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塔城“苏记酒楼”重新开业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飞回落雁城苏府。柳氏和苏舟的信中充满了喜悦与斗志,酒楼的生意比预想中更为火爆,纳塔城的居民与往来商旅对苏家的精致菜肴和独特药膳赞誉有加,尤其是药膳,在北方苦寒之地,更显珍贵,已然成为酒楼最大的招牌。苏舟在信中还附上了他根据当地口味对部分菜品的微调建议,以及金算盘核算出的、远超预期的首月利润预估。
锦绣阁内,苏浅浅看着信,唇角微扬。北边的第一步,走得很稳。
她拿着信,去书房寻苏老爷子。
“祖父,纳塔城那边,站稳了。”苏浅浅将信递给老爷子,“生意比预想的还要好。”
苏老爷子仔细看完,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捻须道:“好,好啊!柳氏和舟儿都辛苦了,金先生也功不可没。看来这北边,确是我苏家该去之地。”
“正是。”苏浅浅顺势在老爷子下首坐下,神色转为郑重,“祖父,既然酒楼已在纳塔城打开局面,我们何不趁热打铁,将根基扎得更深?”
“哦?浅浅你有何想法?”苏老爷子知道这个孙女每每都有深意。
“粮食。”苏浅浅吐出两个字,目光灼灼,“民以食为天。如今高产作物之事已不再是秘密,朝廷也已知晓,甚至指望祖父您推广。既然如此,我们不如主动将这份‘天’握在手中一部分。”
她走到地图前,指向纳塔城:“纳塔城是周边繁华之地,人口众多,粮食消耗巨大。我们苏家有自己的粮源,有成熟的管理经验。我想在纳塔城,开设苏记粮行!”
苏老爷子眼中精光一闪:“你是说,卖我们自家的高产粮?”
“不全是。”苏浅浅摇头,“高产粮种必须严格管控,不能随意流通,这是我们的根本,也是朝廷默许我们存在的底线。但我们可以出售我们田里产出的、不涉及核心种源的普通粮食,以及从其他地方收购的优质粮食。关键是,我们要在纳塔城建立起苏家粮行的招牌,掌控一部分粮食渠道。有了粮,就有了话语权,也能更好地掩护我们高产粮种的秘密基地。”
她顿了顿,继续道:“而且,纳塔城位置关键,若能在此建立粮行,未来无论是向更北的地方拓展,还是作为信息中转,都大有裨益。”
苏老爷子沉吟片刻,重重一拍大腿:“好!此言大善!握住了粮食,就是握住了命脉!此事可行!”
“既然要做,就不能小打小闹。”苏浅浅见祖父同意,便说出具体计划,“我想让大伯、二伯和父亲一同前往纳塔城,负责此事。依旧沿用落雁城的模式,一人负责一间粮铺,形成竞争与互补,也能更快打开局面。”
“承光、靖和、屹安?”苏老爷子捋着胡须思考,“他们三人如今对粮行事务已然熟稔,各自也都有了得力帮手(石岳、墨渊、追风),一起去,互相有个照应,也能将落雁城的经验快速复制过去。可以!”
“那么落雁城本地的三间粮行?”苏浅浅询问。
“提拔他们手下的得力副手暂管,定好章程,定期汇报。有我们坐镇后方,出不了大乱子。”苏老爷子决策果断,“正好,我也能腾出手来,忙另一件要紧事。”
“祖父是指……田地?”苏浅浅心领神会。
“没错!”苏老爷子站起身,眼中闪烁着老农对土地最深沉的热爱与野心,“四百三十亩地,听着是多,但跟这天下比起来,算得了什么?既然朝廷认可了咱的种地本事,咱就不能只守着这点家当!老夫要亲自去周边转转,看看还有没有合适的良田、中等田!咱们苏家,不仅要商通南北,更要粮沃千里!这土地的根基,必须打得更牢!”
看着祖父焕发第二春般的干劲,苏浅浅由衷笑了:“祖父有此雄心,孙女儿定当全力支持!资金方面您不必担心,我会安排妥当。”
祖孙二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一个主外扩张商业版图,一个主内深挖农业根基,苏家的发展战略清晰而坚定。
决议已定,行动便雷厉风行。苏老爷子次日便开始带着铁山,骑马巡视落雁城周边乃至更远区域的田地,物色新的购置目标。
而苏承光、苏靖和、苏屹安三人则接到新的任命,迅速交接落雁城的业务,带着各自的贴身侍从(石岳、墨渊、追风)以及一批精干伙计,组建了一支新的队伍,开赴纳塔城。他们的任务,是在那片刚刚被酒楼点燃热情的土地上,竖起“苏记粮行”的旗帜,真正将苏家的根基,扎进北方的土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