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万寿宫的丹房内,烟气较往日淡了些,却另有一种清灵之气流转。
嘉靖帝朱厚熜并未如常打坐炼丹,而是立于殿中,徐徐演练一套掌法。
但见他身形舒展,双臂开合间似有羽翼振动,步法轻盈灵动,点地无声,偶尔并指刺出,空气中竟发出细微的锐响,仿佛鹤唳清空。
他面容依旧清癯,但眉宇间往日因服食丹药而积郁的沉疴之气竟消散不少,双目开阖精光隐现,一套掌法打完,气息悠长,面色红润,竟无半分疲态。
“仙师所传这‘仙鹤神功’,果真玄妙无比,不仅强身健体,更能澄净心神,远胜铅汞之物。”
嘉靖收势而立,语气中充满了对沈浪的叹服与推崇。
自修炼此功以来,他自觉身体轻健,精力充沛,连处理积压奏折都顺畅了许多。
当然这自然是沈大道长开的小灶,利用吸功大法过渡他人精元给嘉靖。
此时单以内息而论,嘉靖老儿武功已远在岳不群之上,放眼江湖也算一流高手。
更令嘉靖欣喜的是,因修炼有成,心神稳固,那“二龙不相见”的心病渐去。
他不仅常召太子裕王入宫考校学问,甚至开始让太子接触部分政务,于一旁观摩学习,颇有悉心栽培、逐步交权之意。
此举在深宫朝堂,无疑投下了一块巨石。
以徐阶、高拱等为首的清流官员,虽乐见皇帝疏远丹药、亲近太子、关注政务,但皇帝对那逍遥子的信任却与日俱增,甚至因其一言而改变多年避见太子的惯例,这让他们心中五味杂陈,隐感不安。
而更多依附于旧有格局、凭借皇帝怠政得以揽权营私的官员,则深感利益受损,危机暗藏。
暗流,在一片祥和的表象下涌动。
这一夜,月黑风高。
嘉靖批阅完奏章,屏退左右,独自信步返回寝殿。
途经一段灯光晦暗的宫廊时,两侧阴影中骤然窜出十数道矫捷的黑影!
这些人都是日常服侍嘉靖的宫女,但今日却见他们身手迅捷,眼神狠戾,手中持着绸带,直扑嘉靖,想要勒死皇帝老儿!
动作干脆利落,显然是谋划已久。
若是数月前的嘉靖,面对如此猝不及防的围杀,即便有侍卫及时赶来,也难免惊惶受伤。
然而此刻——
嘉靖眼中精光一闪,竟无多少惧色,反而冷哼一声:“宵小之徒,安敢惊驾!”
话音未落,他身形如被无形之风带动,滴溜溜一转,竟于间不容发之际从数道寒光的缝隙中滑开。
同时双臂一振,袍袖鼓荡,发出“噗”地一声闷响,如鹤翼拍风,最当先两名“宫女”只觉得一股柔韧而磅礴的力道涌来,手中绸带竟拿捏不住,脱手飞出,人也被带得踉跄倒退。
“昏君!拿命来!”为首一名宫女面目狰狞,厉喝一声,合身扑上,尖簪直刺嘉靖咽喉。
嘉靖不退反进,左手如鹤啄般闪电般探出,精准无比地啄在她手腕脉门上。
那宫女顿觉半身酸麻,力道尽失。嘉靖右手随之并指如剑,疾点其胸口膻中穴。
“呃!”那宫女如遭重击,双眼凸出,向后便倒,竟无声息。
仔细看去,其胸口衣衫完好,却有一个极细微的凹陷,仿佛真被仙鹤锐喙啄中,劲力直透心脉。
嘉靖身形展开,仙鹤神功的威力真正显现。但见他在围攻中穿梭自如,身法飘逸灵动,每每于毫厘之间避开攻击。
他的招式并不复杂,多以指、掌为主,时而如鹤啄般迅疾点刺,专破要害;
时而如鹤翅般拍扫,力道沉猛,中者立扑;步法更是轻灵变幻,如踏波涉水,那些宫女虽拼死攻击,却连他的衣角都难以碰到。
转眼间,地上已倒了七八人,皆是一击毙命,伤处多在咽喉、心脉、太阳穴等要害,且伤口奇特,似钝似锐,果然隐隐透出一股被巨大鹤喙啄击致的奇异痕迹。
待行刺之人全部毙命,嘉靖冷哼一声:“我还没出力,你们就倒下了,真是废物。”
殿外侍卫听得宫内异响,终于惊呼着冲杀进来,只见皇帝陛下独立场中,青烟缭绕,周遭伏尸一片,皆是宫女装扮的刺客,而陛下本人却只是微微脏了龙袍衣角,神色冷冽,毫发无伤。
“陛下!臣等救驾来迟,罪该万死!”侍卫统领吓得魂飞魄散,跪地请罪。
嘉靖漠然扫过地上尸体,摆了摆手,语气平静中带着一丝肃杀:“清查余孽,彻查主使。朕倒要看看,是谁如此迫不及待。”
事后,侍卫们战战兢兢地处理现场。
有好事的年轻侍卫偷偷打量着那些死状奇特的宫女,忍不住低声对同伴咋舌道:
“陛下的武功……何时变得如此厉害?这些逆贼死的……你看那伤口,像不像是被仙鹤啄死的?
