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需订单的首批交付成功,如同在平静的青石村投入了一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
济世堂按照约定,支付了青石村村民采收和初步处理药材的丰厚报酬。白花花的铜钱和碎银子拿到手里,参与其中的几户人家无不喜笑颜开,对赵铁柱更是感恩戴德。
“铁柱娃子真是咱们村的福星啊!”
“跟着铁柱干,准没错!”
“我家那小子,以后就跟着铁柱学了!”
赞誉之声不绝于耳。赵铁柱的威望在村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隐隐超过了老村正于守田。
然而,利益所至,纷争亦起。
眼见那几户人家得了实惠,其他村民也坐不住了,纷纷找到赵铁柱,也想参与进来。
“铁柱啊,你看叔家劳力也多,能不能也帮着采药?”
“铁柱哥,我手脚麻利,炮制药材肯定没问题!”
赵铁柱的小院一时间门庭若市。他早有预料,心中也已有了章程。
这日,他将有意向的村民召集到村中的打谷场上。看着下面一张张期盼、急切,甚至有些贪婪的面孔,他神色平静地开口:
“各位叔伯乡亲,愿意相信我赵铁柱,跟我一起干活挣钱,这是好事。”
众人闻言,脸上露出喜色。
“但是,”赵铁柱话锋一转,语气严肃起来,“药材这东西,关乎人命,尤其是军需,更是马虎不得!不是谁想采就能采,想炮制就能炮制的!”
他目光扫过众人:“首先,采收药材,必须按照我定的规矩来!什么药材采哪部分,什么时候采,怎么处理,都有讲究!不能乱来,坏了药性!”
“其次,炮制药材的环节,目前只能由我和信得过的几个人来做。这不是藏私,而是手艺不到家,炮制出来的药效不行,甚至会吃出问题!到时候,砸了招牌是小事,耽误军需可是要掉脑袋的!”
他刻意将后果说得严重,让众人心生凛然。
“所以,眼下大家能做的,就是按照我的要求,去采收指定的药材。工钱,按采收药材的品质和数量来算,绝不让大家吃亏!等以后时机成熟,我再考虑教大家更深的手艺。”
他恩威并施,既画了大饼(以后教手艺),又明确了当前的界限和规矩。
大部分村民虽然有些失望不能接触核心的炮制,但想到能稳定挣钱,也都纷纷表示同意。
“铁柱说得在理!”
“我们就听铁柱的安排!”
“你说咋干就咋干!”
然而,总有那么几个心思活络或者心怀不满的。
村民赵老四,是村里出了名的懒汉兼滚刀肉,以前没少跟着王老财欺负人。此刻他阴阳怪气地开口道:“铁柱侄子,你这就不够意思了吧?有钱大家一起赚嘛!那炮制的手艺,藏着掖着干啥?莫非是怕我们学会了,抢了你的饭碗?”
这话颇为诛心,顿时让一些村民露出了异样的神色。
赵铁柱眼神一冷,看向赵老四:“四叔,话不能这么说。手艺是我的立身之本,教不教,什么时候教,自然由我说了算。若是觉得我安排不合理,大可以不参与。”
他语气平淡,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意味。
赵老四被他看得心里发毛,但仗着辈分,还想胡搅蛮缠:“你……”
“赵老四!”不等他说完,老村正于守田站了出来,厉声喝道,“铁柱带着大家挣钱,是情分!不带你,是本分!你再在这里胡搅蛮缠,挑拨离间,就别怪我不讲情面,开祠堂议事!”
于守田在村里威望仍在,此刻明确站在赵铁柱一边,顿时压下了所有杂音。赵老四悻悻地缩了缩脖子,不敢再言语。
经过这番小风波,赵铁柱顺利地将药材采收的队伍扩大到了大半个村子,并制定了详细的规矩和奖惩措施。他深知,管理这么多人,光靠情分和威望是不够的,必须有清晰的制度和足够的利益驱动。
他将采收来的药材,集中在村头一处临时搭建的棚屋里,由于守田和另外两个德高望重的老人负责登记、初步筛选和发放工钱。而核心的炮制环节,则依旧在他自家那间加了锁的工坊里,由他亲自完成,偶尔会让于慧娟过来帮忙打下手,也算是培养自己人。
于慧娟心灵手巧,又对赵铁柱全心信任,学得很快,已经能处理一些简单的步骤。两人在工坊里独处的时间增多,感情自然也愈发深厚。于守田夫妇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早已将赵铁柱当成了自家女婿。
生产规模扩大,药材源源不断地送往济世堂。高兰霞惊喜地发现,赵铁柱提供的药材不仅品质稳定,数量也远超她的预期,而且成本控制得极好。济世堂在这批军需订单中,不仅没亏,反而因为药效出众,隐隐有压过其他药铺,成为青牛镇药材行当领头羊的趋势。
这让镇上的其他几家药铺坐不住了。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赵铁柱和济世堂的崛起,无疑触动了他们的利益。
一场来自同行的明枪暗箭,正在悄然酝酿。而镇守府的李主事,在尝到甜头后,他的胃口,又会仅仅满足于这区区八成市价的军需订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