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宫鲁明那双燃烧着火焰的、充满挑衅的眼睛,林枫没有拒绝。
他平静地接过了那颗承载着“亚洲第一后卫”骄傲的篮球,用手指感受着球皮上粗糙的纹路。他知道,在中国,在这个讲究“不打不相识”和“实力为尊”的文化里,想立足,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用实力,打到所有人闭嘴。任何言语上的解释,都不如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来得更有说服力。
训练馆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所有球员都停下了手中的训练,围了过来,形成一个巨大的圈。他们的眼神各异,年轻球员们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他们渴望见证奇迹;而那些老队员,则大多站在穆铁祝身后,眼神中带着审视和对“规矩”的维护。
钱指导和国家队的主教练,也心照不宣地,退到了场边。他们没有阻止,反而默许了这场单挑。他们也想亲眼看看,这个被媒体吹上了天的NbA全明星,这个他们寄予了厚望的“救世主”,到底有多强。他们需要林枫,用一场胜利,来为自己正名,来彻底统一这支球队的思想。
“怎么玩?”林枫看着宫鲁明,平静地问道。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不容置疑的自信。
“十球制,一对一攻防,谁先进十个球,谁就赢!”宫鲁明昂着头,骄傲地宣布着规则,仿佛他才是那个即将发出挑战的王者。
“可以。”林枫点了点头,甚至没有多看一眼篮筐,便将球,轻轻地扔回给了宫鲁明,“你先攻。”
这种云淡风轻、甚至有些漫不经心的态度,让宫鲁明心中的怒火,烧得更旺了。他认为,这是林枫对他,对“亚洲第一后卫”这个名号,赤裸裸的轻视。他要用自己最华丽、最致命的进攻,来撕碎这份傲慢!
单挑开始!
宫鲁明拿球,他面对着林枫,开始了他那在国内赛场上,无往不利的、华丽的进攻表演。他的运球节奏极快,胯下运球、交叉步变向、背后运球转身,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充满了观赏性。他的技术,确实很出色,动作也很快,足以在国内赛场上,晃过任何一个对手。
但是,在林枫那双,经过了魔术师、伯德、乔丹这种历史级别对手洗礼的眼睛里,宫鲁明的这些动作,却显得……破绽百出。
他的每一次变向,重心的起伏都太大,几乎在启动前,就已经暴露了自己的意图;他的每一次转身,护球的手型都极不标准,留下了巨大的抢断空间;他引以为傲的速度,在林枫看来,也只是“还不错”的水平,远没有达到NbA级别后卫那种,足以撕裂防守的爆发力。
宫鲁明使出了自己最得意的、在国内赛场上从未失手过的变向加速,他如同离弦之箭,试图一步过掉林枫。但在他启动的瞬间,林枫,甚至没有移动脚步,只是用自己的身体,像一堵算准了提前量的墙,轻轻地,横向一滑,便死死地卡住了他的突破路线。宫鲁明,就像撞上了一堵无形的、柔软的墙,强大的冲击力被瞬间化解,身体一个踉跄,差点失误。
他,不信邪!
他立刻拉开空间,用一个急停跳投,试图在林枫面前,完成得分。他的弹跳很高,出手速度也很快。但在他跳到最高点,即将出手的一瞬间,林枫的手,如同鬼魅一般,后发先至,出现在了他的眼前,轻轻地,遮住了他的视线,却没有一丝一毫的身体接触。
篮球,在失去了所有准星后,磕在了篮筐前沿,软绵绵地弹了出来。
宫鲁明,连续两次进攻,都无功而返。他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凝重的表情。他发现,眼前的这个男人,就像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无论他用什么方法,都无法撼动其分毫。
轮到林枫进攻。
他甚至没有使用那些,在NbA赛场上,已经名震天下的后撤步三分、梦幻脚步、或者小天勾。
他,只是用了最简单的、最基础的、如同篮球教科书般的试探步。
他右手持球,身体微微下沉,左脚向前,轻轻地,点了一下。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假动作,但在林枫那强大的核心力量和对节奏的极致掌控下,却变得无比的逼真。
宫鲁明,立刻被这个假动作所欺骗,他的重心,本能地,向后撤了半步。
就是这半步!
林枫,如同蛰伏的猎豹,瞬间启动!他,一步,就过掉了宫鲁明!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充满了简约的力量美学。
在篮下,面对着补防过来的、身高超过两米一零的“老大哥”穆铁祝,林枫,甚至没有起跳,也没有选择用速度去硬冲。他,只是在行进间,身体微微一侧,用一个在夏天,从贾巴尔那里学来的、最基础的、手腕轻轻一拨的勾手动作,将球,稳稳地,送进了篮筐。
整个过程,写意得,像是在午后的公园里散步。
1:0。
接下来的比赛,彻底演变成了林枫一个人的“教学课”。
他用最简单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地,洞穿宫鲁明的防线。而宫鲁明,则在他的防守下,连一次像样的出手,都做不出来。
差距,太大了。
这不是技术上的差距,而是,篮球理念、身体对抗、和比赛经验上的,全方位的、降维式的碾压。
最终,比分,定格在了10:0!
