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曼的行动力,超出了苏晚的想象。
就在苏晚开出“药方”的第二天,一辆小型起重机就开进了别墅的院子,在专业团队的操作下,那座价值不菲的金属雕塑,被小心翼翼地移走了。
当那个巨大的、充满压迫感的物体从客厅中央消失时,整个空间的气场,瞬间为之一变。阳光透过落地窗照进来,仿佛都变得柔和了许多。空气,似乎也开始真正地流动了起来。
林曼邀请苏晚留下来,监督几项最重要的初步改造。她信任苏晚的专业判断。
苏晚欣然应允。她看着工人们将一张巨大的、柔软的米色地毯铺在客厅中央,换掉冰冷的射灯,一种参与创造的喜悦感油然而生。
在改造的间隙,林曼与苏晚坐在洒满阳光的露台上喝茶。没有了那份紧绷的疏离感,林曼展现出了她作为普通女人的一面。她和苏晚聊起了自己的创业史,聊起了那些不为人知的艰辛。
“我曾经以为,只要足够强大,足够理性,就能掌控一切。”林曼看着远处波光粼粼的泳池,轻声说,“直到我发现,我连自己的睡眠,自己的身体,都无法掌控。我才明白,人,终究是需要温度的。”
她转过头,看着苏晚,眼神里是真诚的感激:“苏晚,你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一种,不需要放弃自我,却能与世界温柔和解的可能。”
苏晚微笑着摇了摇头:“是您自己,给了自己这个机会。”
临走时,苏晚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了一个小小的礼物送给林曼。那是一个朴实无华的赤陶花盆,里面装着疏松的土壤,旁边还附着一小包罗勒的种子。
“林女士,”苏晚将花盆递到她手中,“这是我的一点小心意。这栋房子,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这‘东风’,就是需要您亲手去创造的,鲜活的生命力。”
“回去后,试着亲手种下它,给它浇水,晒太阳。看着它发芽,长大。这个过程,会帮助您找回与‘生命’最本真的连接。有时候,改变,就从这些最小的事情开始。”
林曼看着手中那个温暖、粗糙的花盆,再看看眼前这个眼神清澈、笑容温暖的年轻女孩,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轻轻地触动了。
她郑重地接了过来,认真地说:“好。我会的。”
回程的车上,苏晚靠在副驾驶座,心中感慨万千。这次出诊,对她的触动极大。它让她深刻地意识到,她的能力,可以触及到更高、更深的层面,去帮助那些在物质世界里拥有一切,却在精神世界里迷失了方向的人。
这种成就感,让她心中那个被王一然点燃的念头,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和坚定。
她转头,看着正在专心开车的王一然,语气笃定地开口:
“一然。”
“嗯?”
“我决定了。”苏晚的眼睛在夕阳的余晖下,闪烁着明亮的光芒,“我要成立我自己的工作室。一个专业的,能承接更复杂案例,也能把‘微光计划’做得更好的,正式的工作室。”
王一然闻言,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意。他知道,林曼的这次委托,就是那股东风,彻底吹散了她心中最后的一丝犹豫。
他没有多问,只是腾出一只手,紧紧地握住了她的手,用最沉稳有力的声音,说了两个字:
“我支持。”
这,就是她需要的,全部的力量。
车子平稳地行驶在回家的路上,苏晚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几天后,苏晚的手机收到了一条来自林曼的微信。没有文字,只有一张照片。
照片上,是那个赤陶花盆,被放在一扇明亮的窗台上。午后的阳光温暖地洒下,一抹极其微小,却又充满生命力的嫩绿色,倔强地,从褐色的土壤里,探出了头。
苏晚看着那抹新绿,笑了。
她知道,一颗改变的种子,已经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悄然发芽。而另一颗关于她自己未来的种子,也即将在阳光下,破土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