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正始元年三月,洛阳城笼罩在一片似真似幻的春光里。御道两旁的垂柳抽出了鹅黄的嫩芽,可当司马昭骑马随在父亲与兄长的车驾后,穿过熙攘的御街时,却只感到一阵料峭的寒意,仿佛这暖阳怎么也照不透那厚重的宫墙,以及墙内涌动的人心。

他的目光扫过道旁。几个身着浅绯色官服的官员正围在何晏的马车旁,高声谈笑,那笑声在司马昭听来格外刺耳。不远处,邓飏刚从一个巷口转出,他的车辙印深,显然是刚从某位权贵府邸出来。自小皇帝曹芳登基,改元“正始”以来,这洛阳城就像一锅渐渐煮开的水,而大将军曹爽及其党羽,便是那釜底最活跃的沸点。司马昭紧握着缰绳,一种混杂着警惕、不甘与愤懑的情绪在他年轻的胸膛里翻涌。他想起前几日,西陲传来郭淮在强川击退蜀将姜维的捷报,曹爽在朝堂上大肆宣扬,意气风发;而父亲司马懿,却只是默默地将来自淮南的一份关于屯田水利的冗长奏疏——那个名叫邓艾的典农功曹所上——带回了府中,在灯下看到深夜。

车驾在端门前停下。司马昭深吸了一口气,将那市井的喧嚣与胸中的块垒一同压下,整理了一下朝服,随着父兄沉默地步入那象征着帝国最高权力中心的宫禁。脚下的青石板路冰冷而坚硬,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无形的棋局上。

嘉福殿内,熏香袅袅,试图掩盖那新漆与旧木混合的气息。年幼的皇帝曹芳端坐在高高的御座上,小小的身躯几乎被那繁复的龙纹吞没,十二旒冕冠垂下的玉珠在他眼前微微晃动,让他显得有些不安和茫然。大将军曹爽立于御座之侧,身着紫色朝服,腰悬金印紫绶,身形挺拔,目光扫视殿内群臣时,带着一种毋庸置疑的掌控感。

朝会伊始,一切似乎都在曹爽的引导下井然有序。他率先出班,声音洪亮地奏报了几件国事:先是盛赞郭淮击退姜维,安定陇西,彰显大魏武德;接着又提及已在齐郡之西安、临菑、昌国等地划出新汶、南丰二县,用以妥善安置渡海而来的辽东汶、北丰两县百姓,称此乃“陛下仁德,泽被远人”。他言语从容,姿态自信,仿佛这帝国的文治武功,尽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中。

殿内不少官员微微颔首,气氛一片“祥和”。然而,司马昭却注意到,父亲司马懿始终微阖双目,仿佛在养神,又仿佛眼前这一切喧闹都与他无关。

就在这看似和谐的氛围达到顶点时,曹爽话锋陡然一转,面向御座,语气变得格外“恳切”:“陛下,臣尚有一事启奏。太尉司马公,历事武皇帝、文皇帝、先帝三世,功在社稷,德高望重,乃国之柱石。今陛下冲龄,正需大儒引导,涵养圣德。臣愚见,当晋升司马公为太傅,上可辅佐陛下研习圣王之道,下可为天下臣工之师表。此实乃国家之福,陛下之幸也!”

话音甫落,侍中何晏立即应声出列。他面容白皙,风姿卓越,声音清越如玉石相击:“大将军所言,实为老成谋国之论!昔伊尹辅汤,周公佐成王,皆以师保之尊,成不世之功。太傅之位,帝师之责,正需司马公这般德劭望重之臣担当,方能彰显朝廷崇文重道、优容元勋之意。”他引经据典,将这番明升暗降的谋划,粉饰得如同给予无上荣宠的盛典。

紧接着,散骑常侍邓飏、尚书丁谧等人也纷纷出言附和,言辞恳切,仿佛若司马懿不接受,便是辜负了皇帝与朝廷的一片赤诚之心。

瞬间,满朝文武的目光,如同被无形的线牵引,齐刷刷地投向了一直静立班首、闭目养神的司马懿身上。

司马昭感到自己的心跳骤然加速,血液涌上面颊。他看见曹爽嘴角那抹极力压制却仍泄露出来的得意,看见何晏、邓飏等人交换眼神时那心照不宣的笑意。他攥紧了袖中的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那细微的刺痛感让他勉强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内心却已是一片惊涛骇浪——他们怎么敢!如此明目张胆地剥夺父亲录尚书事的实权!

