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太守府内,刘备特意召见了新降的大将高顺。
高顺步入厅堂,虽已卸甲,但身姿依旧挺拔如松,眉宇间带着历经沙场的坚毅与一丝难以化解的沉郁。他抱拳行礼,声音平稳:“末将高顺,拜见主公。”
刘备起身,亲自上前扶起他,目光诚恳:“高将军不必多礼。备虽与将军昔日各为其主,然将军之忠勇、陷阵营之精锐,备心甚敬之。今日请将军来,是有一事相托。”
高顺抬眼,略有疑惑。
刘备指向厅外广阔的校场,沉声道:“渤海郡乃青州门户,直面冀州袁绍,位置险要,不可无精兵强将镇守。翼德虽勇,然需大将辅佐。将军善于练兵,尤精步战。备欲请将军,于渤海郡及翼德麾下兵马中,遴选健儿,重建陷阵营!一应武器装备、粮饷供给,皆按最高标准,并由神工营全力配合,依将军所提要求量身打造!不知将军,可愿担此重任?”
高顺闻言,身躯猛地一震,难以置信地看向刘备。重建陷阵营?而且是在刚刚击败他们的敌人麾下?这需要何等的信任与气度?
“主公……顺乃新降之将,败军之帅,何德何能……”高顺声音有些干涩。
刘备摆手打断,真诚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备观将军,乃信义忠勇之士,既已归心,必竭尽全力。陷阵营威名,不应随吕布沉沦,而当于匡扶汉室、保境安民之大业中再放光彩!将军可愿助备,练就一支天下强军,拱卫这渤海百姓?”
这番话,如同重锤敲在高顺心上。不仅给予了他极大的信任和权力,更将他个人的荣誉与军队的使命提升到了“匡扶汉室、保境安民”的高度。一股久违的热流涌上高顺心头,他猛地单膝跪地,抱拳过头,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顺……蒙主公如此信重,敢不效死力!必为主公练出一支无敌陷阵之师,镇守渤海,万死不辞!”
“好!得高将军,渤海无忧矣!”刘备大喜,再次用力扶起他,“即日便奏请朝廷,表奏将军为渤海都尉,辅佐翼德,共镇此郡!”
此时,闻讯赶来的张飞大步踏入厅堂,声如洪钟:“大哥!可是让高将军帮俺老张练兵?”他围着高顺转了一圈,豹眼圆睁,非但没有丝毫芥蒂,反而满是兴奋,“好!太好了!高将军,你那陷阵营是真厉害!能和麴义那先登营硬碰硬还不落下风!俺老张早就眼馋了!以后这练重步兵的事,就全靠你了!需要啥,跟俺说!俺去找大哥要!”
张飞直爽的热情冲散了最后一丝尴尬,高顺看着这位声名赫赫的猛将如此认可自己,心中更是安定,拱手道:“张将军放心,顺必竭尽所能!”
刘备见二将相处融洽,心中欣慰,又道:“元俭心思缜密,熟悉郡内事务,可协助翼德、高将军处理军务民事。渤海郡防务,便托付三位了!”
“主公放心!”张飞、高顺、廖化齐声应命。
安排妥渤海郡核心将领,刘备又对乐安郡防务做出调整,命田豫总揽乐安军事,厉兵秣马,作为渤海郡的坚强后盾和快速支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