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自己亲生儿女的启蒙教育,苏晚棠更是毫无保留地引入了超越时代的理念。
眼见着四皇子萧晨和三公主萧澜到了牙牙学语、对周遭万物充满好奇的年纪,她开始琢磨如何能让孩子们的启蒙之路走得更顺畅、更有趣。
反复思量后,她决定将现代汉语拼音这一利器,小心翼翼地引入这深宫禁苑的启蒙课堂。
她并未大张旗鼓,只是利用闲暇时间,亲自伏案设计,精心绘制了一套简单易懂的拼音卡片。
卡片用上好的宣纸裁成,以鲜艳的朱砂、石青、藤黄等矿物颜料,工笔描绘出一个个形态可爱的符号。
“a”画成一个张圆了小嘴的娃娃,“o”像一枚圆润的果子,“e”则似水中游鹅的倒影,形象而富有童趣。
每日处理完宫务,或是午后闲暇,她便将孩子们揽在怀中,或是让他们围坐在铺着软毯的地上,开始了这独特的“拼音课堂”。
“来,晨儿,澜儿,看母妃这里——a——”她发音清晰而缓慢,指向对应的卡片。
双胞胎尚且懵懂,只觉得那些颜色鲜艳的图画和母亲柔和的声音很有趣,便跟着咿咿呀呀地模仿,虽不成调,却也乐在其中。
这更像是亲子间的游戏。
然而,时常来承乾宫寻四皇子玩耍的德妃之女——大公主萧玥,却展现了远超年龄的敏锐与学习能力。
这年方五岁的小人儿,安静地坐在一旁,看着瑾娘娘教弟妹,乌溜溜的大眼睛紧紧盯着那些奇怪的符号和瑾娘娘的口型。
不过旁观了几次,她竟默默地记住了大部分声母和单韵母的发音与形状。
一日,苏晚棠正拿着“m”和“a”的卡片,萧玥忽然伸出小手指着,尝试着拼读:“m——a——妈?” 虽然发音还有些磕绊,但思路却清晰无误。
苏晚棠又惊又喜,连忙鼓励道:“玥儿真聪明!就是这个音!” 她又拿出“m”和“ǎ”的卡片,萧玥歪着头想了想,试探着念:“m——ǎ——马?” 这下,连旁边伺候的茯苓、白芷都忍不住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德妃刘姝和起初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她只当是瑾皇贵妃心思灵巧,弄了些新奇玩意儿哄孩子们开心,毕竟后宫妃嫔为博皇子公主一笑,想出各种花样也是常事。
直至一日午后,她在长春宫检查女儿近日的功课时,随手拿起一本浅显的、带有插画的《三字经》启蒙读本,指着上面一个萧玥尚未正式学过的“河”字,想考考她。
没想到,萧玥盯着那个字看了片刻,小嘴微动,似乎在心里默念着什么,然后不太确定地轻声读道:“h——é——河?”
德妃愣住了,以为自己听错了。
“玥儿,你……你如何认得此字?母妃并未教过你。”
萧玥仰起小脸,带着一丝得到新本领的兴奋,献宝似的从自己的小荷包里掏出几张小心保管的、略显褶皱的拼音卡片,正是苏晚棠给她的那几张。
“是瑾娘娘教玥儿的!瑾娘娘说,这些符号叫‘拼音’,学会了它们,就像有了一把钥匙,以后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就能试着拼读出来!” 她指着卡片上的“h”和“e”,又指向书上的“河”字,努力地向母亲解释着这奇妙的联系。
德妃心中顿时掀起了惊涛骇浪。
她自幼生长于书香门第,深知识字启蒙之艰难,需要先生反复教导、学童死记硬背,过程枯燥且进度缓慢。
若此法真如女儿所言,能作为一种辅助工具,让孩子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自行尝试拼读陌生字词,哪怕一开始并不准确,但这主动探究、寻找规律的过程,对于启蒙教育而言,简直是颠覆性的助力!
这已不仅仅是新奇玩意儿,其中蕴含的智慧,远超她的想象。
她面上不动声色,只是温柔地摸了摸女儿的头,赞许道:“玥儿学得真快,很厉害。” 但心中对那位瑾皇贵妃的评价,瞬间又拔高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除了之前的权势、仁心、医术之外,更添了一份近乎于“师者”的敬重。
她隐约感觉到,这套“拼音”之法,或许会在不久的将来,引起更大的波澜。
然而,宫墙虽深,却并非密不透风。
尤其是涉及皇子公主教养这等大事,更是无数双眼睛盯着。
大公主萧玥无意中展现的“拼读”能力,以及那套来源神秘的“拼音卡片”,不知通过何种渠道,竟传到了前朝,传入了以恪守正统、维护圣贤之道为己任的翰林院几位老学士耳中。
这几位皓首穷经、一辈子与“六书”造字法打交道的耆老,初闻此讯,先是愕然,旋即大为震怒。
在他们看来,文字乃圣人所创,承载着微言大义,识字启蒙当遵循古法,由师者亲授,循序渐进。
如今后宫竟出现此等“非圣贤所传”、“不入流”的古怪符号,用来“辅助”认字,这简直是对文字正统的亵渎,是对千年文脉的扰乱!
“荒谬!岂有此理!”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翰林气得胡子直抖,“文字之道,自有法度!岂可用些奇技淫巧的符号来随意拼读?长此以往,学子岂还肯用心钻研字形字义?这是要坏我文字根基啊!”
另一位也痛心疾首:“后宫妇人,焉能干涉文教?此等邪法,若流传开来,必致斯文扫地!必须上书陛下,陈明利害,绝不可任其蔓延!”
翰林院内,一股针对这“拼音之法”的暗流开始涌动。
几位老学士已私下多次聚议,言辞激烈,商讨着如何向皇帝进言,阻止这股在他们看来“离经叛道”的风气。
一场因启蒙教育而起的、跨越前朝后宫的无声较量,已悄然拉开了序幕。
而此刻的承乾宫内,苏晚棠尚不知晓,她为孩子们开启的一扇便捷之窗,已然惊动了外面守旧的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