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远成了商场里为数不多先吃到“蛋糕”的人。
当别人还在为新手机的微薄利润斤斤计较时,他已经靠回收二手机赚到了第一桶金。
他收的第一部二手机是一台诺基亚。那天,一个大学生模样的男孩拿着手机犹豫不决地问:“老板,这个能收吗?”
志远接过手机,像对待一件艺术品一样,仔细检查每一个细节。
先看外观:机身有轻微划痕,但整体成色不错。
再查功能:他熟练地拆下电池,核对串号,装上电池,开机、测试通话、检查屏幕、按键、铃声……每一项都一丝不苟。
“这手机成色还行,就是划痕有点多,我最多给你300。”志远报出了一个试探性的价格。
“老板,再加50吧,我这手机买的时候一千多呢,还挺新的。”男孩恳求道。
志远笑了笑,指着手机的划痕说:“你看,这几处划痕很明显。这样吧,各退一步,我给你320,怎么样?”
男孩想了想,点头同意了。
“这手机是你自己的吧?发票还在吗?”
男孩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是我自己的,发票找不到了。”
“身份证带了吗?”志远学着其他人收手机的样子问道。
“没带,我能背下身份证号。”
“那也行。”志远拿出记事本,认真登记了男孩的身份证信息,并让他在收据上签了字。
交易成功。志远当天就把这台诺基亚以650元的价格卖给了那个广东背包客,一下就赚了330元!
初战告捷,志远的信心大增。他开始主动出击,见到人过来就在柜台前吆喝:“高价回收二手机!”
他还推出了“以旧换新”的业务。
“哥,你这台旧手机我给你折价400,这部新手机本来卖1500,你只需要补1100就行了,比你单独买新手机划算多了!”
这个模式让顾客感觉自己的旧手机卖了高价,买新手机也捡了便宜,一时间吸引了大量顾客。
生意越来越好,志远的柜台前总是人来人往。
然而,就在志远的生意如日中天的时候,危机悄然而至。
一天下午,商场里突然来了几位穿制服的警察。他们径直走到志远的柜台前。
“你是这家柜台的老板吗?”为首的警察问道。
“是的,我是。”志远心里“咯噔”一下,但还是镇定地回答。
警察指了指身后一个神色慌张的年轻人,说:“这个人说,他把一部偷来的手机卖给了你。现在失主找到了,我们需要核实一下。”
志远的脑子“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警察指着柜台里的一款爱立信t18二手机,对那个年轻人说:“是这一部吗?”
年轻人怯怯地点了点头。
志远的心沉到了谷底。他颤抖着手,把那台手机拿了出来。
不一会儿,警察带来了失主。失主拿出购机发票,上面清楚地印着手机的串号。警察打开手机电池盖,核对无误。
“你涉嫌收购赃物,请跟我们走一趟。”警察的声音冰冷而不容置疑。
志远感觉一阵天旋地转。他知道,麻烦大了。
柜台里的二手机全部被没收,还要面临罚钱甚至拘留,对于现在的志远来说,钱不是问题,但那些手机是他的全部流动资金。
去派出所的路上,志远偷偷给钢蛋发了条短信:“蛋哥,我收手机出事了,被带到城南派出所。”
钢蛋正在打牌,看到短信立刻扔下牌友:“哥几个继续,我有点急事!”
进了派出所,志远被带进一个小房间做笔录。警察问得很详细,特别是关于那个卖手机的年轻人。
“第几次收他的手机?”
“第一次,真是第一次!”
“还收过其他来路不明的手机吗?”
“没有,我才刚开始做二手机,都很小心的...”
做完笔录,警察收走了志远的手机和随身物品,把他关进一个玻璃隔间。里面只有一个小板凳,再无他物。
“好好想想,还有没有其他情况。”警察说完,“咔哒”一声锁上门。
开始的一个小时,志远还算镇定。他坐在小板凳上,回想整个经过,确认自己确实不知情。
但渐渐地,一股尿意袭来。他起身拍打玻璃门,外面警察来来往往,却没人看他一眼。
“警官,能上个厕所吗?”志远提高声音。
还是没人理会。尿意越来越强,志远夹紧双腿,额头渗出细汗。他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站起,试图用各种姿势缓解膀胱的压力。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志远的脸憋得通红。他感觉自己像个即将爆炸的气球,每一次呼吸都小心翼翼,生怕稍微用力就会失控。膀胱传来的胀痛感越来越强烈,像是有人不停地在里面打气。
“求求你们,让我上个厕所...”志远的声音已经带上了哭腔,佝偻着身子,几乎要跪在地上。
就在他几乎绝望,甚至考虑要不要就地解决时,一个领导模样的人领着钢蛋走了进来。
“远子!”钢蛋一眼就看到隔间里痛苦不堪的志远。
领导刷卡开门的那一刻,志远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甚至来不及跟钢蛋说话。他一路狂奔到厕所,解开裤子的那一刻,整个人都在发抖。
当积蓄已久的压力终于释放,志远靠在墙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像是重获新生。
回到审讯室,钢蛋好奇地问:“你刚才跑那么快干嘛?”
志远苦笑:“蛋哥,差点被一泡尿憋死。他们这是故意的吧?”
旁边的领导似笑非笑:“配合调查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在钢蛋找的关系斡旋下,警方最终认定志远确实不知情,以教育为主,让他签了保证书后释放了。
临走时,办案民警特意叮嘱:“以后收二手机必须登记卖方身份证,留下联系方式。再出事可就没这么简单了。”
经历这次风波,志远变得更加谨慎。他在柜台前立了块醒目的牌子,又在下面加个几个字:“高价回收二手机,必须出示身份证”。
从此以后,志远收手机有个规定:无论价格多便宜,没有身份证的一律不收。
李霞还是经常冷嘲热讽:“志远啊,你这也太小心了吧?看我这,从来不登记,不也没事?再说了,商场里干二手机的哪个没被带走过。”
志远只是笑笑,不再解释。有些人非要撞了南墙才回头,而他,已经撞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