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天宫,门扉洞开。
当青石、启明、岩、寒羽、金煞等万道代表,怀着敬畏与期待,一步踏入那氤氲的混沌之气时,预想中的金碧辉煌、琼楼玉宇并未出现,眼前的景象超乎了所有人的理解。
他们仿佛踏入了一片无垠的星空,又似是置身于万物源初的混沌。脚下并非实地,而是流淌着无数大道符文的光之河流;头顶没有穹顶,只有无尽的法则脉络如极光般交织、变幻。这里没有上下左右之分,没有时间流逝之感,唯有“道”以最直观、最本源的方式,呈现在每一位进入者面前。
每一位代表,都自然而然地被一股柔和的力量引导,落座于一个悬浮的光团之上。这些光团星罗棋布,看似杂乱,却又暗合某种玄奥的阵势,确保每一位代表都能清晰地感知到中央那片最为朦胧、也最为浩瀚的意志核心,同时也能与其他所有代表产生微妙的道韵联系。
没有冗长的开场,一道平和、包容、仿佛源自万物本初的意念,直接在所有代表的心间响起,并非声音,而是意义的直接传递:
“欢迎至此,真界之子。”
“尔等之道,即真界之脉。”
“今日论道,不论尊卑,不争高下,唯求共存共荣之基。”
天道意志的宣告,直接定下了此次“万道朝宗”的基调——平等、交流、共建。
短暂的沉寂后,论道开始了。
最初是展示。各方代表依次阐述自身道途的理念、优势以及对真界发展的潜在贡献。
岩声如洪钟,阐述“厚土战道”守护家园、稳定秩序的力量,身后浮现出磐石城巍峨不屈的虚影。
寒羽气息冷冽,演绎“玄冰真诀”的极致控制与毁灭净化之能,霜晶冻结虚空的景象令人心季。
金煞并指如剑,庚金剑气冲霄而起,阐述剑修一往无前、斩破虚妄的锐气,引得不少崇尚力量的代表侧目。
青帝林海的木妖长老,展现乙木灵道滋养万物、生生不息的蓬勃生机,光雨洒落,让人心神宁静。
百工阁的宗师,展示巧夺天工的炼器、炼丹之术,一件件灵光四溢的法宝虚影,彰显着“善假于物”的智慧。
妙音坊的仙子,一曲空灵涤魂之音,让人忘却烦忧,展露音律之道安抚心神、调和灵气的妙用。
天机阁的修士,推演罗盘,勾勒因果丝线,阐述卜算预测、趋吉避凶之理,虽缥缈却不容忽视。
而轮到启明时,他并未展示任何超凡的力量或华丽的异象。他只是抬手在空中勾勒,无数冰冷的数学公式、几何图形、能量流动模型凭空出现,如同最精密的蓝图,试图以绝对的理性,去解构和描述周遭流淌的混沌大道、法则脉络。
“大道至公,其运行必有其理。我理性之道,不求感应,不求驾驭,但求理解与编译。以此为基础,可建通天之塔,可构万世之基,让法则之力,如臂使指,惠及万民。”启明的声音平静而自信,他所展示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试图将“神秘”转化为“可知”的宏大愿景。
这种“离经叛道”的展示,引起了一些传统修行者的微微蹙眉,却也让另一些人,如青石,眼中异彩连连。
展示完毕,真正的交流与碰撞开始了。
争论不可避免地发生。
金煞率先发难,矛头直指理性之道:“天地伟力,归于自身方是正道!倚仗外物奇巧,终是虚妄,如何能得长生逍遥?”
启明平静回应:“长生非唯一目的。若以我等之法,解析灵气本质,或可让资质平庸者亦能延年益寿;若构架法则网络,或可让讯息瞬息传递万界。此等‘逍遥’,岂非另一种广度?”
一位崇尚自然、反对过多改造世界的木妖族代表,对百工阁的炼器之术提出质疑:“抽取山川精华,熔炼天地灵材,此等行径,岂非涸泽而渔,破坏天地平衡?”
百工阁宗师捻须反驳:“物尽其用,方显其值。我等炼器,亦讲究循环利用,铭刻聚灵回元阵纹,长久来看,反哺天地灵气。若因噎废食,真界如何发展?”
