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惊涛骇浪
第71章:钢铁孤岛
三号海上移动平台,并非林昊想象中那种布满锈迹的旧式钻井平台或简陋浮岛。当“龙渊”号在“冥府”舰的引导下,缓缓浮出笼罩着稀薄海雾的水面时,映入他眼帘的,是一座堪称人类工程学奇迹的、灯火通明的钢铁之城。
它庞大的基座由多个模块化浮体构成,稳如磐石地坐落在深蓝色的洋面上。上方层叠着数层结构复杂的甲板,分布着飞行起降坪、雷达阵列、导弹垂直发射单元、以及数座封闭式的、如同巨型厂房般的船坞。平台的边缘,粗壮的机械臂如同巨人的手臂,正在进行着物资吊装或设备维护。整体风格冷峻、高效,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军事与科技力量感。这里不像一个维修点,更像一个前沿的战争堡垒。
“‘盘古’的海外前进基地之一,”‘鹰眼’适时地提供了解说,声音在舰桥内回荡,“代号‘蓬莱’。具备完整的战舰维护、升级、补给及情报处理能力。”
“蓬莱……”林昊低声重复了一遍这个充满东方神话色彩的名字,与眼前这座冰冷钢铁巨物的形象形成了微妙的反差。他注意到,平台周围的海域下,声纳显示有多个高速移动的隐蔽信号在巡逻,空中也有数架造型奇特的无垂翼无人机在悄无声息地盘旋,警戒级别极高。
“龙渊号,请遵循引导信号,进入三号干船坞。重复,请遵循引导信号。”平台塔台发来了指令。
在精确的引导下,伤痕累累的“龙渊”号如同疲惫归巢的巨兽,缓缓驶入一个开启的巨型闸门,内部是一个充满了淡蓝色照明光的广阔空间——干船坞。闸门在身后缓缓闭合,海水被迅速排空,庞大的舰体最终稳稳地坐落在坞底的支撑架上。
林昊最后看了一眼医疗观察室内依旧沉睡的苏晴雪,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因战斗和意识连接而略显凌乱的作战服,走向气密舱门。他知道,踏上这座“蓬莱”平台,意味着他将更深地卷入“盘古”与“天幕”的漩涡之中。
舱门外,一队身着黑色制服、装备精良、眼神锐利的士兵已经列队等候。为首是一名身材高挑、留着利落短发、气质干练的女性军官,肩章显示她的级别不低。她向林昊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林昊先生,我是‘蓬莱’基地安全主管,代号‘青鸾’。”她的声音清晰而有力,不带多余感情,“奉‘盘古’指令,负责您在此期间的安全与协调。苏晴雪女士将由我们的最高规格医疗团队接手,确保她得到最好的看护和治疗。”
林昊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他注意到“青鸾”的目光在他身上短暂停留,带着一丝审视,但更多的是职业性的评估。他随着“青鸾”和护卫队,踏上连接舰体与码头的舷梯,正式进入了这座钢铁孤岛的内部。
平台内部通道宽阔而洁净,墙壁是冰冷的合金材质,头顶是高效的LEd照明系统,空气循环系统带来恒温恒湿的微风。来往人员皆步履匆匆,身着不同职能的制服,彼此间交流简洁,氛围严肃而高效。
他们首先抵达了医疗区。这里的设备远比“龙渊”号上的先进,苏晴雪被小心翼翼地转移到一个充满各种精密维生和监测仪器的无菌监护舱。“青鸾”安排了两名看起来经验极其丰富的医疗专家和一组护士负责,并明确表示,未经林昊或“盘古”直接授权,任何人不得接触苏晴雪。这一点让林昊稍微安心。
随后,“青鸾”带领林昊穿过层层需要权限验证的闸门,来到了位于平台核心区域的一间简报室。房间内只有一张金属长桌和几把椅子,墙壁是可用于投影的特殊材料。
“请稍等,‘盘古’的高级分析官将会与您会面,并开始信息共享流程。”‘青鸾’说完,便如同雕像般肃立在门旁。
几分钟后,简报室的门滑开,一位戴着无框眼镜、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年纪约莫四十岁上下,气质更像一位大学教授而非军人的男性走了进来。他手里拿着一个轻薄的数据板。
“林先生,久仰。我是‘盘古’下属异常科技分析部门的高级分析官,陈明远。”他伸出手,与林昊握了握,手势稳定有力,“首先,我代表‘盘古’,对您和苏女士在此次行动中的贡献与牺牲,表示最高的敬意和感谢。你们获取的数据,价值无可估量。”
林昊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陈博士,客套话不必说了。告诉我,关于‘普罗米修斯之火’和‘种子’,你们到底知道多少?还有,那个‘溯源协议’,除了被动防御,真的没有任何反制手段?”
