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春夜,慈宁宫东暖阁内却暖意融融,不似外界料峭。云澈倚在铺着软缎的榻上,虽产后不久,脸色略显苍白,但眉宇间却萦绕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柔光与安宁。她怀中抱着一个裹在明黄襁褓里的婴儿,正微微侧首,仿佛在凝神“聆听”着什么。
这个孩子,来得意外,却仿佛是天意对云澈在这一世诸多磨砺后,最温柔的馈赠。怀胎十月,康熙的紧张与呵护无微不至,几乎打破了帝王一贯的克制。而当这个结合了帝王血脉与她自身璇玑之力的孩子降生时,连产房外等候的康熙都清晰地听到了一声若有若无的、清越如凤鸣的啼哭,随即室内似有星辉一闪而逝。钦天监战战兢兢地报曰:此乃吉兆,主圣嗣聪慧,福泽深厚。
康熙大喜,亲自为皇子取名 “承璿”(璿,美玉,亦指星宇) ,赐乳名 “星洛” ,爱若珍宝。
此刻,小小的星洛在母亲怀中睡得正酣。云澈虽不能视,但指尖轻柔地拂过婴儿柔嫩的脸颊、小巧的鼻梁、微微嘟起的唇瓣,一种血脉相连的悸动与难以言喻的感知,让她能清晰地“看”到怀中这个小生命的每一寸轮廓,甚至能隐隐感觉到他体内那丝微弱的、却与自己同源的精纯气息,如同初生的星辰,虽光芒熹微,却蕴含着无限可能。
“睡着了?”康熙低沉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刚处理完晚间的政务,便迫不及待地过来。他放轻脚步走到榻边,俯身看着襁褓中的儿子,冷峻的眉眼此刻软化得如同寻常人家的父亲,伸手用指背极其小心地碰了碰星洛的脸蛋,那触感柔软得让他心都化了。
“嗯,刚吃了奶,睡沉了。”云澈抬起头, “看”向康熙的方向,唇角泛起温柔的笑意。她能感知到康熙身上带来的、混合着御书房墨香与夜露微凉的气息,以及那份面对幼子时独有的、近乎笨拙的温柔。
康熙在榻边坐下,很自然地将云澈连同孩子一起轻轻揽住,让她靠在自己肩头。这种亲密无间的姿态,在帝王之家实属罕见,却成了他们三人之间最寻常的温暖。
“今日朕瞧着,星洛的眼睛越发像你,黑得像最沉的夜,却亮得像藏了星星。”康熙低声说着,语气里带着得意。尽管云澈看不见,他却执着于在她面前描述孩子的每一个细节,仿佛要将这份为人父的喜悦,分毫不差地传递给她。
云澈轻笑:“皇上又说笑,臣妾哪里能看见。”话虽如此,心中却是一片暖融。她能“感觉”到星洛的气息纯净而平和,带着一种天生的灵秀,这与康熙所说的“亮得像藏了星星”不谋而合。
“朕说像就像。”康熙语气笃定,低头在她发顶落下一吻,随即目光又回到儿子身上,带着无限的怜爱和期许,“这小子,日后定是个不凡的。”
正说着,星洛在睡梦中忽然动了一下,小拳头从襁褓里伸出来,无意识地挥舞着,正好抓住了康熙垂落的一缕头发。小小的力道,却让威严的帝王瞬间僵住,一动不敢动,唯恐惊扰了儿子的好梦,脸上竟露出一丝罕见的、近乎傻气的笑容。
云澈感知到这幕,不由莞尔。她伸出手,轻轻将儿子的小手从康熙发间解开,握在自己掌心。那小手柔软而温暖,仿佛能驱散她生命中所有的寒意。
“星洛今日可还安稳?有没有闹你?”康熙关切地问。
“他很乖,”云澈柔声道,“除了饿了、尿了会哼唧几声,大多时候都很安静,喜欢听人轻声说话,尤其是皇上您的声音。”这并非虚言,她能感知到,每当康熙靠近说话时,星洛周身的气息都会变得更加安稳愉悦。
康熙闻言,眼中笑意更深,竟真的压低声音,对着熟睡的儿子说起话来,内容无非是“快快长大”、“要孝顺你母妃”之类的家常话,语气却温柔得能滴出水来。
窗外月色如水,静静流淌。暖阁内,烛光摇曳,映照着一家三口依偎的身影。没有朝堂的纷争,没有后宫的暗涌,只有血脉亲情的温暖在静静流淌。康熙不再是那个孤家寡人的帝王,云澈也不再是那个需要步步为营的深宫女子,他们只是星洛的父亲和母亲。
云澈靠着康熙坚实的臂膀,怀中是娇嫩的儿子,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平静与满足。这个孩子的到来,像一颗温润的明珠,投入了她原本充满算计与风浪的生命之湖,荡开了层层温暖的涟漪。她不知道星洛的未来会如何,是否会真的如钦天监所言“福泽深厚”,但此刻,拥有这份纯粹的亲情,感受着身边男人笨拙而真挚的爱意,她便觉得,过往所有的艰难,都值得。
“朕会护着你们。”康熙仿佛感知到她的心绪,收紧了手臂,低沉的声音在静夜中格外清晰,如同誓言,“护着星洛,护着你,护着我们这个家。”
云澈没有回答,只是将脸轻轻贴在他的肩头,闭上了眼睛。星辉透过窗棂,无声地洒落,笼罩着这深宫之中,最为珍贵的温情一隅。明珠虽小,已照亮了他的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