关于修行根本的争论更为激烈。有代表认为当“绝情弃智”,方能贴近大道;妙音坊与部分注重心性修养的道途则认为“有情方能载道”;更有甚者,对于天机阁卜算未来之举,提出了干预因果、恐遭天谴的担忧……
整个论道之所,仿佛一个缩小的真界,万道理念在此激烈交锋,光芒闪耀,道韵激荡,有时甚至引得周围混沌之气都微微沸腾。
然而,自始至终,端坐于光团之上的青石,却很少发言。他周身浑蒙的混沌之气自然流转,仿佛与这片论道星空融为一体。他仔细聆听着每一种观点,感受着其中的道理与局限。
当争论渐趋白热化,互不相让之时,青石终于缓缓开口,他的声音不高,却奇异地抚平了激荡的道韵:
“诸位之道,皆如江河,奔流入海。”
“厚土之稳,玄冰之厉,庚金之锐,乙木之生,百工之巧,妙音之和,天机之预,理性之析……乃至我等未曾听闻之万般道途,何尝不是这混沌真界的一部分?何尝不是大道衍化的不同面相?”
“江河或有曲折,或有缓急,然其目标,终是浩瀚之海。吾等争执,犹如争论江河之水滴,孰更近于海,岂非舍本逐末?”
“真界初开,包容乃其本性。共存非是泯灭个性,而是求同存异,各展其长,互补其短。譬如地动之劫,若无岩城主之力稳定局势,无启明先生之算指明方向,无我感知疏导,无各方同道稳住自家根基,磐石城早已不存,何谈道途之争?”
“天道召我等至此,非为决出唯一正道,乃是为这万条江河,划定河床,疏导流向,使其既能各自奔流,又能汇聚成海,滋养整个真界!”
青石的话语,如同清泉流淌,没有咄咄逼人的锋芒,只有对大道本质的深刻理解与对共存之道的透彻阐述。他并未否定任何一道,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指出了所有道途共同的目标与基石——真界本身的繁荣与永恒。
这番话,让激烈的争论渐渐平息下来。许多代表陷入沉思,就连最为锐利的金煞,眼神也闪烁不定。
端坐中央的天道意志,此刻传来了清晰的赞许波动。
紧接着,一道由纯粹道韵凝聚而成的、闪烁着混沌光泽的卷轴,在星空中央缓缓展开。卷轴之上,并无具体文字,但当所有代表将神念投入其中时,一系列关于真界未来秩序的基础框架,便直接映照于心:
一、立《真界公约》。 确立最基本的秩序底线:禁止无故屠戮生灵,禁止大规模破坏天地根基,禁止以邪恶秘法损人利己。违者,将受天道气运反噬及万道共讨。
二、建“万道议会”。 于混沌天宫下设常设机构,由各大道途推选代表参与,负责协调各方矛盾,仲裁重大纠纷,推动跨道途合作项目。
三、设“贡献天榜”。 天道将根据各方对真界发展、文明进步、法则完善的贡献,降下气运眷顾或天道符诏奖励,引导资源向有益于真界整体发展的方向流动。
四、倡“道途交流”。 鼓励各势力间开放部分传承,互派弟子交流学习,建立公共的修行学院、研究机构,促进知识共享与道途融合。
五、启“域外探索”。 在稳定内部之后,万道议会将统筹力量,开始对真界之外,那片依旧被混沌笼罩的未知区域,进行有计划的探索。
这五项基础框架,如同五根支柱,为混沌真界未来的发展,勾勒出了清晰的蓝图。它既保证了基本的秩序与公平,又为万道竞发、百花齐放留下了充足的空间,更指明了长远的发展方向。
没有代表提出异议。这框架并非由某一方强加,而是天道根据此次论道中展现的众生意志,以及真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求,自然衍化而成,符合绝大多数势力的根本利益。
“吾等,谨遵天道法旨,拥护《真界公约》!”
以青石、启明、岩、寒羽等为首,万道代表齐声应诺,道音在星空下回荡,象征着混沌真界第一个统一秩序的正式确立。
论道结束,天宫之门再次开启。
万道代表们带着激动的心情与沉甸甸的责任,化作流光,返回真界各方。他们需要将此次论道的结果与《真界公约》的精神,传达给各自的势力。
混沌天宫再次隐没于氤氲之气中,但那维系万道的无形网络,已然建立。
真界的历史,从此进入了由万道议会协调、在《真界公约》框架下有序竞争、合作发展的新纪元——“万道纪元”。
一个真正意义上,由众生意志共同参与塑造的永恒世界,终于奠定了它最为坚实的根基。未来的波澜壮阔,皆由此始。
(第1236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