难道……难道那位逍遥子仙长,真是上天派来辅佐陛下的神仙?传授的是仙家武艺?”
此言一出,周围侍卫皆露敬畏骇然之色,心中对那位神秘的逍遥子更是充满了神话般的想象。
这话自然也隐约传到了嘉靖耳中。他负手立于殿内,目光幽深地望向西苑精舍的方向。
刺杀之事,翌日虽严令禁口,但如此惊天大事,又如何能完全瞒住?
朝野暗地震动,各方势力对皇帝突然展现的惊人武力惊疑不定,而对那位能令皇帝“脱胎换骨”的逍遥子,更是充满了敬畏、恐惧与猜测。
经此一役,嘉靖对沈浪的信任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不仅因其传授神功救了自己一命,更因这“仙鹤神功”带来的改变,切实可见,远胜虚无缥缈的长生丹药。
次日,嘉靖竟亲自驾临沈浪居所,不仅厚加赏赐,更下了一道口谕:
“仙师于朕,有救驾授艺之大恩,更乃国之祥瑞。自即日起,大内秘藏之书库、珍宝阁,乃至……皇家历代收集之武学典藏、奇物异志,皆对仙师敞开。仙师可任意观阅取用,无需请旨,任何人不得阻拦!”
这道恩旨,可谓旷古未有。
大内库藏,尤其是皇家武学秘库,其中不知收录了多少江湖中梦寐以求的绝学秘籍、失传古籍以及伴随这些武功而来的神兵利器和奇物,乃是大明皇朝底蕴之一,历来唯有皇帝本人可随意调阅。
如今,竟对一道人完全敞开!
沈浪闻言,脸上依旧那副慵懒笑容,只是微微颔首:“陛下厚爱,贫道却之不恭。正好贫道对些故纸堆颇有兴趣,便去看看罢。”
于是,在太监恭敬的引领下,沈浪青衫飘飘,悠然步入了守卫森严、机关重重的大内秘库之中。厚重的库门在他身后缓缓关闭,将外界的所有纷扰与猜测尽数隔绝。
库内烛火通明,书香与陈旧的兵器、玉石气息混合。一眼望去,书架鳞次栉比,直抵高处,其上古籍函匣浩如烟海;另一侧,则是诸多锦盒玉箱,内盛奇物。
沈浪的目光扫过那些标着《永乐大典》副本、历代兵家密录、道家失传典籍、甚至前朝皇室秘档的书架,最终落在了一排明显更为古老、材质特殊的书架前,那里存放的,正是大明历代搜集、甚至源自宋元时期的武学秘本。
他的嘴角,终于勾起一抹真正感兴趣的弧度。
“《密宗精神大法》残篇?……《灵鳖步》注解?有点意思……嗯?这是……《仙猬神功》的原理解说?乐之杨当年留下的灵飞经残篇?……有趣,实在有趣。”
他抽出一卷非帛非纸、入手冰凉的古老卷轴,缓缓展开,眼中闪烁着洞悉一切的光芒。
“让贫道看看,这方天地的武学,究竟藏了多少奥秘……又能给贫道的带来些什么新的灵感呢……”
低语声中,他的身影渐渐融入这浩瀚的书海与宝光之中。
宫外的风云变幻,似乎已与他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