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照没有立刻回答。
她看着他在黑暗里的轮廓,那么高大的一个人,此刻却缩在椅子里,像个迷路的孩子。
她想起了那个被他慌忙藏起来的铁盒。
这一刻,她忽然明白了,那个盒子里锁住的,或许不是什么秘密,而是他所有不被承认的过去,和所有不被期待的未来。
“少爷。”林照的声音在黑暗中很清晰,也很平静,“您父亲的意见,我已经记录在案,并列为项目潜在风险之一。”
沈惊焉的身子动了一下,似乎没想到她会是这种反应。
“风险?”他自嘲地重复了一遍这个词。
“是的,”林照继续说道,“一个来自关键利益相关者的负面预期,当然是风险。”
她走到他旁边的另一台设备前,拉过椅子坐下,与他并肩,一同面向那些沉睡的屏幕。
“不过,风险评估的第一步,是判断风险的性质。”
“这份风险,是基于事实数据,还是主观臆断?”
林照转过头,尽管光线昏暗,她依然能感觉到他的视线。
“您父亲看过我们的方案吗?他了解星火直播的现状和陈福安的困境吗?他知道您的Id‘J.Y.’在游戏圈意味着什么吗?”
她每问一句,沈惊焉的呼吸就沉重一分。
“他什么都不知道。”林照替他给出了答案。
“所以,他的判断,不是基于事实的风险分析,只是一句……没有信息支撑的个人观点。”
“林照。”沈惊焉的声音有些哑,“你不用安慰我,我知道他什么意思。”
“我当然知道。”林照的语气没有丝毫变化,“他的意思,就像我上一家公司的老板,在我提交第一个项目方案时对我说:‘林照,别做梦了,你一个新人,这事你搞不定’。”
沈惊焉猛地转头看向她。
黑暗中,他看不清她的表情,却能清晰地感觉到,她的话里没有同情,也没有怜悯,只有一种平静的陈述。
一种属于同类的,经历过的平静。
“所以呢?”他追问,“后来呢?”
“后来,”林照的嘴角,在黑暗中微微勾起,“那个项目我做成了,成了公司那一年的标杆案例。年底分红,我拿了六个月的薪水。”
“至于我那个老板,他在庆功宴上拍着我的肩膀说:‘小林啊,我早就知道你一定行’。”
沈惊焉愣住了。
他设想过无数种林照安慰他的方式,却唯独没想过是这种。
她没有说“你很棒”、“你可以的”、“别听他的”。
她只是给他讲了一个简单、真实,甚至有点黑色幽默的故事。
一个巴掌,再给一颗糖。
先否定你,再将你的成功归为他“慧眼识珠”。
这套路,他太熟悉了。
游戏室里的窒息感,仿佛悄悄散去了一些。
沈惊焉靠回椅背,沉默了很久。
“呵,”他忽然低低地笑了一声,“你们这些玩资本的,真能忽悠。”
“谢谢夸奖。”林照坦然接受。
气氛一下子松弛下来。
沈惊焉觉得自己刚才那副要死要活的样子,蠢透了。
他清了清嗓子,试图找回一点场子。
“我刚才……只是在模拟压力测试。对,就是测试你这个首席战略师,在面对重大打击时的应变能力。”
“哦?”林照配合地问道,“那您对我的表现,还满意吗?”
