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苏杭在医道上的惊人天赋后,欧神医像是打了鸡血,激动得在屋里转了好几圈,连最爱的火锅都暂时抛到了脑后。他二话不说,直接找到正在核对账目的苏浅浅,开门见山,语气是前所未有的郑重:
“小丫头,老夫要收苏杭那小子为徒!传他医道,授他毒术!”
苏浅浅闻言,手中的笔一顿,抬起头,脸上满是诧异,随即化为巨大的惊喜。她虽然相信铁蛋的判断,知道这老者不凡,却也万万没想到,自家那个平日里只知道干饭、活泼好动的三哥,竟然还是个被埋没的医术天才?这简直是意外之喜!
“欧爷爷,您说的是真的?我三哥他……真有这天赋?”苏浅浅确认道。
“何止是天赋!”欧神医吹胡子瞪眼,语气激动,“那小子就是为医道而生的!一点就透,举一反三,心思灵动又不失沉稳(仅限于学医时),是块万里挑一的好料子!老夫绝不能错过!你赶紧的,把他爹娘,还有家里能主事的都叫回来,老夫要正式收徒!”
苏浅浅见他说得如此恳切,心中大喜过望,连忙应下。这可是神医啊!三哥若能得其真传,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对苏家更是天大的好事!她立刻让苏天驾车,分别去田庄和城里铺子传信,只说家中有要事相商,让众人务必回村一趟。
时隔近一个月,苏家新宅的堂屋再次济济一堂。苏老爷子父子四人从田庄赶回,苏老夫人带着李氏(大伯母,苏杭娘)、柳氏(苏浅浅娘)、文氏(二婶,苏云娘)从城里归来,连带着六个小子和苏浅浅,所有核心成员齐聚,连阿威、苏嬷嬷等人也都在旁伺候着。大家都有些疑惑,不知是何等重要之事。
欧神医今日特意换上了苏老爷子那套最新的袍子(被苏浅浅强行要求),头发胡子也勉强梳理得顺溜了些,端坐在上首,努力想摆出世外高人的模样,但那不时瞟向厨房方向的眼神,还是暴露了他对晚膳的期待。
见人到齐,欧神医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后落在苏承光和李氏(苏杭的父母)身上,缓缓开口:“今日劳烦诸位齐聚,是有一事。老夫欧青云,略通岐黄之术,欲收你家三小子苏杭为关门弟子,传授毕生所学之医术与……咳咳,及相关杂学。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苏承光和李氏直接愣住了,面面相觑。收徒?传授毕生所学?这……这惊喜来得太突然了!他们知道自己儿子最近好像在翻医书,却不知竟入了这位神秘老先生的法眼!
不等他们回答,欧神医似乎为了证明自己并非浪得虚名,又开口道:“口说无凭,老夫便为诸位略诊一二,以证所言非虚。”
他率先走向苏老爷子,示意其伸手。片刻后,欧神医淡淡道:“老爷子年轻时腰部受过寒湿,每逢阴雨天便酸痛难忍,且早年饮食不规律,胃脘常有胀满之感,夜里起夜频繁,是也不是?”
苏老爷子浑身一震,他腰腿的毛病和起夜的习惯,家里小辈都不甚清楚,竟被这老者一语道破!
接着是苏老夫人:“老夫人心思重,常年忧思,导致心脉稍弱,夜间多梦易醒,且年轻时生育伤了根本,时常手脚冰凉。”
苏老夫人默然点头。
轮到苏承光、苏屹安、苏靖和兄弟三人,欧神医分别指出了苏承光肝火较旺、苏屹安肩颈劳损、苏靖和略有风湿征兆等问题,皆是一语中的。
甚至连六个小子和苏浅浅都没放过。
苏新:“心思沉稳,但用脑过度,时有头晕。”
苏景:“性子急,肝气旺盛,易怒。”
苏杭:(欧神医瞥了他一眼)“脾胃仍需调理,忌暴饮暴食。”
苏寒:“筋骨强健,但练功过于刻苦,暗伤积累,需用药浴温养。”
苏云:“思虑过甚,耗伤心血,需安心静养,补充元气。”
苏舟:“底子稍弱,需加强营养,固本培元。”
最后是苏浅浅:“小姑娘倒是底子不错,就是……嗯?似有寒症潜藏,畏寒乏力,需好生将养,莫要过度劳累。” 这话说得苏浅浅心里一跳,难道空间也治不好穿越自带的体弱?
这一番诊断下来,精准得令人咋舌,苏家众人再无半点疑虑,看向欧神医的眼神充满了敬畏与信服。这分明是位活神仙啊!
