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永济周围的鬼子们很快就惊恐地发现,他们的对手似乎已经换了个人。
虽说侦察营作为一个专门的侦查单位,其携带的重武器数量注定不会太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火力上有多么的薄弱。
相反,他们手中的武器装备足以让任何轻视他们的敌人付出惨重的代价。
“灰狗”m8型侦查装甲车,配备了威力强大的37毫米火炮和12.7毫米重机枪,这种火力配置在一公里的距离上,轻而易举地就能撕碎那些看似坚固的砖石结构炮楼,让它们在瞬间化为废墟。
而侦察营的步兵们,则是巧妙地借助着“灰狗”们的强大火力,压制住炮楼中的敌人,
趁着敌人火力间歇的瞬间,轻而易举地用m18型57毫米无后坐力炮进行精确打击,挨个点名,将敌人一一消灭。
当那些被打得无法承受的鬼子们,狼狈不堪地从已经支离破碎的炮楼中逃出来时,迎接他们的却是侦察营配属的60毫米迫击炮以及狙击手的无情点杀。
每一发炮弹,每一颗子弹,都像是死神的召唤,让鬼子们无处可逃。
一个又一个在当地军民眼中看似坚不可摧的据点炮楼,就这样在侦察营的猛烈攻势下,逐渐灰飞烟灭,化为一片废墟。
那些曾经被囚禁在“囚笼”中的游击队们,也在这股强大的攻势下迅速活跃起来,
一时间,整个永济周围呈现出烽火燎原之势,战火再度在这片土地上熊熊燃烧。
此时,已经逐渐恢复冷静的牛岛实常,脸色铁青地坐在指挥部里,静静地聆听着内田银之助汇报着下方的损失情况(注:前面第二十师团的参谋长写错了,应该是内田银之助)
每一句话都像是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击在他的心上。
“机场遭遇夏国空军的突袭,超过三分之二的飞机被彻底摧毁,
地勤人员因对方投掷的特殊燃烧弹导致伤亡惨重,初步估计损失已经达到一千五百人以上!”内田银之助声音低沉的说道。
“就在运城机场遭到袭击的同时,我运城周边的各个据点也突然失去了联系,派去侦查的部队也悉数失踪,至今未归!”
“至今为止,袭击我们的敌人身份仍旧.....不明!”
“混蛋!”
牛岛尾实愤怒地骂道,脸色变得更加阴沉。
仗打到现在,竟然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这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派,再派!”
牛岛实常愤怒地敲了敲桌子,发出清脆的声响。
“务必想办法搞清楚,究竟是谁在对我们动手!”
“师团长阁下,参谋长阁下!”
就在这时,一名参谋满头大汗地跑了进来,在众目睽睽之下大跨步走进了作战室,神色慌张。
“混蛋,你是个军官,怎么如此惊慌!”内田银之助看着眼前有些失态的参谋,愤怒地斥责道。
“是第40旅团长高桥少将的急电!”
丝毫不敢怠慢的参谋连忙举起手中的电报,声音急促地说道:
“第40旅团遭遇大批身份不明的夏国军队袭击,对方装备有大量重型火炮和战车,我军伤亡惨重,高桥少将已经下令将部队全部收缩到永济城中,准备进行巷战!”
“什么!”
闻言,牛岛实常和内田银之助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一把将电报从参谋的手中抓过来,难以置信的牛岛实常粗略地看过后,才将电报交给了内田银之助。
“敌人到底是谁?”牛岛实常感到自己的头仿佛都大了几圈。
“难道是山城的中央军准备收复西山省,因而策划并发起了这场战役?”
内田银之助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几分谨慎和试探,小心翼翼地提出了自己的推测。
“不可能!”牛岛实常的反应极为强烈,他斩钉截铁地摇了摇头。
“山城方面绝不可能在这个时刻为绥晋军冒险火中取栗,这样的举动对他们而言,无疑是自找麻烦,百害而无一利,完全不符合他们自己的利益!”
对于山城那帮人隔岸观火火中取粟的尿性,牛岛实常确实看的异常清楚。
“那还能是谁?”
内田银之助困惑地问道
“对啊,那还能是……不对!”
牛岛实常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丝灵光,仿佛拨云见日般瞬间明白了什么,他猛地从座位上站起身,激动地脱口而出。
“三百师!”
“三百师?!”
听到自家师团长突然提及这个名字,内田银之助不由自主地倒吸了一口冷气,一股前所未有的寒意从心中涌起。
三百师这个名字,对他们来说可谓绝不陌生。
作为军界高层,他们自然拥有各自的消息渠道,他们清楚地知道,这支部队曾在岛国军界掀起了怎样的惊涛骇浪。
不说那些在战场上直接战死的将官,光是因与三百师交锋而直接或间接被牵连进去的各级军官,前前后后的数量竟然达到了惊人的三位数!
