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罗布泊基地,陈三七立即被请到了指挥中心。巨大的全息投影屏上显示着全球能量分布图,十几个红点正在不同位置闪烁。
“陈教授,您回来了。”张院士神色凝重地指着屏幕,“如您所见,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要复杂。这些异常能量信号几乎在同一时间出现,分布在全球不同区域。”
陈三七凝视着屏幕,筑基后的感知能力让他能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数据。他能“感受”到那些红点代表的确实是灵气波动,但与他熟悉的罗布泊灵气场有着微妙差异。
“能量特征分析显示,这些波动与我们在罗布泊监测到的‘灵能’高度相似,但频率和强度各有不同。”一位年轻的研究员报告道。
陈三七闭上眼睛,神识缓缓展开。尽管距离遥远,他仍能模糊地感知到那些波动——就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在全球范围内荡漾。
“这不是偶然现象。”陈三七睁开眼,语气肯定,“罗布泊的聚星实验就像在干燥的海绵上倒了第一杯水,引发了连锁反应。”
他走到控制台前,调出全球地质构造图:“你们看,这些异常信号出现的位置,大多位于地质活动带或古代文明遗址。我认为,我们的实验可能激活了某种...全球性的能量网络。”
张院士皱眉:“能量网络?您的意思是?”
“就像共振效应。”陈三七解释道,“罗布泊的强烈灵能爆发,可能通过某种我们尚未理解的机制,与地球各处潜在的能量节点产生了共鸣。结果就是...全球范围内的能量复苏。”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道:“更准确地说,这不是复苏,而是穿透——就像高压水流冲破堵塞的管道,原本被隔绝在某处的能量正在通过这些‘漏洞’渗透到我们的世界。”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张院士缓缓说道,“不只是罗布泊,全球都可能开始出现类似的现象?”
陈三七点头:“而且速度会越来越快。我们需要做好准备。”
接下来的几天,陈三七几乎全天候待在实验室。他需要尽快编写出一套系统的训练方法,既能让“龙牙”队员安全地利用这种新能量,又要避免暴露修仙真相。
深夜,实验室中只有键盘敲击声和仪器运转的微弱嗡鸣。陈三七的双手在键盘上飞舞,筑基后的脑力让他能同时处理数十个复杂模型。
《道基初解》——他在文档顶端打下标题。
“这不是传统的修炼功法,”他心想,“而是用科学语言重新诠释修行之路。”
文档开篇写道:“根据能量守恒和生物场理论,所有生命体都存在基础生物能量场。通过特定训练,可以强化这一能量场,提升生命效能...”
他开始详细描述“生物灵能”的感知、引导和运用方法,全部用科学术语包装:
第一点:生物能量感知训练。通过冥想和特定频率声波刺激,增强对自身生物电场的感知灵敏度...”
“ 第二点:能量引导与控制。利用神经反馈和生物场共振原理,学习引导生物能量沿特定路径运转...”
“ 第三点:能量压缩与储存。通过高压场环境模拟和意识聚焦,实现生物能量的密度提升和稳定储存...”
每个阶段都配有详细的科学解释、训练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陈三七巧妙地将炼气期的修炼法门融入其中,用科学语言进行了完美包装。
写到关键处,他停下来思考。如何解释筑基期的真元液化?
“当生物能量达到一定密度和有序度后,会发生相变现象,从气态转化为液态,能量储存效率和输出功率将得到质的飞跃...”
他特意加入了层层安全限制,确保训练者只能循序渐进,避免冒进导致危险。
一周后,《道基初解》初稿完成。陈三七召集核心团队进行演示。
训练室内,一名“龙牙”队员按照手册指导进行训练。在特定频率的声波和光脉冲辅助下,他很快进入了状态。
“我...我感觉到了!”队员突然激动地说,“就像一股暖流在体内流动!”
监测仪器显示,他周围的生物场强度正在稳步提升。
张院士看着数据,难以置信地摇头:“这完全颠覆了现代生理学...陈教授,您确定这个过程安全吗?”
