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刚踏入第二年春天,荒坡上的樱桃树就冒出了星星点点的花苞,可没等苏景妧和顾衍高兴几天,李婶就慌慌张张地跑来找他们:“不好了!我刚去看树,好几棵樱桃的叶子上都长了黑斑,有的花苞还蔫了!”
两人跟着李婶往荒坡跑,远远就看见几棵樱桃树的叶片上缀着褐色斑点,边缘还卷着焦边,最严重的一棵连花苞都耷拉着,像是被抽走了力气,顾衍蹲下来仔细查看叶片,又用手机拍了照片发给老刘,没一会儿老刘就回了消息:是樱桃褐斑病,春季多雨最容易犯,得赶紧喷专用杀菌剂,不然会传染整片果园。
可问题跟着来了——联盟里没人懂果树病虫害防治,农户们连杀菌剂的型号都分不清,更怕喷多了影响果子安全,苏景妧当机立断,让顾衍去县里买老刘推荐的低毒杀菌剂,自己则在村里的大喇叭里喊农户们来荒坡集合,先把染病的果树做上标记,避免误碰。
等顾衍拉着杀菌剂回来,老刘也骑着电动车赶来了,他没急着教大家喷药,而是先拿出病叶样本,在田埂上给农户们上课:“这褐斑病靠雨水传播,以后下雨后要及时检查叶片,发现斑点先把病叶摘了烧掉,再喷药才管用。”说着他还示范如何调配药液,“一袋药兑三十斤水,喷的时候要对着叶片背面和枝干缝隙,别漏了角落。”
顾衍跟着老刘学配药,苏景妧则组织农户分组行动,一组负责摘病叶,一组跟着顾衍学喷药,张叔拿着喷雾器,手却有点抖:“这药喷多了,以后樱桃能吃吗?”老刘笑着递给他一张检测报告:“这是低毒杀菌剂,喷完一周就会降解,等果子成熟时早没残留了,你们放心!”
一场病虫害防治下来,大家都摸清了果树养护的门道,顾衍索性在果园旁搭了个简易的看护棚,每天安排两户农户轮班巡查,还在棚里放了本养护日志,让大家记录果树的生长情况,苏景妧则想着未雨绸缪,联系了市里的农产品检测机构,约定挂果后每月来测一次农残,确保果子符合采摘标准。
转眼到了四月,樱桃树挂满了红通通的果子,远远望去像缀满了小红灯笼,可新的难题又冒了出来:怎么让游客知道这里有樱桃采摘?顾衍想着去市里发传单,苏景妧却摇了摇头:“现在大家都看手机,发传单效果不好。”她灵机一动,联系了之前合作的连锁超市,让对方在门店里贴采摘宣传海报,又找镇上的大学生村官帮忙拍了段果园视频,发在本地生活平台上,还标注了“有机种植、现摘现吃”的卖点。
视频发出去没两天,就有游客打电话来咨询,苏景妧和顾衍赶紧组织农户收拾采摘步道,在入口处搭了个简易的售票亭,还准备了小篮子和纸巾,采摘第一天,就来了十几组家庭游客,孩子们提着小篮子在果树下穿梭,大人们则拿着手机拍照,李婶忙着给游客称重,脸上笑开了花:“没想到这果子真能吸引这么多人来!”
傍晚游客走后,顾衍算了笔账,第一天的收入就抵得上三亩水稻的利润,他拿着账本给苏景妧看,苏景妧却指着远处的稻田说:“等樱桃摘完,咱们可以把水稻田也做成‘稻田观光’,让游客体验插秧、收割,这样一年四季都有收入。”顾衍眼睛一亮,刚想开口,就看见老周扛着锄头走过来:“明天我也来帮忙,咱们这荒坡,真的变金坡了!”
樱桃采摘季刚过,苏景妧就把“稻田观光”的方案提上了日程,她和顾衍踩着刚翻耕过的田埂,看着泥土里冒出的新绿,顾衍指着靠近路边的两亩稻田说:“这片田地势平,离停车场近,适合做体验区。”苏景妧则掏出笔记本画草图:“得在田边搭个换衣棚,准备些防水裤和小秧苗,再立块牌子教大家怎么插秧。”
可方案刚跟农户们说,老周就犯了愁:“咱们种水稻都是按节气来的,游客来插秧要是插得乱七八糟,会不会影响收成啊?”这话戳中了不少农户的顾虑,张叔也跟着点头:“是啊,要是插深了不发芽,插浅了被水冲,这损失算谁的?”
苏景妧早有准备,她从农技站借来了几捆育好的秧苗,在体验区旁边划出一小块“教学田”,顾衍挽起裤腿下了田,示范起标准的插秧动作:“手捏秧苗根部,插入泥土两厘米,株距保持十公分,这样既不影响生长,游客也容易学。”他还提议,每天限量接待十组游客,每组指定区域插秧,结束后让农户再检查调整,确保不耽误收成。
李婶看着顾衍在田里忙活,笑着说:“我家那小子以前总嫌插秧累,要是让城里孩子来试试,说不定还能成个教育项目呢!”这话提醒了苏景妧,她联系了县里的几所小学,推出“稻田研学”活动,不仅教孩子们插秧,还安排了认识农作物、磨米浆的环节,没想到消息一发出,就有三所小学报名,一下子订了二十场活动。
为了做好研学接待,两人又忙着改造细节,苏景妧在换衣棚旁搭了个洗手池,还准备了儿童专用的小防水裤;顾衍则找木工做了十几块小木牌,上面写着水稻的生长周期,插在体验区周围,农户们也主动来帮忙,有的整理田埂,有的准备磨米浆的石磨,田埂上又热闹了起来。
可研学活动刚开始,天就下起了小雨。看着乌云密布的天空,老周急得直跺脚:“这雨要是下大了,孩子们怎么插秧?订单不会黄了吧?”苏景妧却没慌,她早就在村里的旧仓库里搭了临时课堂,提前准备了水稻生长的纪录片和手工材料,当天下午,孩子们在仓库里看完纪录片,又跟着农户学编稻草人,虽然没插成秧,却照样玩得开心。
雨停后,顾衍又有了新想法:“咱们可以做个‘雨天备选方案’,把磨米浆、编稻草人这些活动固定下来,不管晴雨都能接待。”苏景妧立刻点头,还联系了镇上的打印店,做了一批彩色的研学手册,里面印着水稻知识和活动流程。
随着研学活动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家长带着孩子来体验,有的还会顺便买些联盟的花生酱和大米,一天傍晚,苏景妧和顾衍坐在田埂上,看着夕阳下的稻田,顾衍忽然说:“咱们是不是可以把村里的闲置房屋改造成民宿?这样游客来了能住下,还能多一笔收入。”苏景妧眼睛一亮,刚想接话,就看见村里的王书记走过来:“镇里刚好有闲置农房改造的补贴政策,我正想找你们聊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