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汤的距离(一)
赵老师退休后的生活规律得像他教了四十年的数学公式一样精确。每天清晨五点三十分起床,六点整和妻子李老师一同出门,步行十五分钟到达早市,挑选最新鲜的蔬菜和肉类。两人的月伙食费严格控制在一千二百元以内,每一笔支出都记录在李老师那本泛黄的记账本上。
“老赵,你看这菠菜多水灵,三块钱一斤。”李老师推了推老花镜,仔细挑选着菜摊上的绿叶菜。
“买两斤吧,明天可以做菠菜豆腐汤。”赵老师掏出零钱袋,数出六元硬币,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这样的早晨已经持续了十年。退休老教师的生活清净而规律,自己种菜,自己做饭,从不在外用餐。“外面的饭菜油大又不卫生”,这是赵老师常挂嘴边的话。
然而这份宁静在一个周六的早晨被打破了。
儿子赵明突然带着儿媳小薇回家,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喜悦:“爸,妈,小薇怀孕了!我们要当爷爷奶奶了!”
李老师手中的记账本“啪”地掉在地上,赵老师扶了扶眼镜,一时不知该作何反应。
“所以……”赵明搓着手,有些不好意思,“小薇孕吐得厉害,我一个人照顾不过来。能不能……暂时搬回来住?”
就这样,两个退休教师规律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
第一场冲突发生在第二天早晨六点。
“爸,妈,这才六点啊……”赵明睡眼惺忪地站在厨房门口,看着正在忙碌的父母。
“早市的菜新鲜,”赵老师头也不抬,继续剥着豌豆,“你们继续睡。”
然而被吵醒的小薇却再也睡不着了,孕吐的反应随之而来。卫生间传来的呕吐声让李老师皱起了眉头。
“小明,小薇平时都吃什么?”午饭时,李老师看着小薇碗里几乎没动的饭菜问道。
“我们平时点外卖比较多,小薇爱吃川菜。”赵明给妻子夹了一筷子清炒菠菜。
“外卖?”赵老师的筷子停在了半空,“那些东西多不卫生!油重复使用,食材不新鲜,还有那么多添加剂!”
小薇勉强笑了笑:“爸,现在的外卖都很规范的。而且我就爱吃那家水煮鱼,不然吃不下饭。”
赵老师和李老师交换了一个担忧的眼神。
第二天,赵老师起了个大早,特意买了条活鱼回来,照着菜谱做了一盆水煮鱼。
“小薇,尝尝爸做的水煮鱼,绝对比外面的干净。”午饭时,赵老师期待地看着儿媳。
小薇尝了一口,勉强咽下去:“谢谢爸,不过……味道不太一样。”
“哪里不一样?我都是按菜谱做的。”
“外面的更辣一点,更麻一点,油也多……”
赵老师的脸色沉了下来:“那么多油辣对胎儿不好。我这是少油少盐,健康。”
小薇没再说话,但那盆水煮鱼再也没人动过。
晚上,赵明悄悄点了外卖。当门铃响起时,赵老师开门看见外卖员,脸上的表情像是见到了入侵者。
“谁点的?”赵老师拎着那袋外卖,像是拎着一袋炸药。
“爸,小薇实在吃不下东西,就想吃这口……”赵明小声解释。
赵老师摇摇头,没说什么,但那晚他的数学公式算错了好几次。
真正的战争在一周后的产检日爆发了。
“医生说她有点贫血,需要补充营养。”赵明拿着产检报告,念给父母听,“建议多吃红肉、海鲜和坚果。”
李老师立刻拿出记账本:“现在牛肉四十五一斤,一天吃半斤就是二十二块五,一个月就是六百七十五。虾三十五一斤,一周吃两次,一个月就是……”
赵老师打断她:“这不是钱的问题!早市的牛肉注水,海鲜不新鲜。要去超市买有机的。”
于是老两口的月伙食预算从一千二直接飙升至三千。赵老师每天辗转于各大超市,寻找最贵的有机食材;李老师则忙着重新计算开支,账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新公式。
但问题又来了——小薇吃不下。
“爸,您做的牛排太老了……”
“有机蔬菜怎么没有味道啊……”
“我想吃火锅……”
赵老师终于忍不住了:“你们年轻人就是被那些调味料把味蕾吃坏了!食物本来的味道才是最健康的!”
