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防务展在一片喧嚣中落下帷幕。麒麟集团的首次高调亮相,以其颠覆性的“龙吟”概念和沉稳专业的危机应对,在国际军工界留下了深刻而复杂的印记,引发了持续的热议与分析。载着参展团队和展品的专机,平稳地降落在国内机场,但陈北玄的心绪却并未随之平静。
回到麒麟集团总部,来不及休整,陈北玄立即召集了所有参与此次参展的核心人员,召开了一次高度保密的总结与反思会议。会议室的气氛凝重,与展台上的光鲜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次参展,我们基本达到了预设的战略目标。”陈北玄开门见山,肯定了成绩,“‘麒麟’品牌在国际上打响了知名度,‘龙吟’概念成功引发了行业对模块化、开放架构的深入思考,也接触到了不少潜在的深度合作伙伴。”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异常严肃:“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展台之下,暗流汹涌!从网络渗透、物理窃密到最后的恶意网络攻击,对手的手段层出不穷,底线之低,超出我们之前的预估。这充分说明,我们已经进入了某些势力的‘重点关注名单’,未来的国际环境将更加复杂和严峻。”
他让各部门负责人详细汇报了遭遇的各种情况以及应对措施。
网络安全部的小张汇报了网络攻击的初步分析结果:“攻击源经过多次跳转,最终指向一个无法追踪的虚拟服务器,但攻击手法带有某知名网络安全公司‘红队’工具的痕迹,不排除是第三方雇佣兵所为。他们利用了一个我们演示系统无线接口协议栈中极其隐蔽的零日漏洞,试图窃取核心日志并植入后门。万幸的是,我们的深度防御体系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阻断了。”
安保部门负责人则汇报了物理窃密和传感器事件的调查进展,同样线索寥寥,对手非常专业老辣。
“这次经历,是一次极其宝贵的压力测试。”陈北玄总结道,“它暴露了我们在走向世界过程中,在网络安全、反窃密、危机公关等方面还存在短板。我们不能只埋头搞技术,必须建立起与我们的技术实力相匹配的、全方位的安全防护和风险应对体系!”
他随即做出了几项重要部署:
1. 成立“全球业务安全与风险控制中心”: 由小张兼任主任,整合网络安全、物理安保、法务、情报分析等资源,专门负责应对国际业务中的各类非技术性风险,建立预警、应对和追溯机制。
2. 启动“铸盾”计划: 对集团所有对外接口、产品(尤其是外贸型号)进行全面的安全审计和加固,研发专用的硬件安全模块和入侵检测系统,确保核心技术和数据的安全。
3. 加强国际合作的风险评估: 对任何潜在的深度合作对象,进行更严格的政治、经济和安全背景审查,合作谈判中必须加入严密的技术保护条款和违约追责机制。
4. 深化与国内安全部门的联动: 建立更顺畅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处置渠道,借助国家力量应对更高层面的威胁。
“我们要明白,”陈北玄目光扫过全场,“从此以后,我们每走一步,都可能面临明枪暗箭。我们必须像设计装备一样,来设计我们的安全体系,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会议结束后,陈北玄独自留在会议室,看着窗外熟悉的景色。参展的喧嚣已然远去,但由此引发的思考却更加深沉。斯特劳斯博士代表的传统巨头试图进行“规则内的招安”,而暗处的势力则不惜使用“规则外”的手段。这既是挑战,也印证了“麒麟”路线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他拿起笔,在办公桌的便签上写下了几个关键词:
· 技术持续领先
· 安全体系筑牢
· 国际合作审慎
· ……未知的“黑天鹅”
最后一项,他打了个问号。展会上的风波只能算是“灰犀牛”,是预料之中的挑战。而真正的“黑天鹅”,往往出其不意。
就在这时,他的加密通讯终端收到了一条来自林雪的简短信息,内容只有寥寥数字,却让陈北玄的瞳孔微微一缩:
“近期,注意‘灰烬’项目动向。可能与‘麒麟’有关。”
“灰烬”项目?陈北玄迅速在脑海中搜索,这似乎是一个高度保密的、由对手主导的、极少有信息流出的尖端项目代号,传闻与颠覆性新材料有关。
一条新的、更加隐秘的战线,似乎正在悄然浮现。归国不是结束,而是更深层次博弈的开始。铁血风云,正从国际展台,向着更未知、更危险的领域蔓延。陈北玄知道,他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以应对任何可能到来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