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看着怀中虞姬那绝美的面容,因刚刚的旋转而泛起一丝红晕,更显娇艳动人,心中喜悦之情更盛,当真是喜上加喜,好事成双。
他手臂微微用力,将虞姬更紧地揽入怀中,让她侧身坐在自己坚实的大腿上,感受着那温香软玉的触感。
“去,传朕的口谕,令御膳房将晚膳送至漪兰殿来。不必过于铺张,就按虞妃平日喜欢的口味,准备几样精致的江南小菜便可。真要与爱妃共进晚膳!”扶苏对殿内侍立的宫女吩咐道,语气轻松而温和。
宫女连忙领命而去。
虞姬依偎在扶苏怀中,仰起脸,美眸中闪烁着好奇与温柔的光芒,轻声问道:“陛下今日如此开怀,可是又得了什么了不得的宝贝?竟比得了西域明珠、北疆宝马还要高兴?”
扶苏低头在她光洁的额上轻吻一下,笑道:“爱妃所言不差,确是得了宝贝,而且是一件能照亮帝国未来、改变万民生活的无价之宝!”他兴致勃勃,准备与爱妃分享这份喜悦,但考虑到虞姬可能听不懂那些深奥的电学原理,也怕好好的温情时刻变成枯燥的科普课堂,便决定换一种方式。
他揽着虞姬,目光望向殿外渐沉的暮色,开始用充满感染力的语言,描绘一幅他心目中电力普及后的未来画卷:
“爱妃,你试想,若有一日,我大秦能掌控一种力量,名曰‘电’。此力无形无质,却可化夜为昼!”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憧憬,“届时,无需烛火油灯,只需轻轻一按,便有明亮柔和、稳定如昼的光源自屋顶、自墙壁洒下,宫中、府邸、街巷,乃至寻常百姓之家,皆可亮如白昼!孩童可于灯下夜读,妇人可于夜间纺织,夜市可通宵达旦,再无黑夜漫长之苦……此物,朕称之为‘电灯’!”
虞姬初听时,秀眉微蹙,觉得这想法如同神话传说,难以置信。黑夜照明自古依赖火烛,怎可能有无火之光?但听着扶苏细致而充满肯定的描述,那“轻轻一按,满室生辉”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她不禁微微张开了红唇,眼中闪过一丝向往。
扶苏继续描绘,语气愈发激昂:“再试想,若有一日,凭借此‘电’力,纵相隔千里万里,亦能如同面对面般即时交谈!你在咸阳,朕若远征西域,想听听你的声音,无需等待驿马传书,只需通过一个装置,便可听到爱妃在宫里的软语温言……此物,朕称之为‘电话’!”
“千里传音?即时交谈?”虞姬彻底震惊了,这已经完全超出了她的想象极限!若真能如此,岂不是仙神手段?她忍不住抓住扶苏的衣袖,声音带着一丝颤抖:“陛下…此言当真?世间…世间当真能有如此神奇之事?”
“朕深信不疑!”扶苏肯定地点头,眼神坚定而充满力量,“今日朕所见之奇才,其所究之学,便是通往此等神奇之境的天梯!虽前路漫漫,然希望已现!爱妃,届时我大秦将不再是如今之大秦,百姓的生活将发生天翻地覆之变!疾病或因新式医械而更易诊治,货物或因电力驱动之机械而更快流转,信息传递将瞬息万里……那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而这盛世极有可能将于朕之手打造出来!”
