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站在一旁的严畯突然迈步上前,一脸焦急地出言阻拦道:“明公,万万不可啊!”
他快步走到波彦身旁,将其搀扶起来,然后恳切地对波彦说道:“明公地位尊崇,天下无人能比,怎么能给这些战死的将士行跪礼?他们实在是承受不起!”
“就算他们在九泉之下有知,也绝对不会让明公如此这般做的。”
“明公对将士们的优待,已经是从古至今以来所罕见的了。”
“全军将士无不对明公感恩戴德,都心甘情愿地为明公献身效命。”
严畯的语气越发激昂,“每次作战时,他们都奋勇当先,毫不退缩,真正做到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明公接连攻下了一座座城池。”
“他们为明公战死沙场,这本身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哪里还需要明公来给他们跪拜呢?”
波彦对于跪拜战死的将士一事,不仅没有丝毫的犹豫,也没觉得有不妥之处,反而态度坚决地对严畯说道:“这些将士都是为了吾波彦而战死的,承受得起吾波彦这一拜!”
如没有他们的英勇牺牲,哪里会有吾等今日这样美好的日子?又怎能在宛陵如此悠闲地欣赏这世间的繁华景象,尽情享受这人间的烟火气息?”
接着,波彦稍稍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不仅是吾,将来继承吾大业之人,也应当以吾今日为列,每年都要亲自前往英烈祠,虔诚地祭祀那些战死的将士们的亡魂,以此来告慰他们在天之灵。”
“让他们知道,吾等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他们的功绩将被永远铭记,并且他们将永远享用波氏的供奉与祭祀。享最高之礼的血食。”
说完这些话后,波彦突然转过头去,对着不远处的波昶招手喊道:“昶儿,过来,到这里来给这些英烈们磕个头。”
波昶听到父亲的呼喊,立刻快步走了过来,然后在父亲的身旁跪下,学着父亲的样子,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这次众文臣武将也随着波昶给烈士行跪拜礼。众人也明白波彦所说,今后吴侯府世子就是长公子波昶。
今日英烈祠发生之事,很快流传天下,波彦麾下大军被波彦所作所为深深感动,训练更加卖力,对波彦更加忠诚。
英烈祠祭祀仪式结束后,波彦率领众人返回城中,紧接着便投入到繁忙的秋收中。
政务府迅速派遣官员前往各地,督促百姓农事,抓紧时间收割庄稼,确保秋粮能够早日入库。
波彦作为四州的主宰,一方诸侯,深知农事对于一个政权的重要性。
为了给天下百姓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他以身作则,亲自带领全家人出城,来到自家的田地里,操起镰刀,弯下腰去,开始收割稻谷。
陶贞照看着几个年幼的孩子。陈兰则领着波彦的几位姨娘,一同忙碌于厨房之中,为大家准备丰盛的饭菜。
波彦吩咐波昶、波安他们这帮小孩,让他们将割下来并捆好的稻子抱给刑道荣与许褚这两个身材魁梧的大汉。
波才见状,也不甘示弱,迅速抄起镰刀,紧跟着波彦下田劳作。父子俩在前面奋力收割,后面则有一帮小孩子抱着稻谷来来往往,场面异常热闹。
刑道荣与许褚抱着稻杆,用尽全身力气将谷粒摔进斗子里。
两人累得气喘吁吁,汗水如雨般滴落,但他们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不一会儿,斗子就已经装了一半,于是他们赶紧找来麻袋,将谷子装进去,然后继续摔打稻谷。
忙碌了整整一个上午,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中,仿佛在提醒人们该是吃午饭的时候了。
就在这时,一阵清脆的开饭声音传来,波安心中一喜,连忙停下手中的活儿,小心翼翼地将双手中那一把稻谷轻轻地放在垫子上,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终于可以休息一会儿啦!”波安开心地自言自语道,然后提高嗓门,朝着远处正在忙碌的祖父与父亲大声喊道:“祖父,阿父,吃饭啦!”
喊完后,波安转过头,对着刑道荣、许褚也喊道:“刑叔,许叔,休息吃饭啦!”
话音未落,波安便像一只欢快的小鸟一样,径直奔向祖母陈兰。
一到祖母身边,波安便撒起娇来:“祖母,安安累坏啦,又热又渴,这都怪阿父,我在学院里读书读得好好的,他非得叫我来田里干活,抱着稻子弄得全身好痒啊,真想马上就回家去洗个澡。”
陈兰听着大孙女的抱怨,不禁笑了起来,她慈爱地摸了摸波安的头,然后轻轻地刮了一下她的鼻子,调侃道:“哟,还累坏了呢?要不这样吧,等会儿祖母去跟你阿父说说,下午就放你回家去,好不好呀?”
波安一听,急忙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连忙说道:“祖母,不要啊!可千万不能告诉阿父我嫌累哦,不然他又要骂我了,我最怕阿父骂我啦!”
陈兰也知这些孙子孙女最怕波彦,“好了,祖母知道,孙子孙女干活累了,蒸了尔等最爱吃的鱼,好大的一条。还做了冰酸梅汤。”
波安这吃货听到祖母做了好吃好喝的,也不叫累了,跑去告知兄弟姊妹这个好消息,顿时引来一片尖叫。
临时搭建的帐篷中,众人在自己桌前,享受美食,再一喝杯凉爽的酸梅汤,那叫一个地道、舒服。等人将餐具撤了下去。
波彦对波昶他们问道:“尔等可知为何阿父要将尔等带来这田中,顶着烈日收粮。”
“昶儿,尔为兄长,可知为何?”
波昶出列:“禀父亲,民以食为天,有粮,人才能活得下去,国家才能安稳,所以农事乃重中之重,百姓有了粮,才能缴得了地税,国家才能养得起兵,然才能抵御外敌。”
”也才能发放官员俸禄,治理地方。等有天灾时,国家才能有粮赈灾,救济百姓。”
“父亲带着吾等下地干活,就是告诉世人,君主都下地辛苦劳作,可见对农事的重视,为天下人做出表率,让其好好把地种好,多产粮,今后不挨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