小薇委屈地躲回房间,赵明左右为难。
那晚,赵老师失眠了。他站在阳台,看着城市的夜景,忽然觉得自己像是个失败的老师,连家人的健康都照顾不好。
第二天,赵老师没有去早市。他独自去了那家小薇最喜欢的外卖店。
站在店外,他犹豫了很久。四十年教学生涯养成的卫生习惯让他对这样的餐馆充满警惕。但最终,他还是推门走了进去。
“老板,你们的水煮鱼用什么油?”
“老人家,我们用的都是正规品牌的大豆油,每天换新的!”
“鱼是活的吗?”
“早上刚送来的,都养在那呢!”
赵老师审视着厨房环境,出乎意料地,店面虽小却十分干净。他掏出笔记本,详细记录了看到的每一处细节。
回家后,赵老师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从今天起,我研究川菜。”
厨房成了赵老师的实验室。他买来各种调料,仔细研究配比,甚至用上了他教化学时学的知识来分析调味料的成分。
“老赵,你这可是破戒了啊。”李老师看着满厨房的辣椒和花椒,哭笑不得。
经过一周的实验,赵老师版的水煮鱼出锅了。这一次,他适当增加了油和调料的用量,但坚持使用最好的原料。
小薇尝了一口,眼睛亮了:“爸,这个好吃!”
赵老师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然而好景不长,新的矛盾又出现了。
那天小薇的父母来访,带了一堆补品和外卖。赵老师看着亲家母带来的麻辣烫,脸色又沉了下来。
“亲家,小薇现在需要营养,这些路边摊的东西不卫生。”赵老师忍不住说。
“哎哟,赵老师,现在年轻人都吃这个,没问题的。”亲家母不以为然。
饭桌上的气氛一下子尴尬起来。
晚上,赵老师听见小薇在房间里哭:“我就是想吃点想吃的,为什么这么难……”
赵明轻声安慰:“爸妈也是为你好。”
赵老师默默走回客厅,拿起那本记账本,久久不语。
第二天是周末,赵老师宣布:“今天咱们全家出去吃!”
所有人都惊呆了。
赵老师选择了一家高档川菜馆。“我调查过了,这家店卫生评级是A,原料都是有机的。”他拿出一个小本子,上面详细记录了各家餐馆的卫生情况和原料来源。
那顿饭,小薇吃得格外香甜。赵老师看着儿媳满足的表情,忽然明白了什么。
从此,赵老师的生活公式里多了一些变量。他仍然早起去早市,但也会偶尔带回一些年轻人爱吃的食材;他仍然坚持少油少盐,但学会了适度妥协;他仍然记账,但预算变得灵活起来。
最让人惊讶的是,他开始学习使用外卖App,仔细研究每家店的评价和卫生资质,然后推荐给小薇:“这家可以点,我看过他们的厨房照片。”
小薇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家里的笑声也越来越多。赵老师甚至开始在阳台种辣椒,说是要给未来的孙子做最健康的辣酱。
临产前一周,小薇突然说:“爸,我想吃您第一次做的那水煮鱼。”
赵老师愣了愣:“那个不辣的啊?”
“嗯,突然想尝尝。”
这次,赵老师精心烹制,少油少盐,但却别有风味。小薇吃得一滴不剩。
“其实吃久了才发现,食物本身的味道真的很好。”小薇笑着说。
赵老师扶了扶眼镜,眼角有些湿润。
孙子出生后,这个四世同堂的家有了新的节奏。赵老师仍然每天早起去早市,但现在会多买一罐婴儿辅食;李老师仍然记账,但账本上多了孙子的开销;小薇仍然偶尔点外卖,但更多时候是跟着公婆学做家常菜。
一个春天的早晨,赵老师推着婴儿车,和李老师一起走在去早市的路上。
“老赵,今天虾不错,买点给小薇补补?”
“买。再买点辣椒,我研究了一道新菜,麻辣婴儿辅食。”
“你啊……”李老师笑着摇头。
阳光洒在这对老夫妇身上,温暖而明亮。赵老师忽然觉得,生活就像一道数学题,有时候需要打破常规,才能找到最美的解。
而家的公式,从来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需要每个人共同演算,才能得出幸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