林枫,以一个剃光头的比分,轻松地,赢下了这场单挑。
整个球馆,鸦雀 un-sheng。
国家队的球员们,都像看怪物一样,看着那个,甚至连汗都没有出多少的林枫。他们心中的震撼,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他们,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了,世界顶级篮球,和亚洲顶级篮球之间,那如同天堑般的鸿沟。
宫鲁明,呆呆地站在原地。他感觉,自己二十年来,所建立起来的骄傲和自信,在这一刻,被彻底地,碾成了碎片。他,第一次,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而穆铁祝,也第一次,收起了他那审视的目光,眼神中,充满了震惊。他,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了NbA球员的强大。他知道,自己,错了。而且,错得离谱。
林枫,走到依旧失魂落魄的宫鲁明面前。他没有嘲讽,也没有炫耀,只是,平静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的天赋很好,但你的发力方式,和核心力量,都太差了。如果想变得更强,明天早上六点,来找我。”
说完,他,转身离去,留下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只能仰望的背影。
他,不仅要自己强,还要让身边的人,都变强。这,才是真正的领袖。
面对穆铁祝的质疑,林枫没有和他进行无谓的口舌之争。他知道,对于这些用汗水和拼搏精神浇灌出来的老一辈运动员来说,任何华丽的理论,都不如一场实打实的胜利来得有说服力。
他平静地,对主教练说:“教练,能不能,给我们十分钟,打一场5对5的队内对抗赛?我,和宫鲁明,再随便挑三个年轻球员。对阵,穆指导他们五个主力。就用我们各自的方式来打,让事实,来说话。”
这个提议,充满了自信,也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压迫感。
主教练和钱指导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期待。他们立刻同意了。
林枫这边,组成了他、宫鲁明、和三个在热身时展现出不错投射能力的高个子组成的“一星四射”阵容。这个阵容,在80年代的中国篮球看来,简直是“不伦不类”,没有绝对的高度,也没有传统的组织后卫。
而穆铁祝那边,则是国家队雷打不动的主力阵容,以内线为核心的“双塔”阵容,是当时国内,最经典、也最被认可的打法。
对抗赛开始,林枫的“小球阵容”,立刻就展现了它恐怖的威力。
穆铁祝的“传统阵容”率先拿到球权,他们习惯性地将球吊给内线的穆铁祝。但林枫的球队,防守策略却极其诡异。他们,放弃了内线的肉搏,转而用快速的轮转换防和积极的协防,来切断穆铁祝的接球路线。穆铁祝,这个在亚洲内线翻江倒海的巨塔,竟然,很难舒服地接到球。
而一旦中国队断球成功,场上的画风,便瞬间突变!
林枫和宫鲁明,如同两道离弦的箭,瞬间发动快攻。而另外三名射手,则像训练了千百遍一样,默契地,奔向两侧的底角和四十五度角。整个半场,被瞬间拉开!
穆铁祝和另一位内线,笨重地,在后面追赶着。
林枫,在快攻中,一个不看人传球,给到跟进的宫鲁明。宫鲁明接球,吸引防守后,立刻分球给底角的射手!
“唰!”
三分命中!
开场不到三十秒,林枫的“小球阵容”,就用一次水银泻地般的进攻,给了“传统阵容”,一个下马威。
接下来的十分钟,比赛,彻底演变成了林枫球队的“进攻表演”。
他们的挡拆,他们的突破分球,他们的无球跑位,都充满了这个时代,所没有的“空间感”和“节奏感”。三分雨,下得穆铁祝的“传统阵容”,晕头转向,毫无招架之力。
而穆铁祝,在内线,虽然有身高优势,但在林枫球队快速的轮转换防和果断的包夹下,他每一次接球,都打得异常的难受。
十分钟的对抗赛结束,比分,定格在了30:10。
林枫的“小球阵容”,取得了一场碾压式的胜利。
穆铁祝,看着那刺眼的计分板,呆立当场。他感觉,自己几十年来,所坚持的、所信仰的篮球哲学,在这一刻,彻底崩塌了。
林枫,走到他的面前,没有嘲讽,也没有炫耀,而是,真诚地伸出了手。
“穆指导,你的经验和内线技术,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但时代,在变化。我们需要把我们的优势,结合起来。”
穆铁祝看着林枫那双清澈而又充满智慧的眼睛,他沉默了良久,最终,还是握住了那只手。
他知道,一个新的时代,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