“嗯……”沈惊焉故作深沉地拖长了调子,“逻辑清晰,应对得体,还引用了案例,勉强给你打个八分吧。”
“多谢少爷。”
“扣掉的两分,是因为你进来的时候没开灯,气氛渲染得太压抑了,影响我发挥。”
林照没说话,只是站起身,走过去,“啪”的一声,按下了游戏室的顶灯开关。
柔和的白光瞬间洒满整个房间。
突然的光亮让沈惊焉下意识地眯起了眼。
林照站在灯下,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现在不压抑了,”她说,“您可以继续发挥了。”
沈惊焉:“……”
他看着林照那张一本正经的脸,和镜片后那双带着一丝极淡笑意的眼睛,彻底没了脾气。
他从椅子上站起来,伸了个懒腰,骨节发出一连串轻微的响声。
“不发挥了,困了,睡觉。”
他一边说着,一边往外走。
经过林照身边时,他脚步顿了一下,没有看她,只是用很低的声音说了一句。
“谢了。”
说完,不等林照回应,就快步走出了游戏室。
林照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口,脸上的那点笑意才真正加深。
她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发现那条被她搭在椅背上的羊绒毯,不知什么时候被整整齐齐地叠好,放在了她桌角。
旁边,还压着一张便签纸。
上面是龙飞凤舞的几个字:
“谢谢你的毯子。”
林照拿起那张纸条,看了两秒,忍不住笑出了声。
第二天,沈惊焉恢复了常态,甚至比之前更有干劲。
他对父亲的那句评价闭口不提,仿佛那段插曲从未发生过。
只是,他对“J.Y.项目”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改变。
以前,这对他来说,更像是一个对抗家族、证明自己的工具。
但现在,这成了“他和林照”的项目。
他会因为一个推广细节,和林照争得面红耳赤。
也会在林照敲定一个关键条款后,像个得了高分的学生一样,眼睛亮晶晶地等着她的肯定。
“不行,你这个界面设计太‘麦肯锡’了,冷冰冰的,全是数据图表,用户看了头疼。”沈惊焉指着林照平板上的原型图,一脸嫌弃。
“那您的建议是?”林照很有耐心地问。
“要有‘呼吸感’!”沈惊焉说得玄乎其玄,“颜色要更燃,要有动态效果,用户每次登陆,首页的Slogan都要随机变化,比如‘今天,你超神了吗?’、‘你的肝还好吗?’”
林照:“……”
她觉得自己的专业审美正在被挑战。
“你别这么看着我,”沈惊焉凑过来,“你信我,我比你懂那些网瘾少年。搞定他们,就能搞定流量。”
林照沉默了片刻,在备忘录上敲下一行字:【界面优化:增加呼吸感(具体含义待确认),加入随机slogan,风格参考‘网瘾少年’审美。】
沈惊焉看着她一脸严肃地记录下“网瘾少年”四个字,忽然觉得特别好笑。
这个女人,有时候理智得像一台精密的机器,有时候又呆板得可爱。
他看着她专注工作的侧脸,长长的睫毛,挺直的鼻梁,还有那总是抿着的嘴唇。
鬼使神差地,他想起了那天在会议室,他握住她手时的感觉。
很凉,很软。
他的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
“林管家。”
“嗯?”林照头也没抬。
“下周一见完陈福安,我们去吃火锅吧。”沈惊焉说。
林照敲击键盘的手指停了下来,抬起头看他,有些意外。
“就当是……庆功宴的预演。”他找了个蹩脚的理由,眼神有点飘忽。
林照看着他,忽然想起了她老板那句“我早就知道你一定行”。
她点了点头:“好。”
得到肯定的沈惊焉,心情肉眼可见地好了起来,他吹了声口哨,靠回沙发上,开始用手机研究哪家火锅店的毛肚最正宗。
而此时,沈家主宅,老夫人的书房里。
康文正恭敬地站在书桌前,汇报着这几天发生的事。
从质询会上的剑拔弩张,到沈惊焉的突然出现,再到最后那句掷地有声的“别动我的人”。
康文的叙述客观而详尽,不带任何个人情绪。
老夫人闭着眼,手里盘着一串沉香佛珠,静静地听着。
当康文说到,他深夜去送文件,看到沈惊焉睡在沙发上,身上盖着林照的毯子时,老夫人盘着佛珠的手,极轻微地顿了一下。
但她没有睁眼,也没有说话。
“老夫人,”康文汇报完,低声问道,“先生那边……真的不需要去解释一下吗?我担心先生的看法,会影响到少爷。”
老夫人终于睁开了眼睛。
那双历经世事的眼眸里,一片清明。
“随他去。”她淡淡地说了三个字。
“他这个做父亲的,缺席了儿子二十年的成长,现在倒想起来摆父亲的谱了。”
老夫人的语气里,听不出喜怒。
“惊焉这孩子,从小就是头顺毛驴。你越是压着他,他越是跟你对着干。”
她将佛珠放在桌上,端起手边的茶碗,轻轻撇了撇浮沫。
“柳沁这一闹,反倒是件好事。”
康文有些不解。
老夫人看了他一眼,缓缓说道:“她把惊焉,彻底推到了林照那边。”
“至于惊焉的父亲……”
老夫人喝了口茶,目光望向窗外。
“就让他看看,他眼里的‘胡闹’,最后会变成什么样。”
“这个项目,以后你多盯着点。但是,只看不问,除非林照主动找你。”
“是,老夫人。”康文恭敬地应道。
他明白老夫人的意思了。
这是真正的放手,也是一场真正的考验。
考验沈惊焉,也考验林照。