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为云家下旨翻案的旨意传遍天下后,虽朝野震动、百姓称颂,但仍有部分不明真相的旧臣私下议论,认为此案时隔过久,仅凭现有证据便彻底平反,恐有疏漏。皇帝听闻此事,深知为忠良昭雪需做到铁证如山、无可辩驳,方能堵住悠悠众口,于是决定派遣以刚正不阿闻名的吏部尚书张廷玉为钦差,带领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司官员组成复查专案组,前往江南苏州,全面复核云家旧案,务必还原所有细节,让云家的清白之名经得起历史检验。
张廷玉接旨后不敢耽搁,三日内便整顿行装,带着专案组星夜兼程赶往苏州。此人素来以严谨着称,办案从不徇私,曾多次主持复查疑难旧案,素有“铁面钦差”之称。出发前,皇帝特意召见他,嘱托道:“张卿,云家冤案关乎朝廷声誉与民心向背,此次复查务必细致周全,既要核实现有证据,也要深挖可能遗漏的线索,若有任何疑点,务必查清问透,朕要的是百分之百的真相。”
张廷玉躬身领命:“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圣托,还云家一个彻底清白,还天下一个公道。”
抵达苏州后,张廷玉并未急于召见云舒与陆景渊,而是先将专案组安置在驿站,随即下令封存当年江南知府衙门审理云家案的所有卷宗,包括供词、物证清单、判决文书等,逐字逐句进行核对。昏暗的卷宗室里,张廷玉与三司官员一连数日不眠不休,将积满灰尘的旧案卷宗一一拆解、比对,试图从字里行间找出破绽。
“大人,您看这份供词,是当年云家管家的招供记录,上面说‘亲眼见主人私藏禁药’,但字迹潦草,且多处修改,与管家平日的供词笔迹差异较大,疑似被篡改过。”一名大理寺官员拿着一份卷宗,对张廷玉说道。
张廷玉接过卷宗,仔细比对管家的其他供词样本,眉头紧锁:“确实可疑。再查当年负责记录供词的书吏是谁,此人是否与周庸有牵连。”
经过一番排查,果然发现当年记录供词的书吏正是赵文彬的徒弟,早已在云家冤案审结后被周庸提拔为府衙小吏,后随赵文彬一同辞官隐居。专案组立刻派人将其抓获,经审讯,此人如实交代,当年是周庸逼迫他篡改了管家的供词,将“未见禁药”改为“亲眼所见”,事后给予了他丰厚的报酬。这一发现,进一步印证了当年案件审理的不公。
与此同时,张廷玉派人提审了仍关押在苏州大牢的赵文彬,以及当年参与抓捕云家的衙役、负责看守的狱卒等相关人员。赵文彬面对张廷玉的严厉审讯,再次详细供述了伪造通敌密信的全过程,并当场再次摹写云峥的笔迹,与伪造的密信、云峥的真迹进行比对,三者笔迹几乎一致,铁证如山。
那些当年参与抓捕的衙役与狱卒,在专案组的攻心之下,也纷纷吐露实情:当年抓捕云家时,并未搜出任何禁药与通敌信件,是周庸让人将事先准备好的“证据”偷偷放在云家书房;云家众人在狱中遭受了严刑拷打,不少人因不堪折磨,被迫签下了虚假供词。一名老狱卒含泪说道:“云家老爷是个大好人,当年经常免费为我们这些穷苦人看病,却落得那般下场,我们心中一直有愧啊!”
除了核查人证物证,张廷玉还亲自前往云家祖宅、当年的江南知府衙门、甚至城郊的刑场遗址进行实地勘察。在云家祖宅的书房密室中,专案组找到了一个隐藏的暗格,里面存放着云峥当年整理的李嵩贪腐证据,包括劣质药材样本、账目记录等,与之前陆景渊查获的奏折残片相互印证,进一步证实了云峥是因揭发贪腐而遭灭口。
在城郊刑场遗址,当地百姓听闻钦差大人前来复查云家案,纷纷自发前来作证,讲述当年云家被斩首时的凄惨场景,以及百姓们对云家的惋惜与不舍。一位年迈的老者颤巍巍地拿出一块保存多年的药布,哽咽着说道:“这是当年云老爷为我孙子治病时用过的药布,他是个大善人啊,怎么可能通敌叛国呢!”
经过半个月的细致复查,张廷玉将所有证据汇总整理,形成了一份详尽的复查报告。报告中,不仅再次确认了李嵩为幕后主使、周庸协同执行、赵文彬伪造证据的全部罪行,还补充了篡改供词、刑讯逼供、销毁证据等多项新罪证,完整还原了云家冤案从策划、实施到审结的全过程,证明云家从始至终都是被诬陷的,毫无通敌叛国之举。
复查结束后,张廷玉正式召见云舒与陆景渊。在钦差行辕,张廷玉将复查报告递到两人手中,语气严肃而诚恳:“云姑娘,陆大人,经过专案组的全面核查,所有证据均证实云家是清白的,当年的冤案是李嵩、周庸等人精心策划的阴谋。我已将复查结果如实上报陛下,定会给云家一个彻底的交代。”
云舒接过复查报告,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核查记录与确凿证据,泪水再次汹涌而出。这份报告,是对云家满门亡魂最好的告慰,是对所有质疑声音最有力的回应。她起身向张廷玉深深鞠了一躬:“多谢张大人,多谢各位大人,为云家洗刷冤屈,云舒永世不忘!”
陆景渊也躬身致谢:“张大人公正严谨,为民做主,实乃朝廷之幸,百姓之幸。”
张廷玉连忙扶起两人:“这是本官的职责所在。云家忠良,惨遭横祸,朝廷有责任为其平反昭雪。我已下令将所有新查获的罪证移交大理寺,追究相关人员的连带责任,绝不姑息。”
几日后,张廷玉将复查结果快马奏报给皇帝。皇帝看完报告后,龙颜大悦,对张廷玉的办事能力大加赞赏,随即下旨:将云家冤案的复查结果与所有新罪证一同昭告天下,再次强调云家的清白之名;追赠云峥“太子少傅”衔,其家人也均获追封;对当年参与陷害云家、尚未伏法的人员,全国通缉,务必捉拿归案;同时,责令江南布政使司拨款修缮云家祖宅与忠良祠,供后人瞻仰祭拜。
圣旨传到苏州时,恰逢云家祖宅重新修缮完成。“忠惠伯府”的牌匾高悬于大门之上,两侧悬挂着皇帝御笔亲题的对联:“忠良世代传佳话,仁术千秋济万民”。云舒与云峥站在祖宅前,看着前来道贺的百姓络绎不绝,心中满是欣慰与感慨。
陆景渊此时已处理完京城事务,赶回苏州。他走到云舒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语气温柔:“云舒,一切都结束了。从今往后,云家的清白将永载史册,再也不会有人质疑。”
云舒点头,眼中满是幸福的光芒:“是啊,结束了。谢谢你,一直陪着我,帮我完成了这个心愿。”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云家祖宅的琉璃瓦上,映照着三人并肩而立的身影。经过钦差的全面复查,云家的清白之名终于彻底稳固,无可辩驳。这场历时多年的冤案,在皇帝的公正裁决、陆景渊的执着追查、张廷玉的严谨核查以及云舒的坚守下,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未来,云舒将与陆景渊一起,在江南经营惠民药局,传承云家的医术与仁心;云家的故事,也将成为一段警示世人、歌颂忠良的传奇,永远流传下去。而那份来之不易的正义与清白,也将如同这夕阳的余晖,温暖着每一个心怀公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