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默将各项事务交代完毕,目送王二虎、陈秀珍、朱秀才三人的意识退出梦境,才转身回到画像空间。
他取出处玄道士留下的古籍,盘膝而坐,沉浸在修仙法门与神灵传承的知识中。
眼下局势暂时安稳,正是提升自身实力、完善认知体系的好时机。
接下来的几天,淞沪的氛围悄然变化。
此前的舆论风波仿佛从未发生过,取而代之的是一派难得的 “和谐”。
脚盆国势力被连根拔起,残余的间谍要么被关押,要么潜藏不出;
各帮派在沈默的威慑下收敛了锋芒,往日里欺压百姓、争抢地盘的恶行几乎绝迹;
曾经抹黑神佑帮的报馆,如今纷纷连载《黑风会罪行实录》,字里行间满是对神佑帮 “替天行道” 的夸赞。
金陵方面对神佑帮的 “取缔令” 没了下文,淞沪市政厅的官员们更是心有余悸 。
此前参与讨论的官员死的死、怕的怕,剩下的人主动联系王二虎,递话要 “携手共建和谐淞沪”,不敢再对神佑帮有半分敌意。
各路势力的蛰伏,给了淞沪百姓一段难得的安稳日子。
底层民众渐渐摸清了神佑帮的 “规矩” 功德业力是评判善恶的标准,若是横行无忌,那近一个月来新增的一千多具 “风光人物” 的尸体,就是最好的警示。
曾经无法无天的地痞流氓,如今见了百姓都要收敛脾气,生怕沾了恶业,引来鬼神惩戒。
让各帮派意外的是,神佑帮并未趁机扩张地盘,反而主动递话,提出将治疗风寒的 “神药” 批发给他们,借用其渠道销往各地。
这一手 “恩威并施”,彻底打消了帮派们的顾虑 ,神佑帮既有雷霆手段,又给了生存空间,他们自然愿意承认神佑帮的 “龙头” 地位,遇事都先过问神佑帮的意见。
神佑帮则借着这股安稳势头,有条不紊地推进规划:王二虎带人整合缴获的房产、店铺与工厂,将零散的门面按行业分类,统一招牌与管理;
朱秀才忙着组建会计审查队与参谋队,从社会上招揽识字的人才,制定财务制度与发展策略;
陈秀珍除了管理药厂,还专门设立了 “女眷事务处”,为受欺负的女性撑腰,短短几天就帮十几个妇女解决了家暴、被贩卖的问题。
随着各项工程启动,神佑帮手里的大洋如流水般花出去。
上千家店铺的装修改造、仓库的关停合并、工厂的扩建搬迁,在没有工程机械的年代,每一项都需要大量人力。
淞沪的底层百姓们迎来了难得的 “好时候”,只要肯干活,就能拿到稳定的工钱,不少人甚至拖家带口赶来神佑帮的地盘谋生。
“陆昭云神仙” 的信仰,也随着民生改善达到了新的高度。
百姓们将沈默视为 “活菩萨”,家家户户都供奉起他的画像或雕像,早晚上香祈福;曾经冷清的临时香堂,如今每天都挤满了前来许愿的信众,香火鼎盛到几乎溢出来。
画像空间内,沈默感受着源源不断涌入的香火,心中彻底松了口气 。
此前因脚盆国污蔑,他的金身险些向 “恶神” 转变,面目越发狰狞;而如今,在纯粹的信仰滋养下,金身渐渐恢复了朴素严厉的本色,眉宇间多了一丝慈祥,连药神的麻衣装扮都染上了淡淡的玉色,虽眼神依旧锐利,却没了往日的凶戾。
随着信仰愈发深厚,王二虎等人在信众的撺掇下,向沈默提出了建造正式神庙的想法 。
此前的小香堂早已无法满足信众的需求,每天都有大量百姓因挤不进去而遗憾离去。
沈默思索片刻便同意了,选址定在药水弄附近的郊区,既远离闹市,又方便信众前往。
工程消息一经公布,整个淞沪都沸腾了:被风寒神药治好的百姓、在神佑帮工程上谋生的工人、敬畏神灵的普通民众,纷纷主动凑钱捐物;
甚至连淞沪的上流人士,也带着厚礼赶来,想为神庙建设 “添砖加瓦”。
沈默却有自己的考量,他从处玄道士的传承中得知,神灵立庙有诸多禁忌,谁出钱出力建庙,神灵就要承担谁的因果。
他不愿让那些心怀杂念的上流人士,借着捐钱沾染上神庙的因果,给自己日后清算埋下隐患;而百姓们的心意虽诚,他也不愿让贫困的民众额外破费。