在一片寂静与瞩目中,司马懿终于动了。他缓缓睁开眼,步伐略显迟滞地走出班列,甚至在不经意间,手中的玉笏微微下倾,仿佛需要借此支撑一下年迈的身体。他抬起头,脸上没有丝毫愠怒或惊诧,只有一种历经沧桑后的平静,甚至带着几分疲惫的沙哑。

“老臣……”他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大殿,“谢陛下隆恩,谢大将军……及诸位同僚美意。”

他微微停顿,似在喘息,又似在组织语言,目光温和地扫过御座上懵懂的小皇帝,最后落在曹爽身上。“臣年事已高,近来常感精力不济,于尚书台繁杂政务,确有力不从心之憾,深恐有所疏漏,辜负了先帝与陛下的托付之心,夙夜忧叹,难以安寝。”

他的话语里带着真诚的“自责”,让一些不明就里的官员面露同情之色。随即,他话锋承接得无比自然:“今日大将军此议,正合臣心。太傅之职,尊隆无比,若能借此卸去俗务,专心于经筵,为陛下讲解《春秋》《尚书》之微言大义,于国,可育圣主明君;于己,亦可安度残年。此实乃……两全其美之策,老臣……感激不尽。”

说到最后,他甚至还抬起袖口,轻轻拭了拭并无泪水的眼角,脸上流露出一种如释重负的、近乎感激的神情。那姿态,那语气,完美得无懈可击,仿佛曹爽给予他的不是一杯鸩酒,而是一剂救命良药。

御座上的曹芳,在身旁黄门侍郎的低声提示下,用稚嫩而平板的声音说道:“准奏。”

两个字,尘埃落定。司马昭只觉得一股冰凉的屈辱感从脚底直窜头顶,他几乎要控制不住冲出去的冲动。他死死地盯着地面,不敢再看父亲那“恭顺”的背影,也不敢再看曹爽等人那胜利者的姿态。

散朝后,司马昭几乎是踩着虚浮的脚步回到府中的。太尉府——如今已是太傅府——门庭冷落,与往常并无二致,但在他眼中,那朱漆大门仿佛也黯淡了几分。院中那几株老梨树正开着繁密的白花,在他眼里却如同祭奠用的纸幡,透着凄冷。

他刚穿过前庭,便听到母亲张春华房中传来压抑着怒气的声响,杯盏掷地,清脆刺耳。“……欺人太甚!他们曹家便是如此对待三世老臣的?太傅?好一个尊荣无比的太傅!这分明是掘我司马氏的根基!”几个侍女战战兢兢地退避出来,不敢作声。母亲的愤懑如同炽热的火焰,灼烧着这府邸中本就凝滞的空气。

司马昭心中郁结更甚,他绕过正堂,下意识地向府邸深处的花园走去。然而,就在那梨树掩映的凉亭下,他看到了意想不到的一幕:父亲司马懿正与柏夫人对坐于石凳之上,中间一方棋盘,黑白子错落,局势似乎正到中盘。父亲拈着一枚黑子,神情专注地看着棋盘,嘴角甚至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闲适笑意。阳光透过花枝的缝隙,在他深灰色的家常棉袍上投下斑驳的光点,也照亮了柏灵筠那沉静秀美的侧脸。她并未看棋,而是望着亭外一池春水,仿佛在思索着什么。

此情此景,与朝堂上的暗流汹涌、母亲房中的怒火中烧,形成了近乎荒谬的对比。司马昭不由得停下了脚步,隐在一株梨树后。

只听司马懿缓缓落下一子,声音平和,不带丝毫烟火气:“退一步,方能海阔天空。”他抬起眼,目光掠过棋盘,看向柏灵筠,那眼神中是一种无需言说的了然与共鸣,“昭伯(曹爽)他,不懂这个道理。”

柏灵筠闻言,转回目光,唇角微扬,那笑意清浅却意味深长:“大将军求的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自然看不到退步之后的万里云天。只是这局棋,才刚刚开始呢。”她的声音如清泉滴石,冷静而透彻。

司马懿不再言语,只轻轻颔首,视线重新落回棋枰之上,仿佛那纵横十九道,便是他的天下疆场。

司马昭怔在原地。父亲与柏夫人之间的寥寥数语,像一阵冷冽的风,瞬间吹散了他心头的些许躁热。他忽然意识到,父亲的“悠闲”并非麻木,柏夫人的“沉静”也非漠不关心,那是一种更深沉的、基于对局势共同理解的镇定。他不再停留,转身匆匆离去,心中却翻腾着比先前更为复杂的情绪。

他径直闯入兄长司马师的书房,连礼节都顾不上了。“兄长!”他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嘶哑,“今日朝堂,奇耻大辱!父亲……父亲竟能如此忍受?太傅之名虽尊,却如断翼之鸟,折足之鼎,何以震慑宵小,何以维系朝纲?方才我见他在园中与柏夫人对弈,竟似全然无事一般……”

司马师正站在窗前,擦拭着一柄佩剑,闻言动作未停,只是抬眼看了弟弟一下,目光沉静如水。“昭弟,稍安勿躁。”他放下剑,挥手屏退了左右侍立的仆役,走到司马昭面前,压低声音,“你只见到他们夺去了一个名头,却未见父亲以此换来了什么。”