在扶苏充满激情和画面感的畅想中,虞姬最初觉得荒诞不经的感觉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沉醉和向往。皇帝陛下描绘的那个世界,光明、便捷、高效、充满希望,虽然听起来依旧如同梦境,但却美好得让人心驰神往。她依偎在扶苏的怀中,眼神迷离,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璀璨的电光点亮咸阳的夜空,听到了那跨越山河的即时低语……
“若真能如陛下所言…那真是…太好了…”她喃喃道,语气中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不多时,宫人们端着精美的食盒鱼贯而入,很快便在殿内的圆桌上摆满了各式佳肴。多是些江南风味的精致菜式:清炖蟹粉狮子头、水晶肴肉、松鼠鳜鱼、碧螺虾仁、鸡汁煮干丝……还有几样时令鲜蔬和一壶温热的黄酒。香气四溢,令人食指大动。
扶苏拉着虞姬的手入座,两人边吃边聊。扶苏不再深入讲解电学原理,而是继续描绘电力可能带来的种种生活变革,虞姬则时而惊讶,时而欢笑,提出一些天真却有趣的问题,气氛温馨而融洽。琳琅满目的美食,秀色可餐的佳人,志得意满的心情,这一顿饭扶苏吃得心满意足,比往日似乎还多用了半碗饭。
用完晚膳,两人又携手在漪兰殿的小花园中散了会儿步,赏了赏晚开的几株珍稀花卉,给池中的锦鲤投了些食饵,并肩仰望了一会儿初升的星辰弦月。直到夜色渐深,凉意稍起,扶苏便拉着虞姬早早返回了寝殿。
“陛下,今日不回寝宫么?”虞姬脸颊微红,轻声问道。
扶苏看着她含羞带怯的模样,心中一动,故意凑到她耳边,低笑道:“朕今日就想试试爱妃这漪兰殿的床榻,可足够柔软舒适?”话语中的暗示不言而喻。
虞姬闻言,耳根都红透了,娇嗔地捶了他一下,却还是顺从地服侍他宽衣。是夜,漪兰殿内自然是红绡帐暖,被翻红浪,春色无限。
扶苏在尽情享受之余,心中也不禁再次暗自感叹:“这练过剑舞的,体力和柔韧性果然非同一般,远非其他几位爱妃可比……”
且不说扶苏这边春光无限,温情脉脉,我们将视角拉回至杨永信这边。
扶苏离开偏殿后,胥坤便立刻奉旨行事。御膳房很快便送来了一桌极其丰盛的御膳,虽不如宴请群臣那般铺张,但也是山珍海味、时令佳肴俱全,色香味形无一不精。
胥坤依照扶苏的吩咐,陪同杨永信一同用膳。
胥坤身为内侍总管,常伴君侧,地位超然,莫说寻常官员,便是中书令李斯、尚书令陈平这等重臣见了他,也会客气地称一声“胥公公”或“胥总管”。
陛下让他作陪,足见对杨永信此人的重视程度。
所幸杨永信此人全然不谙世事,心思纯粹,醉心于他的电学世界,加之此前一直是一介布衣,对宫廷等级、胥坤的实际地位并无清晰概念,因此并未感到任何拘谨或不妥。
此刻杨永信的脑子里还在回味消化着白天与皇帝的谈话,腹中也确实饥饿了,见到满桌珍馐,道了声谢,便拿起筷子,专心致志地大快朵颐起来,吃相颇为豪放,全然不顾什么餐桌礼仪。
胥坤在一旁看着,先是微微一愣,随即摇了摇头,心下苦笑,却也并未往心里去。
一方面,他深知陛下对这位“杨院士”是何等看重,简直视若国宝;另一方面,他可还深深地记得这货刚进宫面圣时,那是连陛下都没太给面子,一副“别打扰我思考”的德行……相比之下,现在只是吃相难看点,简直算得上是“进步显着”了。
胥坤起初还拿起酒杯,试图寒暄几句,说些“杨院士深受皇恩,当尽心竭力”之类的场面话。但杨永信要么是“嗯嗯啊啊”地敷衍,要么是嚼着东西茫然地看他一眼,然后注意力又迅速回到了饭菜上,或者干脆就陷入了对某个电路问题的思考,举着筷子愣在半空。
胥坤独自唱了一会儿独角戏,也觉得甚是无趣,便也不再言语,摇摇头,也开始安静地享用起眼前这难得的御膳。一时间,偏殿内只剩下杯盘轻碰和咀嚼食物的声音。
大秦的餐饮体系经过扶苏多年来的不断点拨和改良,早已今非昔比。炒、爆、熘、炸、煎、烧、焖、炖……各种烹饪技法层出不穷,调味料也日益丰富。虽然不少新式菜谱和烹饪方法已经从宫中流传至民间,极大地丰富了百姓的餐桌,但御膳房汇聚了天下顶尖的食材和厨艺大师,其出品又岂是民间食肆所能比拟?
