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山迅速赶到监控室,调取并仔细查看了事发时的监控录像。然而画面显示,林千城只是正常行走至失足地点,在扶握栏杆时因栏杆突然断裂而落水,整个过程看似并无异常。
他立即做出部署:一方面增派安保人员协助全面排查监控录像,另一方面派遣技术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专业分析。很快,技术团队提交了检测结果——栏杆断裂是由于多次外力撞击所致。
这怎么可能?张文山听到这个结论时难掩震惊。
不久后,负责监控排查的安保部主管前来汇报:经查证,近半个月来,2号作业车在凌晨施工时曾多次不慎碰撞该处栏杆。而在昨日的工程整改中,1号作业车又对栏杆造成了更严重的撞击。由于这些碰撞都发生在工程收尾时段,加之该项目属于试验性质,接触人员本就稀少,因此始终无人发现这一隐患。
听着安保部主管的汇报,张文山的脸色愈发阴沉。调查结果像一记重锤,将责任毫不留情地砸在他这个项目总工程师肩上。这件事,无论如何也压不下去了。
成立事故专项小组,我亲自担任组长。张文山当机立断,声音虽轻却冷冽如冰。他转头对助理道:通知各部门主管,下午三点紧急会议。话音未落,他已转身离去,海风掀起西装下摆,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
凌晨3点,会议室的灯光亮如白昼。技术团队的报告摊在长桌上,栏杆断裂处的金属断口在灯光下泛着冷光——那是多次撞击导致的金属疲劳。更令人心惊的是安保部调出的监控:近半个月来,2号作业车夜间施工时三次擦碰同一处栏杆,而昨日的1号作业车更是直接撞了上去。
为什么没人发现?张文山的声音低沉得像把钝刀,一下下刮着在座每个人的神经。
安保部主管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夜间施工人手不足,巡检只走固定路线,加上试验阶段接触人员本来就少......
所以就成了盲区?张文山突然拍案而起,文件哗啦散落一地。会议室瞬间陷入死寂。
第二天清晨,医院走廊的消毒水味刺得人鼻腔发疼。张文山站在病房门口,手里攥着的事故调查报告已经被汗水浸得发皱。他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
林教授,这次事故,是我的责任。他的声音沙哑得不成样子。
林千城靠在床头,脸色仍透着不健康的苍白。他接过报告,眉头越皱越紧:栏杆被撞了这么多次,竟然没人管?
管理漏洞,巡检疏忽,夜间施工监管不力......张文山的声音越来越低,全是我的问题。
林千城盯着他看了很久,突然冷笑一声:所以呢?你打算怎么处理?
三天后的全体大会上,空气凝固得几乎能拧出水来。张文山站在投影前,整改方案的白光打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
第一,所有受撞击区域栏杆更换为防撞钢结构,加装实时监测传感器。
第二,夜间施工实行双人核查制,任何碰撞必须30分钟内上报。
第三,安全巡检路线全面调整,确保覆盖所有高危区域。
他的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面孔,最后停在角落里的几名作业车司机身上:至于责任追究——会场安静得能听见针落的声音,我作为总工程师,监管不力,自请降薪处分。安全主管调离岗位,当班组长停职检查。
台下响起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
但最重要的是——张文山突然提高音量,声音在会场里炸开,从今天起,任何安全隐患,必须第一时间上报!谁瞒报,谁滚蛋!
最后一句话像记重锤,狠狠砸在每个人心上。
林千城因这次事故暂停了技术指导工作,相关事务暂由其他技术人员接手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