陈三七调出一个复杂数学模型:“根据我的计算,只要严格控制训练强度和频率,风险完全可控。关键是循序渐进,不能冒进。”
他指着屏幕上的曲线:“前三个阶段是基础建设期,重点强化身体对能量的承受和引导能力。只有完全掌握前一阶段,才能进入下一阶段训练。”
接下来的几天,更多队员开始尝试《道基初解》训练法。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几乎所有人在短时间内都感受到了“生物灵能”,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都有明显提升。
但陈三七注意到一个奇怪现象:那些有传统武术或冥想经验的队员,进步速度明显更快。
“这似乎印证了古老修炼法门中确实蕴含着某种科学原理。”陈三七在实验日志中写道,“现代科学与传统智慧或许能在这一领域找到交汇点。”
周末,陈三七再次回家。这次他特意提前收敛气息,但唐小平还是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
“你看起来...更加沉稳了。”晚饭时,妻子打量着他说,“就像卸下了什么重担。”
陈三七笑了笑,给妻子夹菜:“项目有了突破性进展,心情确实轻松了不少。”
唐小平点点头,但眼神中仍有一丝疑虑。几十年相濡以沫的直觉告诉她,丈夫的变化不止于此。
晚上,陈三七陪着外孙们玩耍时,注意到六岁的小孙女身上有着微弱的能量波动——这是接触过灵气的自然反应。
“最近带孩子去过什么地方吗?”他假装随意地问女儿。
陈子衿想了想:“上周带他们去了新开的科技馆,有什么问题吗?”
“没什么,随便问问。”陈三七心中却是一动。连城市里的普通科技馆都能检测到灵气痕迹,说明能量渗透的速度比他预想的还要快。
周日晚上,陈三七正准备返回基地,加密手机再次响起。是一条紧急信息:“北美和欧洲多个监测点报告异常生物活动,疑似与能量波动有关。请立即返回。”
回到基地,情况比想象的更复杂。卫星图像显示,多个地区的动植物出现了异常行为模式,甚至发生了罕见的基因突变案例。
“这些突变体表现出对能量波动的高度敏感性。”生物学家报告道,“最令人担忧的是,有些突变似乎是...定向的。”
陈三七凝视着数据,心中升起强烈的不安。自然突变通常是随机的,但这些变化似乎有着某种规律性。
深夜,他独自来到观测台,仰望星空。筑基后的视力能让他看清更多细节,甚至能感知到太空中微妙的能量流动。
突然,他注意到一个异常现象——那些全球能量波动正在以某种规律闪烁,就像...某种信号。
“这不是自然现象。”他喃喃自语,“这是某种回应。”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他脑海中形成:如果地球的能量复苏不是偶然,而是被某种外力触发或引导的呢?如果那些“漏洞”不是自然形成,而是被刻意打开的?
他立即返回实验室,重新分析全球能量数据。经过一夜的计算模拟,他发现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模式——所有能量波动的频率和强度变化,都在遵循某种复杂的数学序列。
这不是随机现象,而是有智能引导的过程。
第二天清晨,陈三七将这一发现向高层汇报。会议室里气氛凝重。
“您的意思是,有什么人...或什么东西,在幕后操纵这一切?”一位将军面色严肃地问。
陈三七点头:“而且对方的技术水平远超我们。他们似乎能通过能量波动直接影响地球生物圈。”
最令人担忧的是,所有数据都指向一个结论:这个过程正在加速。按照当前速度,不超过三个月,地球的能量环境将发生根本性改变。
而人类,还完全没有做好准备。
会议结束后,陈三七独自留在实验室。他打开《道基初解》文档,开始添加新的章节——关于能量识别、防护和对抗的内容。
他知道,留给人类的时间不多了。而《道基初解》可能将成为人类应对这场巨变的第一道防线。
窗外,沙漠的夜空格外清澈。陈三七能感觉到,星空中有无数眼睛正在注视着地球,注视着这个正在发生惊人变化的蓝色星球。
而其中一些目光,似乎并不友好。
“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做好准备。”他轻声自语,继续在键盘上敲打着。文字在屏幕上流淌,既是对修炼之道的科学阐释,也是一个文明面对未知挑战的备战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