“现在,你们可信了?”欧神医捋着胡子,得意洋洋。
“信!信!我们信!”苏承光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连忙拉着李氏起身,对着欧神医就要行大礼,“小儿顽劣,能得老先生青眼,是他天大的福分!我们……我们一万个愿意!”
苏杭自己也懵懵的,他虽然觉得医书有意思,却没想到能直接拜这位看起来就很厉害的老先生为师!这意味着他终于……终于在某一方面可以超越其他哥哥了!不用再当那个只会干饭的“显眼包”了!他立刻站出来,恭恭敬敬地对着欧神医磕了三个响头:“徒儿苏杭,拜见师父!”
“好!好!好徒儿,快起来!”欧神医亲自扶起苏杭,老怀大慰,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菊花。他漂泊半生,终于找到了一个满意的传人!
苏家上下顿时一片欢腾,纷纷向苏承光夫妇和苏航道贺。最高兴的莫过于苏承光和李氏,看着自家这个曾经最让人操心的儿子,竟然得了如此大的机缘,只觉得脸上光彩无限,比吃了蜜还甜。
是夜,苏承光和李氏的房中。
红烛高燃,映照着李氏激动未褪的红晕脸庞。苏承光握着妻子的手,感慨万千:“真没想到,咱们杭哥儿,竟有这般造化……”
李氏靠在他怀里,眼中闪着泪光,是喜悦的泪:“是啊,我以前总担心他毛毛躁躁,不成想……真是祖宗保佑!遇到了贵人!”
苏承光搂紧妻子,低笑道:“看来咱们以后,得更努力给杭哥儿添几个弟弟妹妹,分担一下他将来行医济世的压力才行……”
李氏嗔怪地捶了他一下,却是满面娇羞。久别重逢的夫妻,心中被巨大的喜悦和希望填满,那满腔的激动与爱意,自然需要最亲密的方式来倾诉和庆祝。新房隔音依旧不算完美,红烛摇曳下,床榻富有生命力的“咯吱”声与压抑的喘息低吟交织,响了大半夜,诉说着最原始的欢愉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第二天,苏家张灯结彩,举办了隆重的拜师宴。不仅请了里正和相熟的村民,苏家还特意给六个哥儿的学堂夫子送了帖子。
然而,拜师宴刚开始不久,门外便传来通报——苏家六兄弟的夫子,那位一向严肃古板的周老夫子,竟然亲自登门了!
苏家人心里咯噔一下,以为是孩子们集体请假惹恼了夫子,连忙恭敬地将人请进来。
周夫子面色凝重,目光在人群中扫过,最后落在小小的苏云身上。他并未责怪众人,而是对着苏老爷子拱了拱手,叹了口气,道:“苏老哥,今日老夫前来,并非问罪。实是……老夫才疏学浅,已教不了你家五郎,苏云了。”
众人皆是一愣。
周夫子继续道:“苏云天资聪颖,过目不忘,举一反三,老夫腹中这点学问,已被他掏空了七七八八。再将他拘在村中学堂,无异于扼杀良才美玉。”他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封早已写好的信,“这是老夫写给城中‘青云书院’山长的推荐信。青云书院乃本府最好的书院,以苏云的才学,定能通过考核。他应该去那里读书,将来科举入仕,方不负其天赋!”
这消息如同另一道惊雷,炸响在苏家。苏云,竟然优秀到让夫子自认教不了了?!
苏云自己也有些愕然,但眼中随即迸发出渴望的光芒。他早就觉得学堂的课程有些浅了。
苏老爷子与苏老夫人、苏靖和、文氏快速商议了一下。这同样是天大的好事!虽然不舍得孩子离家,但为了他的前程,必须支持!
“多谢夫子成全!”苏老爷子郑重接过推荐信,对着周夫子深深一揖。
于是,在苏杭拜师神医的同一天,苏家又做出了另一个重大决定:送苏云去落雁城,报考青云书院!为了方便照顾,就让他住在铺子后院,由苏老夫人和苏家三位妯娌轮流看顾。
拜师宴变成了双喜临门的庆贺宴,气氛更加热烈。
宴席散后,苏家众人各有忙碌。苏老爷子父子四人带着苏河,心系田庄冬小麦,匆匆返回;苏老夫人带着欣喜又忐忑的文氏,以及即将进城求学的苏云,准备次日返城,张罗书院报考之事;李氏和柳氏则暂时留在村里,协助操持苏杭拜师后续事宜,并照顾其他孩子;欧神医迫不及待地开始给苏杭上第一课,越教越是心惊,越是欢喜,这孩子在医毒之上的悟性,远超他想象,他无比庆幸自己因为一口吃的来到这清溪村,没有错过这千年难遇的好苗子;苏杭沉浸在全新的知识海洋里,干劲十足;其他几个哥哥也各有心思,或羡慕,或祝福,或暗自鼓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