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灯塔地下室的零号实验体
海风裹着咸腥气,顺着灯塔旋转楼梯的缝隙往里钻,林殊扶着锈蚀的栏杆,每往下走一级,空气就冷硬一分。手电筒的光束在墙壁上晃过,照出层层叠叠的涂鸦,大多是歪歪扭扭的“救命”和日期,最新的那行墨迹还泛着潮意,写着“7.13”——正是三天前。
“就是这里。”沈如晦的声音压得很低,他用匕首撬开最后一级台阶下的暗门,一股混合着福尔马林和腐肉的气味涌了出来,“灯塔管理员说,三十年前这里是个秘密实验室,后来被台风淹了才废弃。”
暗门后是条仅容一人通过的通道,两侧的墙壁黏着淡黄色的黏液,踩上去像踩在烂肉上。林殊的手电筒突然照到个金属容器,半埋在积水中,圆柱状,半人高,玻璃罩上布满裂纹,里面漂浮着个模糊的人形轮廓。
“零号实验体……”林殊的呼吸顿住,容器侧面的铭牌已经锈蚀,但“00”的刻痕依旧清晰,“资料里说,这是无面组织最早的‘成品’,融合了三个人的基因。”
沈如晦用手术刀刮下容器外壁的结晶,在灯光下捻了捻:“是骨髓提取物,还活着。”他突然指向容器内的轮廓,“看他的手腕,有和你一样的向日葵纹身。”
林殊凑近了些,玻璃罩的裂纹里渗出淡红色的液体,顺着壁面流下,在地面积成小小的水洼。容器里的人影突然动了一下,手指贴在玻璃上,划出一道血痕——那指纹竟和沈如晦的完全重合。
“不可能……”沈如晦的刀尖差点脱手,“我的基因序列从未备案过。”
“但你父亲的备案过。”林殊突然想起老院长遗嘱里的话,“三十年前,沈伯父是这个实验室的研究员。”他用手电筒照向容器底部,那里刻着行小字:“受试体沈砚,融合林氏骨髓与叶氏基因”,而“沈砚”两个字,正是沈如晦从未对外人提起的原名。
容器里的零号实验体突然睁开眼,瞳孔是纯粹的黑色,没有虹膜。他缓缓抬起手,和沈如晦贴在玻璃两侧的手完美重合,连虎口处的刀疤都分毫不差。林殊注意到实验体锁骨处有个淡粉色的印记,像朵没开的向日葵,和沈如晦小时候烫伤的疤痕位置一模一样。
“他在敲玻璃。”林殊的声音发颤,实验体的指节敲击频率很规律,三短两长,正是沈如晦常用的摩尔斯电码,“他在说‘救我’。”
沈如晦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攥着的那张纸条,上面画着个简易的灯塔,塔底画着个打叉的容器。“我爸不是死于意外。”他的声音带着冰碴,“他是想毁掉这里,被无面组织灭口的。”
实验体的胸口突然起伏得厉害,玻璃罩内的液体开始沸腾,淡红色的雾气弥漫开来。林殊发现雾气里浮出细小的文字,是基因链的序列,其中一段竟和自己的完全吻合。“他在传递信息。”林殊飞快地掏出笔记本记录,“这是无面组织的基因锁密码,破解它就能关闭所有实验体的抑制项圈!”
就在这时,通道深处传来沉重的脚步声,手电筒的光束扫过来,照亮了来人胸前的无面图腾。沈如晦将林殊拽到容器后面,握紧手术刀低声说:“记住序列,我拖住他们,你去找叶青蔓,她知道怎么用。”
实验体突然剧烈挣扎起来,玻璃罩的裂纹迅速扩大,淡红色的液体喷涌而出,在地面汇成小溪。林殊看着那些液体里漂浮的基因序列,又看了看沈如晦紧绷的侧脸,突然抓起块碎玻璃划破掌心,将血滴进液体里——他的血刚接触到那片红色,就像墨滴入清水,瞬间晕开,实验体的眼睛里竟渗出了泪水。
“原来如此……”林殊恍然大悟,“我们的基因融合,才能激活他的意识。”
沈如晦已经冲了出去,刀刃与对方的铁棍碰撞声刺耳欲聋。林殊最后看了眼容器里的零号实验体,他正用力捶打着玻璃,嘴里无声地重复着什么。林殊读懂了他的唇语——那是沈如晦父亲的名字,也是沈如晦藏了三十年的执念。
他揣好笔记本,顺着来时的路狂奔,身后是玻璃破碎的巨响和沈如晦的闷哼。林殊攥紧流血的掌心,那里还残留着零号实验体的温度,像一团火,烧得他喉咙发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