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的密报如同带着火星的箭矢,射入了建康城权力核心的暴风眼。谢琰在接到密报的瞬间,饶是素来沉稳,也不禁拍案而起,脸色铁青。秘密军事据点!这已远超他的底线,触及了帝国的逆鳞!
他不再有任何犹豫,立刻持密报与玄铁令牌面圣。皇帝览报,勃然大怒,龙颜震怒之下,当即颁下密旨,授予谢琰全权,调动广陵周边一切可调之兵,务必以雷霆之势,铲除叛逆,肃清奸佞!
建康与广陵之间,信使往来如梭,无形的紧张气氛如同拉满的弓弦。谢琰坐镇中枢,运筹帷幄,一道道命令发出:广陵驻军中由谢氏旧部掌控的精锐营兵悄然集结;游弋在长江的那支水军精锐连夜拔锚,逆流而上,封锁黑水河入口及相关江面;甚至动用了直属于皇帝的少量内卫高手,负责在行动中擒拿首要人物,防止其自杀或销毁关键证据。
一张无形的大网,在绝对保密的前提下,向着广陵北部那个隐蔽的山谷,迅速而严密地撒了下去。
静思堂内,林默如同蛰伏的猎豹,虽未亲临前线,却通过侯三建立起的一条条紧急通讯线路,密切关注着广陵的每一丝风吹草动。他下令侯三麾下所有力量,不惜暴露部分暗桩,也要全力配合军方行动,提供最新情报,并协助搜救石虎。
时间在令人窒息的等待中流逝。每一刻,都仿佛被拉得无比漫长。林默几乎能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中沉重搏动的声音,他在书房内来回踱步,脑海中不断推演着各种可能,以及应对之策。
第三日,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广陵城外,黑水河畔。数百名精锐步卒在熟悉地形的向导(侯三的人)带领下,如同鬼魅般无声无息地穿过密林,从陆路向山谷据点合围。与此同时,数艘快船载着水军好手和内卫,沿着黑水河,直扑据点唯一的水路出口。
山谷之内,依旧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假象。民夫们被驱赶着连夜劳作,监工的呵骂声不绝于耳。那座中央大帐内,灯火通明,几个身影正在激烈地争论着什么,似乎也察觉到了些许不安的气氛。
“头儿,这两天外面林子里的鸟叫有点不对劲,太安静了……”一个脸上带疤的头目对着上首一个穿着锦袍、面色阴鸷的中年人说道。
那锦袍中年人,正是此地的实际负责人,名叫孙乾,表面身份是商人,实则是北朝埋藏多年的暗桩,也是串联南朝内部某些势力的关键人物。他眉头紧锁,心中同样萦绕着不祥的预感。石虎的逃脱,像一根刺扎在他心里。
“加派双倍哨探!告诉下面的人,都给我打起精神!再有三日,主体工程就能完成,到时候……”孙乾的话音未落——
“咻——啪!”
一支响箭带着凄厉的尖啸,划破黎明的天空,炸开一团醒目的红色光芒!
是军方进攻的信号!
“敌袭——!”凄厉的警报声瞬间响彻山谷!
几乎在警报响起的同一瞬间,山谷两侧的山林之中,爆发出震天的喊杀声!无数黑影如同潮水般涌出,箭矢如同飞蝗般射向那些措手不及的巡逻武装!
“官军!是官军!”工地上顿时一片大乱!民夫们惊恐地四散奔逃,监工和武装分子试图弹压和组织抵抗,但在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正规军面前,他们的抵抗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顶住!给我顶住!”孙乾目眦欲裂,拔出佩剑,声嘶力竭地吼道。他知道,一旦此地暴露,所有人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然而,大势已去。水路上,官军的快船已经靠岸,身手矫健的内卫和水军士兵如同猛虎下山,直扑中央大帐和仓库区域。他们的目标明确——擒贼擒王,保护证据!