这些人,无一不是在军界中声名显赫、举足轻重的人物,然而如今却如同秋天的落叶般,或是被永久性地强制脱下军服,黯然离开军界,或是被强制性永久转入预备役,失去了昔日的荣耀与权力。
想到这些,牛岛实常和内田银之助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心中对三百师的恐惧与忌惮更甚。
他们虽然早已心知肚明,三百师最终进入西山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然而当真正面临与对方交手的时刻,这才深切地意识到,此时自己手中捧着的,竟是一颗货真价实、烫手难耐的滚烫山芋。
就拿驻扎在永济地区的第40旅团为例,该旅团下辖两个联队,兵力总数高达八千余人,并且配备了数量庞大的卡车和重型火炮。
如此强大的兵力配置,不要说绥晋军和八路军难以与之抗衡,即便是从山城调来的中央军,哪怕出动几个军甚至整个集团军,也未必能在战场上占到多少便宜。
然而,谁能料到,这才仅仅刚过去没多久,第40旅团竟然被三百师打得如同孙子一般,只能龟缩在永济城中,死活不敢出来应战。
这种令人胆寒的战斗力,是鬼子在夏国战场上前所未见的。
如今,得知极有可能要与这支凶猛无比的部队正面交锋,牛岛实常顿时感到有些六神无主起来。
这里不妨插一句题外话,牛岛实常由于早年就读于工兵科,因此在部队指挥能力方面,相较于其他同僚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
幸亏在过去的日子里,有他的参谋长杵村久藏大佐在背后全力支撑,才使得部队运转顺畅,没有出现什么大的乱子。
然而,就在一个多月前,杵村久藏在指挥前线部队作战的过程中不幸被击毙(死后被追授为少将),
而接任参谋长职务的内田银之助,由于新官上任不久,经验尚显不足,这无疑为接下来的战斗埋下了不小的隐患。
“立即给泰元发报,请求司令官阁下紧急派兵增援!”
没有太好办法的牛岛实常只能先将这里发生的情况报告给第一军司令部,不管对方究竟是不是三百师,能将一个旅团揍成这样已经远远不是以往那种简单的事态了!
“以及,立即给高木义人(第39旅团长)发报,让他紧急抽调一个联队火速增援被困在永济的第40旅团!”
“哈依!”
知道情况危急的内田银之助丝毫不敢怠慢,赶忙下去执行命令了。
事实上,第40旅团的实际情况远比高桥多贺二在电报中所描述的严峻得多。
由于绥晋军和中央军在之前的战斗中被击溃,战斗力大幅削弱,而八路军则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术,这使得第40旅团原本设定的正规战任务不得不迅速转变为更为艰难的治安战。
在这种背景下,原本编制完整的旅团也被迫拆分成数量众多的中小单位,这些小股部队被分散到各个地方的据点进行驻守。
按照鬼子的军事逻辑来看,对付一般的抵抗武装,这种分散驻守的策略还算得上是可行之举。
毕竟,小股部队可以更灵活地应对地方上的零星抵抗,维护局部的治安稳定。
然而,问题在于他们此次面对的对手并非普通的抵抗武装,而是实力强大的三百师。
将原本就有限的兵力像撒胡椒面一样分散到各地,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就有些不够看了。
更为糟糕的是,由于鬼子在当地对百姓实施了极为残忍的暴行,早已民怨沸腾,许多对日军深恶痛绝的百姓自发组织起了众多的游击队,积极参与到抗击鬼子的斗争中来。
当得知三百师准备攻打永济的消息后,再加上早期侦察营与游击队的初步交涉进展顺利,大家在共同抗击鬼子这一目标上迅速达成了惊人的一致。
于是,各个地方鬼子据点的情报便如潮水般源源不断地汇总到了三百师的手中。
面对三百师的重型火力,据点中的鬼子根本无法有效抵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防御工事被摧毁。
那些试图抵抗的鬼子,在三百师的强大火力面前,显得如同土鸡瓦狗般不堪一击。
而那些抵抗无望,试图呼叫支援的鬼子,却发现连接大部队的电话线早已被神出鬼没的游击队员们剪断,通讯中断,孤立无援。
至于那些实在顶不住压力,想要撤退的鬼子,更是绝望地发现,撤退的道路上早已布满了密密麻麻、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游击队,退路被封死,陷入了绝境。
许多鬼子的据点,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逐个拔除的。
而韩冰在打下据点后,也毫不吝啬地将缴获的战利品绝大部分都分给了游击队员们。
眼见韩冰如此慷慨大方,游击队们的士气大振,行动自然也更加积极,纷纷拿出了各自最大的本领投入到收拾鬼子的活动中去。
于是,高桥多贺二痛苦地发现,之前为了进行治安战而分散出去的部队,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撤回,或者说,已经陷入了无法撤回的困境。
稍微靠近永济的鬼子还能勉强逃回一些,而那些距离较远的部队,则只能自求多福了。
最终,第40旅团仅收拢到了不足五千人的残兵败将,再加上永济中的伪军、警察以及由汉奸组建的地方武装,勉勉强强拼凑起了七千多人的兵力。
然而,还没等高桥多贺二从接连的打击中缓过神来,他就惊恐地发现,整个永济竟然已经被三百师的数万人马包围得水泄不通。
就这样,据守永济的第40旅团,很快就迎来了铺天盖地的火力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