“换来了什么?换来了满朝文武的窃笑,换来了曹爽更加的肆无忌惮!”司马昭愤然道。

“非也。”司马师摇头,语气冷静得近乎冷酷,“其一,暂避锋芒。曹爽势大,党羽初成,硬碰如同以卵击石。他此举,正暴露其内心对父亲的忌惮,故而欲以尊位架空,此乃怯懦之举,而非强大之征。其二,赢得人心。满朝文武,并非尽是阿附曹爽之徒。今日父亲受屈而顾全大局,坦然受之,曹爽得意而步步紧逼,两相对比,明眼人心中自有杆秤。人心向背,往往就在这微妙之间。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司马师目光锐利起来,“父亲借此脱离了尚书台那些繁琐的日常事务,更能专注于真正要害之处。”

“真正要害?”司马昭蹙眉。

就在这时,书房门被轻轻推开,司马懿走了进来。那身深灰色的家常棉袍在灯下让他更显清癯,但那双眼睛却比在朝堂上时更加深邃,仿佛能洞穿一切迷雾。

“昭儿,心中还有不平?”司马懿的声音平和,听不出丝毫波澜。他走到书案前,案上摊开着一卷厚厚的名册。

司马昭低下头:“儿子……只是不解。”

司马懿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伸手指着那名册,问道:“你以为,权力之根,在于一个‘录尚书事’的虚名吗?”

司马昭迟疑了一下,未能立刻回答。

司马懿自顾说了下去:“非也。权力之根,在于军权,在于财赋,在于这天下州郡的守牧,边关的将帅之心。曹爽今日取我虚名,看似得意,却将他的急躁、专横、不能容人之实迹,暴露于天下。他能如此对我这三世老臣,他日又会如何对待其他功勋旧部?此乃自绝于人望之举,看似进,实为退。”

他枯瘦的手指在那名册上缓缓划过,那上面密布着蝇头小楷。“你看,雍州刺史郭淮,沉稳老练,久镇西陲;征东将军、扬州刺史王淩,其心难测,需谨慎待之;并州、幽州,乃至这洛阳中军诸营,多少将领曾随为父征战,或出自为父举荐……还有,那邓艾在淮北提出的屯田之策,开凿河渠,以利灌溉,此乃强兵足食之本,国家命脉所系。曹爽或只视其为钱粮小事,殊不知,这才是真正的根基所在。”

他的话语如同冰冷的溪流,渐渐浇熄了司马昭心头的躁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越来越清晰的寒意与明悟。

最后,司马懿将那名册轻轻推向司马昭,目光凝重:“从今日起,你需细细研读此册。不仅要记住他们的名字官职,更要明了其性情禀赋,派系渊源,过往功过,乃至家中子弟、门生故吏。军权,财权,人心,此三者为乱世立足之本。曹爽在朝堂之上争名夺利,我等便需在这帷幕之后,默默布局。他日,你方会明白,今日退这一步,乃是为了日后能进三步,乃至十步。”

司马昭伸出双手,郑重地接过那沉甸甸的名册。兽皮封面粗糙的质感摩挲着他的指尖,也摩挲着他那颗年轻而激荡的心。

是夜,太傅府的书房内,灯火彻夜未熄。司马昭埋首于浩瀚的档案之中,竹简与帛书堆满了案头。油灯的光晕将他的身影拉长,投在墙壁上,随着火焰微微晃动。他仿佛一名潜入深水的渔夫,开始耐心地编织着属于自己的网络,辨认着每一根丝线的走向与韧性。

窗外,洛阳城的夜空中,繁星点点,寂静无声。而在城市的另一端,大将军府方向,似乎隐隐有丝竹管弦之声随风飘来,那是胜利者在欢庆他们的盛宴。

明升暗降,对司马懿而言,非但不是终结,反而是一场更深谋远虑的蛰伏的开始。他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猎人,主动退入了阴影之中,收敛了所有的锋芒,等待着猎物在志得意满之时,自己走入那早已窥见的陷阱。正始元年的这个春天,温水已然备好,就看谁,先被这温柔的假象煮透,沉沦下去。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大隋武神宇文成都九州恃风雷三国:最强谋士大秦之纵横天下柒合我在洪武开商铺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俺老爹是程咬金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崇祯聊天群文化穿越之旅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月华长安三国秘事红楼生存录应如妖似魔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回到大汉打天下帝王之名【完结】废柴夫君很禽兽:强吻午夜情人无双大炎:我打造一个盛世炎朝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晋末多少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长歌当宋穿越大明,吊打诸国亮剑:我只打硬仗帝梦未央大明1840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重生之毒女世子妃木子的北宋生活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北汉风云录唐朝那些事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生在乱世,活在深山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明加油,下一个世界等着你!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大宋:三元及第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乾元盛世系统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山河鉴:隋鼎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