杨永信此前醉心于他的雷霆实验,吃饭对他而言仅仅是维持生命、补充体力的必要过程,常常是随便弄点干粮熟食填饱肚子即可,何曾如此细致地品尝过这般极致的美味?
此刻,多年来困扰他的学术难题得到陛下“天启”般的点拨,未来研究方向豁然开朗,又蒙受陛下如此厚重的恩赏和知遇之恩,心中块垒尽去,正是心情极度舒畅、胃口大开之时。眼前这些精致绝伦、味道层次丰富的御膳,简直为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彻底刷新了他对“吃饭”这件事的认知!
“原来……食物可以如此美味?!”他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心中震撼,“这肉外焦里嫩,汁水丰盈……这鱼鲜甜滑嫩,毫无腥气……这菜蔬清脆爽口,火候恰到好处……陛下真是天底下最会享受的人!”他吃得摇头晃脑,完全沉浸在了美食的海洋里。
待两人吃完,桌上的景象让进来收拾的宫女们都暗暗咋舌——几乎每个盘子都像是被精心“打扫”过一般,尤其是杨永信面前的几个肉菜盘子,简直光可鉴人,只剩下些许汤汁油花。
胥坤看着这风卷残云、雷霆扫过般的战场,又看了看旁边摸着圆滚滚的肚子、一脸满足甚至有些昏昏欲睡的杨永信,不由得有点蒙,甚至生出几分担忧来。他真怕这位国宝级的院士一时没管住嘴,给吃撑了,那他的罪过可就大了!他差点就想开口提议,拉着杨永信去太医署让御医给瞧瞧,开点消食化积的汤药。
就在这时,杨永信打了个长长的、极其满足的饱嗝,揉了揉肚子,脸上那吃饱喝足的慵懒神情迅速被急切的研究欲望所取代。他猛地站起身,目光灼灼地看向胥坤,迫不及待地问道:“胥公公,那个……陛下吩咐誊抄的谈话记录,可曾完毕?下官……下官是否可以拿回去研读了?”
胥坤一看他这副瞬间“满血复活”、眼里只剩下研究的样子,便知道自己的担心纯属多余。这人的构造可能跟普通人不一样,大脑和肠胃是分开独立运行的!
他转向一旁伺候的小黄门,问道:“陛下吩咐誊抄的记录,可曾完毕?”
小黄门恭敬回禀:“回总管的话,早已誊抄完毕。原件已按制存档,抄本在此。”说着,捧过来厚厚一摞装订好的纸册。接着又道:“项指挥使亲自挑选的两名龙卫,也已在外等候多时,随时可以护送杨院士回府。”
杨永信一见那摞记录,眼睛立刻放出光来,如同饿狼见到了羔羊,一把接过来紧紧抱在怀里,连声道:“好了好了!多谢公公!多谢!那下官这就告辞了!”说着,竟像是生怕别人反悔似的,抱着那摞“宝贝”,转身就往外走,连基本的告辞礼仪都忘了大半。
胥坤看着他那急匆匆的背影,又是好笑又是无奈,连忙提高声音道:“杨院士!陛下特意吩咐了,由龙卫护送您回府!您的宅院尚未收拾妥当,陛下旨意,龙卫需护卫您直至新宅安排妥当后再回宫复命!另外,麒麟军区也会派一队精锐卫士负责您府上的日常安保!”
杨永信似乎这才想起还有护卫这回事,在门口顿住脚步,回头胡乱地拱了拱手:“哦哦!有劳!有劳各位军爷!”说完,便又迫不及待地埋头钻进了夜色之中,两名精锐龙卫立刻无声无息地紧随其后。
胥坤站在殿门口,望着那一行三人迅速远去的背影,尤其是杨永信那几乎要把头埋进纸堆里的样子,不由得长长舒了口气,揉了揉笑得有些发僵的脸颊,低声笑骂了一句:“真是个……有趣的......痴人!”
但他知道,陛下需要的,正是这样的“痴人”。帝国的未来,或许真的就掌握在这些看似不通世务、却能在各自领域钻出通天大道的“痴人”手中,再说了,这样的痴人在皇家学院里他早已见惯了。
夜色渐深,咸阳宫逐渐安静下来,但许多人的命运,以及整个帝国的科技树,却在这一夜,悄然偏转向了一个更加波澜壮阔、更加不可思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