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叔那趟不咸不淡的“探访”像块小石子扔进水里,激起一圈小小的涟漪,很快就平静了。我们没工夫琢磨他话里的意思,更没心思理会奶奶在背后又会怎么嘀咕。眼下,天大的事,就是盖房子!
开春的日头一天比一天有劲儿,晒在人身上暖洋洋的,地气也返上来了,冻土化开,变得松软。爸爸说,这是动工的最好时候,再晚,雨季一来就麻烦了。
定好的木料陆陆续续从山上运了下来,一根根剥了皮的松木,带着清新的木香,整整齐齐码在新房地基旁边,像等待检阅的士兵。后外公帮忙联系的那些打楼板的工人和材料也到位了。开工那天,天还没亮透,爸妈就起来了,工人们也扛着工具、拉着搅拌机来了,安静的早晨顿时热闹起来。
“平萍,小九,小娴,”妈妈系好围裙,脸上是久违的、带着干劲的红光,“这几天工人多,活儿重,吃饭是大事。我主要负责给他们做晌午饭,你们仨,放学回来就赶紧帮忙!平萍,你手脚利索,帮我洗菜切菜;小九,你去附近多拾点干柴火回来,灶火不能断;小娴,你看着点大黄它们,别让它们凑近工地吓着人。”
“哎!知道了妈!”我们仨异口同声地应着,心里也充满了参与感。盖我们自己的家,我们也要出力!
工地就在心萍姑家下面唐老憨卖给我们家的,靠近关兴公路,离我们山洞不是很远,站在洞口,就能看清那边的动静。工人们都是附近的乡亲,干活实在,号子声、说笑声、搅拌机的“轰隆”声混在一起,隔着山沟传过来,充满了生机勃勃的力量。
爸爸是总指挥,既要盯着工人拌水泥、扎钢筋,又要协调木料怎么架,忙得脚不沾地,汗水顺着黝黑的脸颊往下淌,他也顾不上擦。妈妈在工地旁边临时搭起的灶台边忙活,大铁锅里炒着菜,热气腾腾,香味能飘出老远。
我们放学后,书包一扔就跑去帮忙。我挽起袖子,把妈妈从集上买回来的青菜、萝卜洗了一盆又一盆,水冰凉刺骨,手冻得通红,但心里是热的。小九像只不知疲倦的小猴子,一趟趟地从附近树林里抱回干枯的树枝,堆得小山一样高。小娴则懂事地拿着小棍,看着大黄它们,不让它们靠近嘈杂的工地。
最开心的事是叫工人们吃饭。妈妈把饭菜盛进一个大铁锅里,有肉有菜,米饭堆得尖尖的。我和小九用扁担抬着大箩筐,小心翼翼地把饭摆好,工人们看到我们摆好饭菜,开心的说,哇看上去就饿了,
“开饭喽!”我喊一嗓子,工人们就笑呵呵地放下工具围过来。
“哟!平萍送饭来了!今天啥好菜啊?”一个黑瘦的叔叔笑着问。
“叔,有红烧肉,炒青菜,管饱!”我大声回答,看着他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心里特别有成就感。这是我们家的饭,是给帮我们盖房子的人吃的!看着新房的地基一天天夯实,看着水泥柱一根根立起来,我觉得自己洗菜冻红的手,小九磨破的肩膀,都值了!
盖的是大平房,方方正正,亮亮堂堂。爸爸说,房顶用水泥板封顶,又结实又平整,以后晒粮食、夏天乘凉都好。那些后外公帮忙买来的青瓦,爸爸另有打算:“瓦片不多,正好够在平房旁边,再搭一间小厨房和一个茅厕。正房干干净净的,做饭、上厕所分开,方便。”
这个主意太好了!我们以前在山洞,做饭、睡觉、堆放杂物都挤在一起,烟熏火燎,很不方便。能有单独的厨房和厕所,想想就觉得美!
说干就干!平房的一天一个样,厨房和茅厕的地基也同时开挖了。工人们分成两拨,一拨主力盖正房,一拨忙着砌厨房和茅厕的矮墙。工地范围更大了,人来人往,更加热闹。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爷爷默默地扛着锄头从工地旁边经过,脚步放得很慢,朝这边看几眼,眼神复杂,但从来没靠近过。幺叔也没再来。奶奶那边,更是悄无声息。这种刻意的“安静”,反而让人心里有点不踏实,像暴风雨前的宁静。但我们忙得团团转,也没空多想。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现在谁也别想阻挡我们盖新家的脚步!
日子在汗水和期盼中飞快流逝。平房的顶一天就盖好了,门窗都装好了。旁边,厨房和茅厕的矮墙也砌好了,轮廓初现。放学后,我们最喜欢在新房已经封顶的“房间”里跑来跑去,指着哪里是以后的堂屋,哪里是我们的卧室,哪里放桌子,哪里摆床……虽然还只是个空壳子,但我们仿佛已经看到了它完工后温暖亮堂的样子。
大黄它们好像也知道快要有新家了,不再总往山洞里钻,反而更喜欢趴在工地附近的草坡上晒太阳,守着那一堆堆的材料,偶尔有生人靠近,还会机警地叫几声,俨然一副“小管家”的模样。
这天傍晚,工人们收工了,工地暂时安静下来。夕阳的余晖给新砌的砖墙涂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我们一家人站在地基中央,看着四周初具规模的“家”,心里充满了难以言说的激动。
爸爸抹了把额头的汗,成型的房屋,声音里带着疲惫,更带着豪情:“照这个进度,再有个把月,墙面粉刷一下,就能住人了!”
妈妈眼里闪着光:“等搬进来,第一件事就是盘个大大的灶台,烧得热热的,让你们冬天再也不受冻!”
小九兴奋地蹦起来:“我要睡靠窗的那间!早上太阳晒屁股!”
小娴拉着我的手:“姐,咱们屋的窗台上,真能养花吗?”
“能!养最好看的花!”我用力点头,看着弟弟妹妹憧憬的笑脸,看着爸妈疲惫却满足的神情,再看着这浸透了我们全家汗水的、一砖一瓦垒起来的新家,觉得之前所有的苦和累,都烟消云散了。
这个家,是我们用自己的双手,从无到有,一点点创造出来的。它不靠任何人施舍,不仰仗任何鼻息,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凝聚着我们的希望和汗水。奶奶那边的风风雨雨,幺叔那点小心思,在这个实实在在、拔地而起的新家面前,都显得那么渺小,那么不值一提。
夜色渐渐笼罩下来,新房的轮廓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坚实。我们回到山洞,点亮蜡烛,虽然依旧简陋,但心里却无比亮堂,充满了力量。因为我们都清楚,山洞只是暂时的栖身之所,山对面,一个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温暖坚固的家,正在一天天长大。谁也阻挡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