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着欢快的步伐,唐一乐回到了茅草屋,她站在栅栏外。
是时候建个房子了,建个与众不同的方便的房子。
他们的茅草屋,下个雨漏雨,吹个大风都有可能把屋顶给掀了,让唐一乐超级没有安全感。
赶在现在是五月份,大雨较少,大风也还没见。最怕下大雨,黏黏腻腻的,屋里的泥土地板走一下路滑一下,这种情况只有满娃喜欢。
她又一次感到山路漫漫,任务艰巨。但是,眼前闪过那一片荔枝林,这不是希望就有了吗?
“才基娘子,不可大意,此次万不可……”
于郎中的声音。
“阿娘咋了?”唐一乐想着推开了栅栏门。
“阿娘,我回来了。”
只见陈慧娘赶紧把刚包扎好的手放在后背。
“于郎中,您来啦?等我做个饭,您吃个午饭再走?”
“不了,你们吃,我先回了。”说着收拾东西出了门。
唐一乐送他到门口,把诊金给他,道:“多谢郎中!我阿娘伤口裂开了吗?”
于郎中接过诊金,笑道:“你这鬼机灵,看出来了?”
“您来还能什么事?”
“你阿娘偷偷破竹,想做点东西,奈何又流血,止不住才去找的我。还叫我不要告知你。”
唐一乐摇了摇头,她又不是傻子。
“您慢走。”
唐一乐决定回去开个家庭会议,会议才三个人,有一个还是啥也不懂的宝宝。要定家规,就得从娃娃抓起。
三人围坐在陈慧娘房间的床上。
“这是我们第一次正式的家庭会议。会议的内容是……”
满娃拿着他的宝贝青蛙趴在唐一乐的手臂上,“咬咬咬,青蛙咬姐姐。”
唐一乐抬头看草屋顶,严肃认真可爱的家庭会议。
她将满娃抱着,对陈慧娘说:“阿娘,身体是一切的基本。你今天的行为是不爱惜身体的。”
“阿娘只是想……”
“您想多赚点钱,可是您看,伤口裂开了不又得给诊金吗?”
“于郎中说不收钱。”
“谁赚钱都不容易,给你包扎的纱布是花钱买的,放的药是花钱买的。就算这次不收钱,您下次还好意思请他吗?”
陈慧娘低下了头。
“阿娘,我知道您想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但是也不能不管不顾,先养好伤再做其他。好吗?”
“可是……”陈慧娘想说,家里这么多事,女儿一个人做得很累,阿娘心疼。
“我知道,阿娘您心疼我,那你就快快养好您的手。”七八厘米宽,又深的伤口,伤在手腕处,怎么也得养一段时间。
陈慧娘点点头,拍了拍准备睡着的满娃。
满娃嘟囔一声“兔子”,又迷迷糊糊地闭上眼睛。
“对了,阿娘,我明天要摘点荔枝送人。您有谁要送的吗?”唐一乐问。
陈慧娘低头想了想,摇摇头。
要说唐才基在的时候还有几家送,这两年陈慧娘看尽人情冷暖。她最苦的两年连娘家也不闻不问,都怕她上门。
她现在算看清了,她以前总是想着娘家,唐才基还在的时候,她总是偷偷补贴娘家,唐才基知道也当作不知道。
谁知,唐才基一失踪,所有的亲朋好友像是一夜失踪了一样,真的让人心寒。
“早点睡,我回了。阿娘晚安。”唐一乐出来关了门,回到自己的房间。
开始写她的计划书。看着摆在桌上的文房四宝,唐一乐无从下手,这些宝贝是唐才基的,她叫陈慧娘从箱子底下掏出来。
文房四宝,它们认识她
唐一乐也认识它们,也会用,关键是她的毛笔字真的是一塌糊涂。
试着写了几个,唐一乐很是不满,除了丑,还很慢。这样不行,就这速度,她的计划什么时候才能写完?
怎么才能快点?想了一会儿想不出来,她干脆收笔躺下。
脑子里转着,明天要摘荔枝送人,一家送个三五斤。村长家要送,族长家也不能少。还有蒋公子家,那是大户,要不要多送点……
想着不知何时已睡着,梦里的唐一乐,坐在元宝堆里数元宝。
唐一乐早早地摘了三大箩筐荔枝,一筐留给陈慧娘在村里送给小菊、村长、族长、刘二伯、于郎中。
两筐她带到镇上送一些,剩下的去大槐树下卖。
镇上她没认识什么人,只认识蒋雨依家和平时收药材的药铺。
蒋府后门,一到门口,门房就拦住她。
“小姑娘,这不是你来的地方。”
“蒋雨依小姐叫送的东西。”唐一乐递过去一个有盖的篮子。
里面装的是唐一乐精挑细选的荔枝。
“麻烦小哥通传一声。”
“拿走!”门房小哥大声喝道,什么时候蒋府阿猫阿狗都能通传了?
唐一乐塞了几文钱,“辛苦您啦!”
门房小哥没有松口:“你把东西放下,走吧。”
声音明显没有刚刚大声。
远远的有个丫鬟模样的姑娘,提着一个篮子,匆匆来到门口。
“文竹姐姐回来啦?”门房小哥极快地开了门。
“您今天又给小姐买了啥好吃的啊?”
文竹啐了他一口:“闭上你的臭嘴。”
就知道吃的,搞不好别人听到,都以为小姐是个只会吃的。
“文竹姐姐慢走。”
唐一乐看出这是蒋雨依身边的丫鬟:“姐姐,您好。”
“咦?你怎的在此?”文竹记得这个小姑娘,那天小姐带回家,还拿了好吃好喝的招待她。
连三少爷也和她聊天,这姑娘不简单。
文竹道:“你有事吗?”
“家里出了新鲜的果子,拿来给小姐尝尝鲜。”唐一乐将篮子递给她,“劳烦姐姐。”
“你有心了。”文竹接了篮子就走。
唐一乐远远喊一声:“谢谢文竹姐姐!”
转头又对门房小哥说
:“谢谢小哥!这个叫荔枝。您吃。”她从箩筐里拿出几串荔枝放在门房的桌子上。
“谢谢。”门房有点尴尬地感谢。本以为唐一乐不会理会他,谁曾想这姑娘竟然不记仇,是个好相与的人。
“不客气。”唐一乐不是不记仇,她只是明白个人有个人的难处。
圆圆的丫头挑着两个箩筐来到大槐树下。
唐一乐已经习惯了这样挑重物,要搁以前,她虽是武术冠军,但肩是肯定挑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