战斗进行得激烈而短暂。这些私武装分子虽然凶悍,但毕竟不是正规军的对手。在绝对的力量和突如其来的打击下,抵抗迅速被瓦解。试图纵火焚烧仓库的敌人被当场格杀,试图从水路逃跑的船只被早已守候的快船拦截。
孙乾见大势已去,面露绝望,挥剑想要自刎,却被一名眼疾手快的内卫用飞石打落佩剑,随即被数人扑上,死死按住。
当朝阳终于挣脱地平线的束缚,将金色的光芒洒向山谷时,战斗已经基本结束。硝烟尚未完全散去,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山谷内一片狼藉,俘虏被集中看押,民夫们惊魂未定地蹲在地上,瑟瑟发抖。
官军开始彻底清查整个据点。仓库被打开,里面堆积如山的粮食、军械、建材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在那座中央大帐内,搜出了大量往来书信、账册以及一幅标注详细的军事地图,上面清晰地标明了这处据点未来的扩张方向和与北朝联络的渠道!
铁证如山!
“报——!在校尉!在一个地窖里发现了一个人!”一名士兵匆匆跑来禀报。
负责指挥此次行动的广陵驻军校尉,正是谢琰的旧部,他立刻赶了过去。在地窖阴暗潮湿的角落里,他们发现了一个被铁链锁住、浑身伤痕累累、奄奄一息的壮汉——正是失踪多日的石虎!
他显然遭受了严刑拷打,但凭借顽强的意志力撑到了现在。
“快!抬下去,找军医全力救治!”校尉连忙下令。
当捷报和初步清查结果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回建康时,整个朝野再次震动!
证据确凿,不仅坐实了北朝间谍孙乾的罪行,更从搜出的书信中,牵连出了朝中两位主张对北妥协的官员,以及广陵当地数名收取贿赂、为其提供庇护的军方和地方官吏!
一场席卷朝堂和地方的大清洗,在所难免!
皇帝怒不可遏,下令彻查严办,所有涉案人员,无论官职高低,一律从严处置!那两名朝官被罢官下狱,广陵相关官吏被革职查办,北朝暗桩孙乾及其核心党羽被判处极刑。
谢琰在此事中展现出的果决、忠诚和能力,再次获得皇帝的高度赞赏,其地位愈发稳固。而作为最早发现端倪、并提供关键情报促成此事的林默,虽然名字未出现在公开的嘉奖令中,但在皇帝和核心重臣心中,其“谋国干才”的形象已深深烙印。
静思堂内,林默接到了来自广陵的详细战报。当他看到“石虎重伤,性命垂危,正在全力救治”那一行字时,他闭上了眼睛,久久不语。
胜利的喜悦被沉重的代价冲淡。石虎的遭遇,让他深刻体会到斗争的残酷。
几天后,伤势稍稳的石虎被秘密护送回了建康,安置在静思堂旁的一处僻静院落养伤。林默亲自前去探望。
看到石虎身上纵横交错的伤痕和苍白虚弱的面容,林默心中充满了愧疚。
“先生……”石虎挣扎着想坐起来。
“躺着别动。”林默按住他,声音有些沙哑,“这次,辛苦你了。”
石虎咧嘴想笑,却扯动了伤口,疼得龇牙咧嘴:“能为先生效死,是石虎的荣幸……只可惜,没能亲手宰了那帮杂碎……”
林默看着他,郑重道:“你活着回来,比什么都重要。好好养伤,以后,还有更多大事等着我们去做。”
离开石虎的病房,林默回到书房。桌上,放着侯三整理好的、关于此次事件后续影响的报告,以及谢琰送来的一些关于朝堂动向的机密文书。
广陵迷雾已散,毒瘤暂除。但林默知道,这绝非终点。北朝亡我之心不死,朝中暗流依旧汹涌,太子一系经此打击,虽暂时收敛,但怨恨必深。
他走到窗边,阳光明媚,却照不透他眼底的深沉。
雷霆荡寇,只是扫清了眼前的一片荆棘。更广阔、更复杂的棋局,还在后面。
他抬起手,看着掌心那道愈合已久的疤痕。
力量,他还需要更强大的力量。不仅仅是隐藏在暗处的网络和初生的武力,还需要在朝堂、在军中、在天下人心中,都拥有足够的影响力。
广陵一役,是他递出的投名状,也是他亮出的锋芒。
接下来,他该考虑,如何将这锋芒,淬炼成足以定鼎天下的……国之利器了。
他转身,目光落在了老者笔记中,关于“水轮鼓风”和“灌钢法”的那几页上。
技术,财富,军备,人才……这些,才是真正的根基。
乱世之中,唯有手握真正的实力,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他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