于是,沈默下令:百姓凑的钱全部退还,上流人士的捐赠则转交给正在建设的大学,用作办学经费;
神庙建设的所有费用由神佑帮承担,想参与的百姓可以 “出力”,但需经过严格筛选 —— 只有功德多、业力少的人,才能获得建庙的资格。
这一安排,无形中又成了一场 “教化”:想出力却因功德不够被拒的人,暗自下定决心日后多做善事,争取得到神灵认可;而入选的工人,则将建庙视为莫大的荣耀,干活时格外用心,生怕辜负了神灵的信任。
在这样的氛围下,神庙建设热火朝天:结实的青砖黛瓦、粗大的楠木梁柱、琳琅满目的彩绘颜料,在工人手中渐渐勾勒出宏伟的轮廓。
三班倒的施工模式,让神庙的进度日新月异,短短半个月,主体结构就已成型。
这天,三道身影出现在工地附近,正是此前观察沈默的茅山派老道士与两位中年弟子。
老道士抚摸着胡须,看着工地上虔诚忙碌的工人,笑着问身后的弟子:“这几天在神佑帮地盘考察,你们有什么感受?尤其是神庙动工之后。”
身材强壮的中年道士率先开口,语气里满是敬服:“师叔,这个‘陆神’确实有手段!从整合资源到引导民心,一环扣一环,做事极有分寸,完全不像刚成神的新手。”
“你啊,就是太婉转。” 老道士笑了笑,又看向另一位精瘦的弟子,“九儿,你来说说。”
精瘦道士拱手回道:“师叔,此神的行事风格远超常人预料。之前反击报界时,我以为他会大开杀戒,没想到他却以‘立规矩’为主;
建庙时更是谨慎,不沾半点外来因果,还借机教化百姓,这份心思,实在难得。若能一直如此,定能积累无量功德。”
老道士满意地点点头,目光落在神庙的图纸上,语气带着一丝感慨:“你们说得都对。此神不愧是紫薇星移所指的变数,他的眼界与手段,绝非普通神灵可比。
哪怕只是得了登真观的零散传承,也能快速成长到这般地步,未来可期啊。”
他顿了顿,转头对两位弟子吩咐:“你们去拜访王二虎吧。神佑帮虽然做事用心,可在神庙的风水布局、规格禁忌上,终究是外行,再这么瞎忙下去,难免闹笑话。
你们去指点一二,也算是咱们茅山派与正神交好的心意。”
两位弟子对视一眼,满脸惊讶 —— 他们没想到师叔会如此重视这位 “陆神”。老道士仿佛看穿了他们的心思,补充道:“你们可以告知王二虎咱们的身份,顺便带句话:等神庙建成之日,我会亲自上门拜访,与陆神君一叙。”
这话让两位弟子彻底震惊 —— 老道士可是货真价实的正二品道士,授《上清三洞五雷经箓》,在修行界地位极高。
如今主动提出拜访一位新晋神灵,足以见得他对沈默的认可。
两人不敢耽搁,连忙躬身应命,转身朝着神佑帮总部走去。而老道士则站在原地,看着热火朝天的工地,嘴角露出一丝期许。
他隐隐觉得,这位 “陆神” 的出现,或许真能为这浑浊的末法世界,带来一丝转机。
神庙的建设因茅山道士的加入,变得更加规范:风水布局得到优化,规避了诸多禁忌;建筑规格也按神灵庙宇的标准调整,既庄重又不失灵气。进度加快的同时,细节也愈发完善。
画像空间内的沈默,得知茅山道士前来相助的消息后,先是意外,随即查阅了处玄道士传承中关于 “道士授篆” 的记载 。
当看到老道士的品级与传承时,他也忍不住惊讶。
要知道茅山和龙虎山本身受篆道士,是能调动、命令比自己品级更低的神灵的。
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品级是否在茅山、龙虎山的管辖之下,但他不敢有丝毫大意。
他明白,茅山派的示好,不仅是对他的认可,至于是危险,还是机遇,得需要见面了才知道。
沈默放下古籍,目光投向神庙的方向,心中多了几分期待 。
不仅期待神庙建成后香火更盛,更期待与那位茅山老道士的见面,或许能从对方口中,得知更多关于修行界与末法世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