温暖和喜庆。拓跋隽看着沈昭宁的眼睛,举起三根手指,深情的说道:“我拓跋隽今日立誓,此生必不负沈昭宁,如有背叛,天打雷劈!”
沈昭宁知道古人很重视誓言,但也知道她不能完全相信誓言,但是他们已经成亲,成为真正的夫妻也是必然,眼前这个人等了他三年,她很知足了。她抱住他,轻声的说:“我信你”
拓跋隽高兴的拦腰抱起沈昭宁向床榻的方向走去,只是还没有迈出两步,就听到窗外春桃的声音:“王爷,王妃,该用晚膳了。”沈昭宁听到后看着拓跋隽笑了笑,示意先去用晚膳吧。
二人进了一个花厅,看到了正经端坐的元夫人,二人一起上前行礼问候。经过拓跋隽解释才知,他们占领了扶风郡后,没有了雁门关守兵的威胁,他便给炽焰可汗拓跋湛写了信,将他想要占据东陵的想法,以及日后发展战略告知了拓跋湛。
信中提到拓跋湛管理炽焰部落,他和沈昭宁管理渔阳郡和扶风郡,与炽焰部落相互照应,相互扶持。拓跋湛同意了,便将拓跋隽的母亲元夫人接了出来,与冬梅与拓跋霄一起来到了云水城,之所以没有提前告知沈昭宁,是想给她一个惊喜。
这一顿饭,沈昭宁吃的就满足又放松。自古婆媳关系最难相处,然而她发现元夫人对她很是温柔,仿佛得到了久违的母爱。
直到听到元夫人笑眯眯的看着拓跋隽说道:“隽儿是个好孩子,如今宁儿满十八岁了,娘就不拦着你们了”。沈昭宁才知道拓跋隽一直没有与她圆房,不是对她的不信任,也不是因为当初定下的合作关系。而是因为元夫人告诉他王妃年纪尚小,倘若过早的生孩子对寿命有碍,再等个两年再圆房。
沈昭宁真的很感动,她不知道元夫人是因为什么才这样做,是因为同为汉人,还是同为女人。但她暗暗下定决心,只要元夫人日后初心不变,她就会像自己亲生母亲一样孝顺她。
月上中天,婚房内,迟来的仪式正在举行中。桌上红烛摇曳,象征着一对新人终于珠联璧合,喜结连理,开启了他们人生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