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洛阳城里的年味比前一日浓了不少。
街上的铺子大多还开着,但不少掌柜和伙计已心不在焉,忙着收拾铺面,准备打烊过年。
行人多是匆匆采买最后些年货的百姓,提着鸡鸭、抱着酒坛,脸上带着节日的期盼。
张勤几人吃过早饭,便信步走上街头。
他们没去最热闹的北市,而是沿着几条主要的街巷慢慢走。
张勤边走边看,留意着两旁铺面的种类、位置和客流。
苏怡和林素问则更多看着沿街叫卖的年货。
买了些洛阳特色的芝麻糖、炸焦圈,还给周小虎扯了几尺新布准备做年衣。
走到一处十字路口,张勤停下脚步。
这里算是城西一处稍显繁华的地段,路北有家绸缎庄,门面不小,几个妇人正在里面挑选布料。
路南是家老字号药铺,伙计正在上门板,准备歇业。
路口东南角却有一家铺子关着门,门上贴着“吉铺招租”的红纸。
张勤打量那关着的铺面,位置不错,正在路口,又紧邻绸缎庄和药铺。他走近看了看,铺面不算大,但门脸敞亮。
苏怡也走过来,轻声道:“这位置倒是不错,只是今日除夕,也问不了详情。”
林素问牵着周小虎,看了看周围:“洛阳毕竟经了战乱,虽然并未直接攻城,但人气还需时日恢复。在此开店,需得仔细掂量。”
张勤点点头:“师姐说得是。年后再仔细打听吧。”
他看到对面一家脂粉铺子还在营业,便借口买些润面的香脂,进去转了转。
铺子里卖的多是本地产的寻常胭脂,价钱便宜。
掌柜见张勤气度不凡,推荐了一款贵些的江南货,但成色普通。
走出脂粉铺,张勤对苏怡低声道:“高端妆品在此地,确有缺口,但客源得精挑。”
逛到晌午,街上行人渐稀,许多铺子已上了门板。
几人找了家还开着的小食铺,吃了碗热腾腾的羊肉馎饦。
张勤一边吃,一边对苏怡和林素问道:“今日看下来,开分号之事,年后再议。眼下先过个好年。”
饭后,几人买了些爆竹、香烛等守岁之物,便回了客栈。
客栈掌柜和伙计也已贴好了春联,挂起了红灯,准备着晚上的年夜饭。
张勤站在客房窗前,望着渐渐安静下来的街道,心中清楚,在这洛阳城扎根,绝非一日之功。
大年初一清早,张勤几人刚在客栈堂屋用过简单的早饭,正商量着今日去何处走走。
客栈掌柜便引着一名身着天策府服色的年轻仆从走了进来。
那仆从举止恭谨,双手奉上一份拜帖。
拜帖用的是上好的撒金笺,字迹却带着几分稚气,内容也简单。
【张世叔台鉴:侄长孙冲,新春拜贺。
闻世叔携友同游东都,侄心向往之。
欲邀世叔门下小友周小虎同游南市,观百戏,食糖饴。
望世叔允准。侄冲顿首。】
张勤接过拜帖,看了看,心中了然。
这显然是长孙无忌的安排,借着六岁嫡长子长孙冲的名义,以孩童交往为由,行亲近之实,既不显突兀,又表达了善意。
他抬头对那仆从道:“有劳回禀长孙公与小郎君,张勤多谢盛情。周小虎就在此处,稍后便随贵府来人同去。”
仆从躬身道:“张司农客气。我家小郎君的车驾已在客栈外等候。”
张勤让苏怡去唤周小虎过来。
周小虎今日穿了新做的棉袍,听说有同龄小友邀他出去玩,眼睛一亮,但又有些拘谨地看向母亲林素问。
林素问替他整了整衣领,温声道:“去吧,跟着天策府的哥哥们,莫要淘气,听人安排。”
又对那仆从道:“有劳贵府照看小儿。”
张勤也叮嘱赵安派两名侍卫远远跟着,以防万一。
不多时,周小虎便跟着那天策府仆从出了客栈。
门外停着一辆不算奢华却十分结实的马车,车帘掀开,露出一个穿着锦缎小袄、头戴虎头帽的男童,正是长孙冲。
他见到周小虎,笑嘻嘻地招手:“你就是小虎?快上来!我带了桂花糖和芝麻饼!”
周小虎见对方热情,也放松了些,爬上车去。
两个孩童很快便叽叽喳喳说笑起来,马车缓缓启动,朝南市方向驶去。
张勤站在客栈门口,看着马车远去,对身旁的苏怡和林素问低声道:
“长孙公此举,心思巧妙。让孩子们先玩到一处,日后往来便自然多了。”
苏怡点头:“冲儿年纪虽小,倒是活泼大方,与小虎投缘也好。”
林素问神色平静:“孩童之交,纯真为本。大人之事,莫要影响了孩子便是。”
张勤笑了笑,没再多言。
他知道,这看似单纯的孩童嬉游,背后是洛阳城中微妙关系的又一次互动。
有长孙冲与周小虎这层玩伴关系,他与天策府之间的联系,便又多了一条不易引人注目的纽带。
这天,洛阳城里的年节气氛还未散尽,但一些商铺已陆续开门。
张勤几人用过早饭,便径直去了昨日看中的那几处贴着“吉铺招租”的铺面。
他们先去了城西十字路口那家关着门的铺子。
敲开门,出来的是个面带愁容的中年掌柜。
张勤说明来意,掌柜忙将他们让进店内。
铺面不大,但收拾得还算干净。
后头连着个小院和两间厢房,可作仓储和伙计住处。
“掌柜的,这铺子为何要租?”张勤四下看了看,问道。
掌柜叹气道:“不瞒客官,去年战事紧时,铺子损了些货物,生意也淡了。”
”老汉年纪大了,儿子又在外地,想着把铺子租出去,收些租金养老。”
张勤又问了些租金、租期的事。
掌柜开价不算高,但要求一次付清一年租金。
张勤沉吟片刻,道:“租金可依你,但租契需签三年,每年一付。”
“另外,我需将铺面稍作改造,添些货架、柜台,费用自理,掌柜不得干涉。”
掌柜见张勤爽快,又听说是长安来的客商,便点头应下:“成!就依郎君!”
张勤让苏怡取出随身带的笔墨和空白契纸,当场拟了租契,写明租期、租金、双方权责。
双方画押按了手印,张勤付了定金,约定正月十五后正式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