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立刻让我们的法律团队和国际关系小组动起来,准备一份详尽的报告,重点强调:
倭国在其宣布的领海基线划分上,特别是在西南诸岛地区,存在多处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过度主张,意图扩大领海范围,挤压国际航道,尤其是试图将吐噶喇海峡内水化。
支持琉球地方团体关于更大自治权甚至独立性的历史和文化诉求的‘研究’和‘讨论’,可以提供一些‘学术资助’和‘舆论平台’。
并且高调宣布,神盾安防的护航舰队,将依据国际法,在未来几周内,
组织一次‘例行航行自由行动’,穿越吐噶喇海峡,以挑战倭国‘过度的海洋主张’,维护‘真正的航行自由’。”
他这是要以攻代守,直接将冲突从磐石岛周边,引向倭国自家的门口。
利用倭国在海洋划界和历史遗留问题上的软肋,进行精准反击。
“同时,”
武振邦补充道,语气带着一丝冰冷的嘲讽,
“让亚旭总统召开记者会,对倭方巡逻艇‘危险接近’我方领土、挑衅滋事的行为表示‘严重关切和强烈不满’,
要求倭方严格约束其执法力量,避免类似‘危险且不负责任的行为’再次发生。倒打一耙,谁不会呢?”
高美娜迅速记下要点,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武振邦这是要抓住这个小小的冲突借口,开始一步步地试探、挤压倭国在西南方向的战略空间,并埋下未来进一步介入的伏笔。
蚕食,已经开始。
“我立刻去安排。”
她转身快步离去。
武振邦再次将目光投向地图上那片复杂的海域,眼神深邃。
磐石岛,这块他投下的巨石,激起的涟漪,正开始向着他预设的方向扩散。
倭国外务省显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他们惯用的“受害者”叙事和模糊焦点的手法,
在对方毫不拖泥带水、直指核心且证据确凿的反击面前,第一次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接下来的几天,国际媒体上的舆论战趋于白热化。
倭方方面试图淡化“宗谷”号指挥官的不当言论,转而继续强调磐石岛建设的“非法性”和“军事威胁”,
并试图将话题引向“公海军事化”的宏观议题,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关注和抵制。
然而,武振邦掌控的舆论机器早已高效运转起来。
旗下和友好媒体纷纷发表分析文章和评论员文章,其论调高度统一且极具针对性:
1. 主权铁律: 反复强调南亚共和国对磐石岛的主权拥有国际法依据,公海上没有被周边国家宣布主权的岛屿,国际法惯例是支持先到先得的原则的。
任何外来挑衅都是对其主权的侵犯,这是不容讨论的底线。
2. 揭露双标: 犀利指出倭国自身在海洋权益主张上的诸多“过度”和“不合法”之处,
质问倭方有何资格对他国的合法主权行为说三道四?并将倭方的行为定义为“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霸权思维,是军国主义的抬头。
3. 威胁源头: 巧妙地将话题引向
“是谁先派船逼近挑衅?”
“是谁的指挥官出言不逊意图试探?”
“是谁的行动真正威胁了航行安全和地区稳定?”,将“威胁”的帽子反扣回倭国头上。
4. 技术碾压: 通过一些非正式渠道,流出了少许磐石岛防御系统的模糊影像或数据,表明磐石岛是南亚共和国以海洋科研为目的的和平性质的占用。
这场舆论战,南亚方面准备充分、证据有力、出击精准,而倭国方面则显得有些被动应付、顾左右而言他。
几个回合下来,国际观察家普遍认为,在这一轮关于“谁先挑衅”的具体事件交锋中,倭国并未占到便宜,反而暴露了自身的一些问题。
东京方面很快意识到,在正面舆论战场和法理纠缠上,他们很难从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武振邦那里讨到好处。
继续高调争吵下去,只会持续损害自身“谨言慎行”的国际形象,并将更多的国际注意力吸引到其自身敏感的海洋权益主张上来。
于是,几乎是悄无声息地,倭国官方层面的抗议调门开始逐渐降低。
外务省的声明开始使用更多程式化的、缺乏实际内容的外交辞令,媒体上的喧嚣也被有意控制。
他们似乎打算让“宗谷号事件”慢慢冷却,从公众视野中淡出。
但武振邦和亚旭都清楚,倭国人绝不会就此罢休。他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
“他们闭嘴了。”
高美娜将一份最新的国际舆情简报放在武振邦的桌上,
“至少明面上是这样。但我们的监控显示,他们对磐石岛及周边海域的电子侦察和情报收集活动频率增加了三倍以上。
而且,通过多个第三方商业卫星公司,试图购买更高精度的岛礁影像。”
武振邦冷哼一声,对此毫不意外:
“正面讨不到便宜,就想玩阴的了。暗地里下绊子,才是他们的传统艺能。”
“我们需要加强防范。”
秦若雪指出,“尤其是水下和电子频谱领域。他们很可能尝试派遣潜艇或无人潜航器进行抵近侦察,甚至可能尝试进行网络渗透或电子干扰。”
“让他们来。”
武振邦眼中闪过一丝冷光,
“磐石岛要是连这点小动作都防不住,那也不配叫‘磐石’了。
告诉莱斯利,提高警戒等级,尤其是反潜和网络防御。抓不到则已,一旦抓到实质证据…”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危险的意味:
“那就不是舆论抗议那么简单了。正好给我们下次行动,提供一个更直接的‘借口’。”
他深知,这场博弈远未结束,只是从台前的唇枪舌剑,转入了幕后的暗流涌动。
倭国人的暂时沉默,意味着他们正在积蓄力量,寻找新的机会和更隐蔽的方式来给他制造麻烦。
而他要做的,就是保持绝对的力量优势和战略警觉,等待对方再次犯错,或者…主动为他们创造一个犯错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