陈明远似乎对林昊的直接并不意外,他推了推眼镜,将数据板放在桌上,激活了墙壁投影。复杂的星图、古老符号的扫描图、以及Variant-7“种子”的分子结构模型依次显现。
“‘普罗米修斯之火’……”陈明远的声音带着一种学者般的专注,“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情报,它并非指单一遗迹,而是一个存在于地球历史断层期的、高度发达文明的统称。他们的科技树与我们截然不同,更侧重于生物能、意识场以及……维度技术。”
他切换了一张图片,显示出一块刻满奇异螺旋纹路的黑色石板碎片。
“这是我们发掘到的少数实物证据之一。破译工作极其困难,但可以确定,‘天幕’计划的核心——全球意识控制与重组技术,正是基于对这些遗迹的逆向工程。而Variant-7,‘种子’,被认为是该文明用来筛选和连接‘适格者’,进行某种‘集体进化’或‘意识升维’的关键媒介。”
“进化?升维?”林昊皱眉,“那为什么表现出来的是吞噬和同化?”
“这就是问题所在。”陈明远表情凝重,“我们怀疑,‘天幕’计划的执行者,或者说,后来控制了这个计划的组织,曲解或篡改了‘普罗米修斯之火’的原始技术。他们将本可能是用于连接和提升的‘种子’,改造成了强制‘整合’与‘净化’的工具。‘深渊回响’网络,就是被扭曲后的产物。它的目的,可能并非创造更高级的集体意识,而是……抹除个体,构建一个绝对服从、绝对统一的……工具,或者武器。”
这个推测让林昊脊背发凉。一个以抹杀个体存在为代价构建的全球性武器系统?
“至于‘溯源协议’……”陈明远调出了相关的数据流模型,“它基于网络核心意识与‘种子’之间不可断绝的量子纠缠效应。理论上,只要‘种子’存在,连接就无法被真正切断。但是……”
他顿了顿,看向林昊,眼神锐利起来:“任何协议,任何系统,都存在漏洞和极限。‘深渊之眼’在太平洋区域受损,其资源并非无限。持续的、高强度的追踪和连接尝试,同样会消耗它巨大的能量和算力。这或许……是我们的一个机会。”
“机会?”
“是的。被动防御并非坐以待毙。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做三件事:第一,全力修复并升级‘龙渊’号,将其打造为更坚固的移动堡垒和研究中心。第二,深度分析苏女士带回的数据,寻找网络的其他关键节点和潜在弱点。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陈明远的目光投向墙壁投影上,那个代表着苏晴雪体内“种子”的、缓缓旋转的dNA双螺旋与奇异几何纹路结合的三维模型。
“我们需要帮助苏晴雪女士,在下次连接不可避免的到来之前,真正地……‘理解’并尝试‘掌控’她体内的‘种子’。不是被它驱使,而是反过来,驾驭它。如果‘种子’真的是‘普罗米修斯之火’的原始钥匙,那么理论上,她应该拥有比网络更高的权限。只是我们……和她自己,都还不知道如何使用。”
驾驭“种子”?林昊看着投影中那神秘而危险的模型,心中波澜起伏。这听起来比直接摧毁一个“深海魅影”更加困难,也更加……不可预测。但陈明远说得对,这是目前唯一能看到一线曙光的道路。
就在这时,简报室的门被敲响,‘青鸾’接到外部通讯后,转向林昊和陈明远,表情严肃:
“林先生,陈博士。平台外围声纳阵列侦测到异常水下信号活动,模式识别……与‘深海魅影’高度吻合。它们似乎……在平台外围海域集结。”
林昊的眼神瞬间冰冷。
追踪,已经开始了。
这座钢铁孤岛,并非安全的避风港,而是下一个风暴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